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事家和战略家的区别是什么?

辽沈战役之前,国军在东北的五十万人军队,基本上龟缩在三个要点,非常集中,也就是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地方。东北解放军当时总兵力实际已超过五十万人,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主力集中在北满,因此,东总的想法是,围困长春,吸引沈阳敌军来援,搞围点打援,守株待兔。

但当时解放军的这个战术国军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很难成功。在是否救援长春的问题上,国军统帅部与各级将领之间分歧很大。新到东北代替陈诚指挥的卫立煌认为国军只要出城,没有工事掩护,就容易被解放军在运动中包围消灭,所以应该凭借城防工事固守。统帅部则希望能将东北主力撤入关内,确保华北。但总的来说,救援长春不是主要可供选择的方案。

解放军围困长春达半年之久,国军仍然没有动静,丝毫没有大举救援长春的意思,但东总认为这样守株待兔在军事上是最安全的办法,占据主动。中央则逐步形成了将东北国军就地消灭,不让东北国军入关,或者从海上逃走的战略意图,这样就可以加快战略决战的步伐,进而可以加快全国解放的速度。

因此,中央主张先打锦州范汉杰集团。锦州是国军在东北的三大重点之一,是东北与华北两个战区联系的必经之路,只要打下锦州,切断东北与华北的铁路联系,就可以让东北国军成为孤军,并且失去物资补给通道。但锦州是国军重点经营多年的据点,设有永备工事,防守兵力约十万人。而且,打锦州就意味着解放军必须从北满侧敌南下,越过沈阳,有遭到沈阳与华北两个国军重兵集团的夹击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危险。

这样,中央的主张和东总的主张之间就有了矛盾。不能说谁对谁就一定不对,而是因为双方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东总考虑的是如何安全的完成东北解放的任务,只要东北没有国军了,东北战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东北国军撤退到其它战场,对其它战场的形势有什么影响,那是中央和其它战场需要考虑的问题,东北不需要考虑。

中央考虑的是全国战略问题,东北战场的作战不仅只着眼于东北的解放和胜利,而是要能够对全国战场的整体有所贡献。如果东北国军席卷入关,彻底放弃东北,东北解放军也算是完成任务,但这必然会加大关内战场作战的难度。所以,从全国战略需要的角度看,将各个战场的国军分割在不同战场加以消灭,当然是最为有利的。

这就是局部战场和整体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在中央做出这样的战略要求的时候,其实本质上对东北解放军的实力是比较有信心的,认为东北解放军有能力把东北的国军完全就地消灭在东北,不放入关内,反而是东总自身对东北解放军的实力不那么有信心,顾虑比较多。但最后的事实证明,这种顾虑虽然有必要,但还是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

相比之下,中央要求华野粟裕率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同样是为了全国战场的胜利的需要,但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对华野在长江以北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并没有太大信心,所以要求仍然是华野分兵作战,扯散敌人,减轻中原战场的压力。但粟裕则用事实证明,华野是有能力在长江以北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不需要渡江南进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辽沈战役是在中央战略计划之内的,是应该而且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淮海战役则是在中央战略计划之外的,属于华野送给中央的一个意外惊喜。尤其是在淮海全歼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这都是战前中央与粟裕电报往来讨论的时候没有考虑过的,甚至粟裕也不认为华野有这个能力,反而一直试图在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下一步应该全力围歼李延年、刘汝明两个敌人在华东战场上相对较弱的兵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是战略级决战,辽沈和淮海两大战役有何不同?
廖耀湘兵团覆亡不奇怪,但他以这种方式覆亡,恐怕谁也没想到
蔡守元一个桂系将领,为什么在东北战场被俘?范汉杰就是这样
主帅犹豫惹怒教员,结果52天歼敌47万,中国近代史最大规模歼灭战
辽沈战役:林彪和他的黄埔同学的对决,最终四期的战胜了一期的
郭汝瑰回忆录-7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