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圣贤气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来自一个根,这个根是儒释道三家形成的。今天主要讲儒学本身所体现的气象。

早期大师们的精神情怀,不在于他们有多么深的学问,不在于他们创造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而在于他们有独特的心灵,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气象,即圣贤的气象。孔子像天地,颜回像天上的庆云,祥云舒展,而孟子如泰山。

当代人非常容易对儒学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儒学培养的是陈腐之人,气象僵硬,生活乏味。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儒学的气象,只得到了只言片语。其实儒学是源头活水,是非常丰富、非常生动、非常活泼的哲学系统。用儒家自己的话讲,其哲学系统追求的是“鸢飞鱼跃”。儒学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不是刻板、僵化的,它的本来面貌是要每个人都能够在有秩序的生活中自由展现自己的那种气象。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境界哲学。境界,是中国哲学的关键词。中国哲学提供给世界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在境界的创造上。中国哲学讲如何将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讲反向的内求,而不是外求、求知。这种反向的内求就是境界哲学所决定的。

《论语》是散发着生命体温的经典。我们读《论语》,得到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看到的是一个生机活泼的孔子。“即之也温”,是对孔子最好的概括。孔子是一个非常亲切的智者,不仅有学术上的伟大,而且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孔子把“仁者爱人”之心贯穿到生命的始终,这就是他的气象。

一、患所以立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要怕你在社会上还没有寻到好的位置,而应该忧患你拿什么去称之这个位,拿什么自立于人生。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这个个体怎么样在社会上存在,而且是有意义地存在?人如何自立?是孔子关心的核心问题。立,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孔子一生就是自立的过程。仅有知识的自立是不够的。人的境界,人的气象,人的德性,这些就像人的生命的徽章一样。孔子的魅力正在于此。不因条件的许可不许可而放弃追求。目的可有可无,而追求永不放弃。不因客观条件而限制,而放弃。人要有一种精神的约定,这种约定往往是一生的。颜回对孔子学说的体会是,欲罢不能。这是一种巨大的惯性,一种永恒的追求。孔子多次引用《周易》中一句话:“不恒其德,乃承其羞。”人要永恒地坚守自己的德性、情操。有八个字可谓是儒家哲学的灵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道自在,不选择,道自远。

孔子自立的学说,是要“立于礼”。孔子的学术系统中有三个关键词:礼,指外在的秩序;义,指内在的当然原则;仁,讲的是本源性,原初的真理。孔子讲“立于礼”,表达了两层意思:一、路在脚下;二、路在秩序中。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循着一定的规则前行。人应该有大志向,大气象。而人的境界需要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如清人张潮所说:“牖中窥月,庭中望月,台上玩月”的三种境界。一步一步从一个狭隘的小天地到达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最高境界。

立于礼,就是用文的方式装饰人,就是把人往文明的方向引导。儒家认为人生就像净染与污染之间的拔河。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儒家哲学讲精进力。如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不要选择停止,而选择进。逝者如斯,欲罢不能,刚健有为,永远向前。

儒家不仅强调“立于礼”,而且还强调做“大人”。《周易》三才就是讲天地与人的关系。人在天地间不能自见其小,而要顶天立地才为王。“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中国哲学一个根本思想是,五行秀气全凝聚在人的身上,天地无心。人的心就是天地之心。中国哲学又是超越的哲学,强调人的心灵空间可以是很大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中国做人的道理,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做天地的儿子。天行健是逻辑的起点,正因为世界是创造的世界,宇宙是创造的空间。人只有不停地创造,刚健有为,生生不息,才能够德配天地,才能够真正独立于沧海横流之间。

老子哲学强调,域间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人的心灵有大的可能性,大到随着天地而飘逝,才能广远。在广远的宇宙星空中回旋往返。见天上云卷云舒,看地下花开花落。天上地下,都是你自由自在的空间。中国画中皑皑白雪中一棵竹子,大树下一个小空亭,表现的都是把最小的东西放在大背景中,不见其小,表现的是以小见大,以近追远,以有限追求无限。所以,儒家反复强调:浑然与天地同体。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表达了整个天地的烟云都在我心中滚动的情怀。

人不是为一己存在的,人的自由也不是完全在自己的心灵空间可以得到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对世界负有责任。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而能够担当的人是不会孤独的。圣贤气象中非常重要的是,人要回归德。人要立之气象、立之境界、立之生命而担当,不断提取生命的能量,为大道而努力。

二、与点之乐

这是儒家气象的核心内涵。《论语》中当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时,他讲的是一种精神。在中国古代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这是一种潇洒淋漓通天地的精神。他讲的不是现实的功利,而是人的生活品位,人的精神境界,人的内在气象。是一种沉着、痛快的格调。元代倪云林有诗:“喟然点也宜吾与,不利虞兮奈若何。”前一句讲孔子心灵境界的广大,后一句讲项羽气象的狭隘,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儒家的主流思想认为,心灵境界的开阔最重要。孔子的人生道理是,“清则濯缨,浊则洗足,自取之也。”这便是人生的大道理。随我迁移,不改其志。内心永远不变,外在的变化只是权谋之计。孔子的哲学是乐观面对人生,是快乐的哲学,快乐的人生格调。“发晓充食,乐也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学习外在的东西,是出于对它的热爱,使之变成自己的滋养,达到与它优游,与这种境界相优游。孔子快乐哲学是一种悦适,是人完全融到世界中的悦适。如陶渊明诗:“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孔子“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他,外在的东西已经不构成内心的冲突,一切冲突都荡然无存。外在的要求和内在的欲望完全合为一体。这便是一个随心所欲,生命在整个世界中自由流淌的君子。

北大哲学系百年积淀,一流教授博导传道授业解惑,砥柱精英增慧修内交流平台。

宗旨:返本开新,转识成智,崇德广业,明体达用。

关注公众账号:qianyuanguox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贤的气象
朱汉民谈《理学与人生》 :理学的人生追求与生命智慧|朱熹|国学
气象与美学大我之境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徐小跃
玄学与理学:一脉相承的一面
儒家文化与人格--吴和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