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鳄鱼与羊群:A股大泡泡能吹起我国经济吗?

A股多空大战正酣,散户期待国家队进来救场,政府部门期待A股逆市上扬,均想竭尽全力维系这个泡沫,因为一旦破灭,将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无论房地产还是此轮A股繁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无疑是羊群效应。在市场规律面前,大多数均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成为被规律抛弃吞噬的对象。但是最终结局如何呢?

鳄鱼

埋伏在非洲河流中的鳄鱼袭击

A股多空大战仍在持续,尽管在政府收益之下,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国家队”进场力挺,但依然难以逆转颓势。截至7月3日(周五)收盘,沪指报3686.91点,跌幅5.77%。据官方媒体统计,股指在一周之内已下跌505.95点,跌幅达12.07%,其中,沪指3周来累计跌幅近29%。可谓“跌速空前”。

A股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跌宕起伏的场景,不亚于一场立体化战争。官方部门疾呼着、各大媒体爆炒着、广大散户激奋着、场外人士感叹着,当然,还有各路所谓权威专家分析着,刹那间,A股俨然代表了经济的全部。谈论经济如果不涉及股市行情以及下一步走势,很可能排挤到边缘,遭到他人取笑。其实,这就是羊群效应的典型特征。

在电视上我们会通常看到,非洲大草原中野生动物集体过河的场景,虽然埋伏在河中的鳄鱼会发动攻击猎杀它们,但被吃掉的终究是少数,其他借助群体力量安全上岸。现代人类虽然生活在信息化社会,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性内在的理性、贪婪、恐惧、顺从等特征并未改变。当一轮轮泡沫来临之际,很多人仍抱有侥幸心理,试图“拼搏一把”,认定自己不会被潜藏暗处的鳄鱼吞噬。

将A股与宏观经济联系起来,肯定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如果脱离真正的宏观坏境,单纯的股市还有意义吗?众所周知,股市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正确判断与认知,预测乃至把握股市将成为空谈。

90年代经济不崩之因

有人说,我国是弱肉强食的市场经济,其中充满了太多的不合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由通胀转为通缩,政府在财政紧缩情况下,针对国有企业展开清理。当时,很多人认为我国经济必将崩溃。但这一情形并未出现。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在于人口红利这一优势并未完全释放出来,庞大廉价农村劳动力和下岗人口,为我国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提供强大助力。并且,当时我国基础设施网络远未形成,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国内投资,配合上国内劳动成本和要素资源的廉价,以及沿海制造业的异军突起,为我国成功入市(WTO)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产业分工,尤其是新世纪初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其中,美国透支性消费模式和信贷泡沫,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产品出口市场。一时间,“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可以说,我国当时人口红利支撑下的廉价产品,压低了整个世界通胀,让美联储提供了有利的外在空间。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成为2008年之前主导全球经济的主旋律。然而,这种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终究收到清算。2008年,一场次贷危机打破了平静,至今,让全球各国在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挣扎。

如今,人口红利的优势已逐渐消失,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和蓝领阶层,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拥有更多的择业空间。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劳动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曾经为我国经济繁荣做出突出贡献的出口产业,早已在工资上涨、货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外部市场疲软中停滞不前。很多生产者由于经营无望,或是跑路或是参与投机,近年来,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浪潮中,均不乏他们的身影。可见,出口产业衰退,已经成为必须直视的现实问题,虽然有不少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但成效仍有待观察。

在出口乏力和内需不振背景下,政府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最后稻草(至少在大多数人们看来如此),至于政府投资的效果与负面效应,人们均已熟知,并且笔者在过去文章中也谈论的太多。总之,产业结构扭曲、通胀、庞大的资产泡沫,无疑是政府投资驱动经济导致的直接恶果。任何政府都觉得自己很理性,可以取代市场发挥特殊的睿智。但结果往往让人们大跌眼镜。如今,在地方债务与国内通缩的重压下,政府驱动经济的模式已经失灵。如果继续凭借人定胜天的意志,强生刺激国内疲软的经济,无疑,货币贬值预期和通胀效应,就会双双袭来,促发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之中。

经济所遭遇的场景,无论日本还是德国曾经都经历过。以日本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举措来刺激经济,但和我国当前有着本质区别。首先,日本企业在政府和社团扶持下,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效应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生产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当时,日本汽车风靡整个美国市场,被称为最省油的汽车。可见,当时的日本走的是实体化工业路线,带领小日本国经济实现随后腾飞。

日本泡沫值得我国借鉴吗?

然而,我国经济无疑效仿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无论地产泡沫还是A股泡沫如出一撤。从政府战略层面看,通过制造股市泡沫,可以取代房地产发挥池子效应。从战术的角度来说,可以起到短期拖延作用,但长期呢?任何国家股市的稳健发展,全部以实体经济为依托。这无论如何无法回避和否认的规律。

当前,所有参与股市投机的人们均认为,政府不会扔下我们不管的。在紧要关头,政府会采取各种政策救市的。的确,目前情况下会的,但长期呢?如果政府万能,那么举国狂欢的房地产浪潮不会成为今日这种局面。在市场规律面前,无论人力还是意志往往均是脆弱的。人们要学会敬畏市场,顺应市场规律和周期,提前未雨绸缪。

所有人都知道,当前经济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阶段。然而,实现转型的载体并非政府政策,关键在于人,企业家、知识技术精英、广大劳动群体。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更需要群体之间的协作和努力。任何一项发明乃至技术的改善,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大量的资本和人力投入。但是,在股市投机盛行的环境下,又有多少企业和群体会顾及到这些呢?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那么,我国经济改革将失去最后的历史机遇。毕竟,全球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这在投机取巧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产生。

本文由《恒丰钱包投资平台》提供,想继续了解更多财经第一手资讯新闻,亲拿起你们的手机,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们吧!每天更新深度解剖财经新闻,想要了解股票内幕(打开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查找“hfqianbao")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额!等着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现金为王
龚方雄:不提倡人人拥有房产 没能力不需强迫去买
2008-09-03
安信徐彪:错杀股 在路上
中国即将楼市跌股市涨——宏皓
【28.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正在成为压垮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