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同源非同一

作者: 刘海生

    [摘要]: 就用墨而言,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笔墨技巧,都是以笔取神,以墨取韵,在相互作用中生成妙趣天成的作品。就布白而言,绘画讲究“置阵布势”,书法讲究“章法”,虽外延表述不同,但其内涵都包容了虚、实、疏、密等艺术规律,使之出...

    书画同源也称书画同理、书画相通。是指汉字起源于图画。也指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在用笔使墨以及章法等方面有共通之处,可以互为借鉴。《卫夫人书画艺术网》

   书画同源一说,见于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上的自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要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诠释书画同源,一是书画的线条同源。从书画的历史来看,起于中国文字初创时的“象形文字”。其“形”就是一种用单线条描绘出来的如记事符号、人或动物的写实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汉字便从这些写实画中演变出来,成为用线条表现的艺术。尽管后来中国画在技法上出现了如渲染、皴擦、没骨等手法,但线条仍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线条上的同源共命是中国书画的主要因素。二是书画的意境同源。如唐张彦远《论顾陆张吴用笔》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纬,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吴道玄古步独今,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又如近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曰:“画大写意之水墨画,如书家之写大草,执笔宜稍高,运笔须悬腕,利用全身之体力、臂力、腕力,才能得写意之气势,以突出物体之形态。作工细绘画之执笔,运笔,与写小楷略同。”“书法,绘画之原理原则全同。”三是书画用墨和布白同源。就用墨而言,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笔墨技巧,都是以笔取神,以墨取韵,在相互作用中生成妙趣天成的作品。就布白而言,绘画讲究“置阵布势”,书法讲究“章法”,虽外延表述不同,但其内涵都包容了虚、实、疏、密等艺术规律,使之出神入境,尽善尽美。

   书画同源,不等于书画同一。现如今,有些书画爱好者一谈到书画,就画等号,仿佛书就是画,画就是书,这种一概而论的认识不免失之偏颇。其实,书有书理,画有画论,这简单的两句话就足以说明书与画的区别。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曰:“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籀变古文,(李)斯、(程)邈因之;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傅采饰色,画异于书矣。后人遂以‘画’字分二音,以字画之画为入声,绘画之画为去声,书画同源,失指甚矣。”这段话既指出了书画同源,又指出了书画有别。

   书画的区别一是在于书与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从先秦开始,文字的统一和逐步规范,使得书法和绘画成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艺术门类。从定义上来看,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国画是一种造型艺术,用色彩、线条把实实在在的或想象中的物体形象描绘在纸上或其他底子上。前者注重写实,讲究“章法”,比如偏旁、结构、笔画,均有统一的规范,即便是变化也是线条间的变化,不能游离于“章法”。后者注重写意,讲究“置阵布势”,比如虚实、疏密、远近,均有不同画派的理念,即便是变化也是表现方法的变化,不能游离于“置阵布势”。 二是在于表现形式不同。许慎曰,书者,象也。书法虽起源于象形,但历经几千年的演变离物象越来越远,已形成一种图案化的符号,色彩、墨色的应用差异更大。再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中国汉字的用毛笔书写的艺术,万变不离其宗,既要依循汉字造型的特点去书写,又可通过对汉字的艺术构思去创作,虽书体不同,但不能主观臆造。绘画的表现形式是模拟物的外形再生于象的用毛笔描绘的艺术,这种描绘不拘泥物的多寡,只注重物的再现和升华。可以多法并用,反复加工。 三是在于所表达的内涵不同。书法讲究法、理、势、意,既要求笔笔到位,又要求气韵生动;绘画讲究意境,既要求含蓄,又要求有韵味,透过画面能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画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是在于欣赏标准不同。书法的美在于抽象,象则生辉,像则败也。比如:“龙”字,草也罢、篆也罢、隶也罢,表现形式可以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只要写出性格、气质、精神、韵律,就是好的作品,若写出象形,不仅游离于书写的法则,也失去了抽象的美感。

    中国画讲究神似,与形写神是基本宗旨。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就概括出欣赏七要则,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要则。所谓气韵生动即是指神。不以形似为满足,必须形神兼备。书画的不同还在于书的直观性与画的具象性。如“梦”字,书法可以依照汉字的结构直观书成,绘画则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分步骤地加以渲染才能导示出梦的境界。

     文章作者;刘海生,研究生学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央美院(导师王镛先生),作品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航空杂志》《卫夫人书画艺术网》等国内数百家核心刊物、媒体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条艺术是书画的灵魂——以书入画、书画同源
大讲堂| 道器之间:汉字的文化书写与书法的境界生成
国画:书画同源
姚兴文书画作品展
细数关于“书画同源”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巧涉丹青,工亏翰墨——书法,不是笔墨游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