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青年说:是时候揭开武汉77年前的伤疤了

关注“人在武汉”(v5daren),全面了解大武汉~

77年的光阴

一把刺刀的过去

影响了三个青年的未来

1

江岸火车站

江岸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4月。斑驳的月台不见人影,空留生锈的铁轨延伸到远处,杂草丛生。这座有着百年历史、曾是“二七”大罢工发源地的老车站,如今落寞如斯。

听说,这里及其周边将会被改造为二七商务区,兴建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露天剧院、文化创意园等等,必将繁华。

也许已没有多少人知道,77年前,曾有500名武汉子弟兵牺牲在此,他们的牺牲,也没有被记入战史。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坦克横行武昌

77年前的武汉,曾经是一座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空城。可这对现在的人们来说都有点遥远虚幻,这城市白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晚上灯火酒绿、聚会狂欢,人们在红尘俗事中忙忙碌碌地生活,鲜少去追念曾生活在这块土地的旧人。

烈士英魂看起来更像只是某些特定节日的道具,而所谓的纪念也总是少了一些虔诚,多了几分敷衍。

幸好,还有三名武汉青年依旧念念不忘。

他们要回到过去,揭开武汉77年前的伤疤,直面那惨烈烈血淋淋的历史。

2

说说这三个武汉青年的故事。

冯芒,长江传媒的投资经理。

一个自称是疯子的80后,房子卖了,老婆跑了,就只是为了拍电影。

卖房子之前住的是260多平方米的房子,后来住在不足6平米的出租屋。

不顾一切,只是为了电影。

杨恒,湖北省影视艺术中心导演。

90后,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冯芒认识杨恒的时候,是他最惨的时候;那时杨恒却是最High的时候,做了一个不错的电影,在武汉反响蛮大。

自从遇到冯芒,两人就开始变得无比的糟,糟到穷困潦倒,直到今年两人短暂分开的时候才变好。

乐理,80后,曾就读华中农大市场营销专业。冯芒说他是圈内人,近几年都在做电影宣传、广告植入。

2014年留学英国,在著名传媒院校学习影视制作,打算学成之后回武汉。

三个人,因电影而结缘,都对武汉的历史特别是抗战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杨恒说,冥冥之中,一种天注定。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决定要做一件事情,拍摄一部战争电影,记录一场战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的年代,一场战斗并不代表什么,但是那场战役却发生在他们的故乡,他们现在日夜生活的土地上。

那场战役叫做“武汉会战”,那场战争叫做”抗日战争”。

3

时光倒回77年前的1938年,从6月12日至10月25日,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在武汉拉开帷幕。

武汉会战,可谓是抗战中的“倾国之战”。

当年,国共两党休戚与共应对武汉危急,蒋介石坐镇武汉指挥大会战。6月至10月,中国军队集中120万兵力,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在皖、豫、赣、鄂4省抗击日寇,战役持续了4个半月、大小战斗数百场。

日军也是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就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准备增援。

这场战役最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告终,10月25日,武汉沦陷。

武汉会战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战线之长、歼敌之多,堪称8年抗战期间战役之最。40万人中国军民血洒祖国疆土,将抗日战争拖入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久战。

1938年10月25日,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汉口;但直到26日,仍有成建制的中国军队在进行顽强抵抗,直到全部牺牲。这支部队,是国军185师。

185师训练照

国军185师,由原来的武汉警备旅改编而来,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汉子弟兵。这也是唯一一支由武汉子弟成建制组成的师旅级部队。这支部队,没有撤离武汉,500名战士就牺牲在汉口的江岸停车场。

还有多少惨烈真相,就这样埋没在历史尘埃中?

4

杨恒成长在铁路边,儿时的他常常在曾经的战场上玩耍。小时候,家里有一把断了头的刺刀,父亲说,这是在铁路边的池塘里捞到的。

这是他第一次被一场埋在过去的战斗所吸引,触摸那把刺刀,他说他感觉到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坚硬的刺刀竟拼断了刀尖。

这把刺刀在他心里埋下一个种子,后来,他成了一个收藏家,专爱收藏军事相关的物品。他的几千件收藏品,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军队的物品,把一套三室一厅塞得满满当当。花了上百万是有的,足够在市中心买套房子。没事儿杨恒就拉冯芒、乐理去那收藏屋,看一晚上,然后睡一晚上。陪伴他们的是那些埋没在时间尘埃里的物品与故事。

今年四月的一天,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说在1938年10月26日,还有一群国军将士与日军殊死搏斗,直到最后一个人战死。如今这支部队番号才确认是国军185师,那场战斗被称为江岸停车场之战。小时候杨恒家靠的铁路,就是江岸火车站的编组站,那场战斗刚好就是发生在江岸火车站和江岸车辆段之间2公里多的铁路沿线。或许,那把刺刀携带的故事,即是这场战斗。

那时杨恒便决定,要做些什么了。

杨恒、冯芒国军军装照

也在这段时间,有一天心血来潮,杨恒拉着冯芒,穿上77年前武汉会战那时国民党的军装,拍了一组照片。冯芒把这组照片发到朋友圈,反响很热烈,然而心情很沉重。很多友人都问冯芒为啥穿得跟日本鬼子一样,对此冯芒只有苦笑。这套衣服全部都是原品,就是当时国军的军装。

事后,冯芒对杨恒说,如果在这社会大家认识都是这样的话,武汉会战这部电影更要拍,必须拍!我们不做谁来做!

5

为了这部电影,三人各司其职,一个负责创作,一个负责筹备,一个在海外淘宝。杨恒已经将工作室变成了道具仓库,满房间都是道具和服装。远在英伦的乐理,经常跨越了整个伦敦,只为寻找杨恒需要几个二战远征军的物品。

杨恒跟乐理说,等你回国,我们就筹备开机。

这部关于武汉会战的电影,聚焦在那支叫国军185师的部队。500人,差不多就是一个营的兵力,他们,没有姓名,只有一个大概的数字。明知道敌人的凶残,他们没有跟着大部队撤离,没有选择放弃,反而选择了以生命的代价,捍卫了汉口这座城市,捍卫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尊严,长眠在热爱的土地中。杨恒说,比起他们付出的代价,我们的努力又算得了什么?所以他坚持做了,他的兄弟们也做了。没有什么允许他们懈怠。

故事还在写,道具还在收集,史料还在查证。脚步不停歇,杨恒说,但求2018年10月26日,这部片子会在那场战斗发生过的地方播放,或许2018年的那儿,会是市政府规划的二七商务区,但是他不管,从他知道这个故事开始,那个地方只有一个名字——江岸停车场

就如他所说:史海钩沉无果,但求对得起历史

6

三人心心念念的武汉会战,现在的武汉大学生们都了解多少呢?

在达人君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是“不是特别了解”,关于武汉会战的历史渐渐被大家淡忘。

也有人对浙大历史表示知晓,华师历史专业的邓同学表示:“武汉本地的同学应该会更了解,毕竟如果让我说家乡的衡阳保卫战我也可以聊很多。”

令人欣慰的是,得知有人将要拍摄关于武汉会战的电影,尽管不甚了解,但受访者大都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一位追过电视剧《战长沙》的女生表示,相较于纪录片可能更喜欢影视剧,“毕竟更有看点,而且是平时就接触到的,相比电视剧,可能自己没有机会知道有纪录片那样的存在。”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田彤教授也对纪录片的拍摄表示支持,他说道:“一切弘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作品都值得推崇。”对人们淡忘当年历史的现象,他则表示:“对历史的理解是个长期的个人体验过程,也需要人生阅历的锤炼。不急,慢慢来!”

(部分历史图片整理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篇连载·远去的汽笛声】(27)武汉沦陷
(纪录片)喋血会战(五)
整编74师号称是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为何三天就被华野打的全军覆没
[转载]亲历者谈保定会战:望国人谅解宽容国军的战败
抗日最强一战,“英雄血染富金山,万五壮士八百还”
皖南事变(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