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为何残杀犹太人?

 

“公元131年,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派最凶残的元帅带最精锐的部队浩浩荡荡开向耶路撒冷,以毁灭性的军事行动疯狂镇压,征伐3年,毁灭城市50余座、村庄近1000个,屠杀犹太人达60万。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


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位远在2400公里之外的罗马皇帝对犹太人有如此深仇大恨呢?你可以从神学角度去解释,这是上帝对背信弃义的选民的惩罚。正如千百年来犹太人所遭遇的苦难,都会有人这样去诠释。诚然,从“圣约”的观点来看,选民的被选、被惩、被弃和最终的被救,都有上帝自己的计划和奇妙的安排。上帝在选民离弃真神时把选民交在外邦人手中,这是圣经记载屡屡发生的事。

 

之前,笔者除了在基督教历史书中读到过这位古皇帝外,也没有太多注意过其人其事,以及他与犹太人之间的这种“血腥”历史。直到上个月,因着国内一同工来罗马观光,相约陪同一起去走马观花看了在罗马东郊蒂沃利的哈德良别墅,才开始关注这位古皇帝其人其事。于是重新去查找相关资料,终于,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位古罗马皇帝哈德良为何残杀犹太人?

 

古罗马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

 

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Hadrianus)生于西班牙一个富裕的移民家庭,外号“勇帝”,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公元117年-138年在位。是他的前任图拉真的表侄。从早年起,他就跟随图拉真转战各地,深得这位皇帝的赏识,被不时委以重任。哈德良身材强壮高大,留着厚密的卷发,眼神犀利。行军打仗时,他不畏天气和地形的变化,与士兵们吃同样的饮食,喝廉价的酒水,深得士兵爱戴。图拉真在弥留之际,将哈德良收为养子。图拉真死后不久,哈德良便被叙利亚军团推为元首,这一行动不久又得到了元老院的批准。

 

 

在军事上,哈德良并不是一位好战者。他继位后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他放弃了图拉真所设立的亚述省和美索不达米亚省,并且让亚美尼亚重新成为仅仅依附于罗马的小王国,把罗马帝国在东方的边界缩回到幼发拉底河。

 

哈德良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在所有罗马皇帝中,他是最有文化修养的一位,在文学、艺术、数学、哲学和天文等领域都有所造诣。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他的诗篇、建筑设计、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后人归纳这位皇帝一生酷爱两件事,就是旅行和建筑。他在位20年,大半以上的时间都花在旅行上,足迹遍及帝国每个大中城市,并把各地所见认为最优秀的建筑风格带回罗马。他统治时期的许多建筑也保留了下来,著名的有哈德良长城、拱门和别墅等。

 

爱德华·吉本在他的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RomanEmpire)中,把哈德良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哈德良被同时代的人称赞为“友善而不失威严、严肃而不失风趣、节俭而不失慷慨、多才多艺而又追求变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世人眼中极为优秀的一代明君,到了统治晚期,哈德良却变成了一个痴迷于酷刑和性放纵的暴君。最令人不解的是,他还下令进行了第一次大屠杀,杀害了达60万犹太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性格变得极端矛盾呢?



“安提诺乌斯”是问题关键

 

哈德良追求变化的性格同样也体现在他的爱情生活中。在众多的风流韵事中,他最钟情于两种人:已婚的年长女性或年轻的漂亮男性。20岁时,哈德良与年仅14岁的少女塞拜娜结婚,但婚后他依然持续着这种畸形的情欲生活。

 

那“安提诺乌斯”又是何许人也?“安提诺乌斯”(antinous)是一位希腊的英俊少年。因为哈德良最崇尚希腊文化,也正当他旅行至希腊时,他第一次遇见了英俊少年安提诺乌斯,从此就爱上这位少年。他将安提诺乌斯收为随从,不断为他写诗。然而他们的“爱情”充满了坎坷,并以悲剧告终结:他们爬上叙利亚境内的卡苏斯山,观看黎明前给宙斯的献祭,结果一行人被闪电劈到,两名祭司当场遇难,祭品被毁;他们在埃及围猎狮子,安提诺乌斯险些遭“狮吻”,尊贵的皇帝甚至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从猛狮爪下救出自己的少年;而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把安提诺乌斯带在身边,据说这个少年不但俊俏健美,而且很聪明,在许多方面都与哈德良有共鸣。

 

悲剧就是在这位皇帝出巡埃及时发生的。130年10月30日,当哈德良的座船在尼罗河上巡游时,安提诺乌斯溺水身亡了,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岁。好好儿的,安提诺乌斯为什么会落水身亡?关于这可怜孩子的结局,有很多说法:首先,这完全是一起意外覆船事故;其次,安提诺乌斯死于谋杀。原因也几种,有的说是一场失败的外科手术,有的说是被选为祭尼罗河的牺牲,有的说是权力斗争。最后,安提诺乌斯是自杀的。理由则有好几种,一是安提诺乌斯渐渐长大,为自己的男宠身份感到羞耻,这个说法很道学,却最靠不住。第二种,当时哈德良身患重病,安提诺乌斯将自己做为祭品以祈求皇帝康复;第三种,他们之间的关系面临某种危机。而多数史学家都选择相信安提诺乌斯是自杀的。其中关于他为哈德良祈寿而自我牺牲的说法则更有市场,因为这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哈德良后来会为安提诺乌斯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行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有一点很清楚,安提诺乌斯之死对哈德良打击很大,他像女人那样终日痛哭流涕。此后,性格中冷酷的一面也表现得越来越强烈。

 

为纪念安提诺乌斯,哈德良在尼罗河边安提诺乌斯溺水身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城市,这就是埃及的安提诺波利斯城(antinopolis),这座城市就是罗马帝国二十条非洲大道中第四条“哈德良大道”的起点,一直穿过沙漠到达红海,再向南直抵贝雷尼斯。他还将安提诺乌斯奉为神明,为之修建多处神庙,又在罗马帝国所有的城市里树立两人并肩站立的雕像。从此,哈德良更加离奇放纵,荒淫无度。他不再独宠某个少年,而是广召俊男,大兴“同志”。同时,哈德良与自己的养子和继任者安敦尼·庇护也保持同性恋关系。1951年,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根据这些故事,以哈德良为第一人称,写出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成为“同志”文学史上的名著。近代“同志”也奉安提诺乌斯为神明。



而那起导致达六十万犹太人丧生的大屠杀,其实也是因为安提诺乌斯而发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犹太人污辱了安提诺乌斯。哈德良要在各城为安提诺乌斯兴建神庙的命令刚被传到耶路撒冷,就遭到了犹太人的憎恨。因为犹太人不但信奉耶和华一神教,而且视同性恋为无比的邪恶。就在安提诺乌斯死去的第二年(公元131),犹太人就在“星辰之子”巴尔·科赫巴(barkokhba)的号召下发动起义,他们毁掉了在耶路撒冷的安提诺乌斯雕像和神庙,将他斥为最最淫恶黑暗的邪神,又杀掉了当地的数千罗马公民宣布独立。犹太人砸毁神像之举彻底激怒了哈德良,他派遣了最精良的军队,选择了手段最残忍的将领。深知皇帝喜怒的将军对沿路的犹太村镇实行了彻底的洗劫,十四岁以上的男子都被杀戮,孩童和妇女则被卖为奴隶,巴尔·科赫巴被斩首,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也禁止犹太人进入。并且,哈德良为了从地图上除灭“犹大地”,就把犹大州更名为犹太人世仇“非利士”(Philistins)同名的叙利亚“巴勒斯坦”(Palestine),意为非利士人之地。犹太人从此失去了他们的“应许之地”,开始了最彻底、最广泛、最长久的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悲苦民族飘泊史。

 

而这位多才多艺,一世风流的皇帝却未能长寿得以尽情地享受他以自己的天才和创造力建造在罗马东郊蒂沃利的这座雄伟而优雅的行宫。他年轻时的让“所有人和平、理智地生活”的梦想也永远地破灭了。他的最后几年是在那不勒斯海湾的巴亚度过的。据说,去世前,哈德良成了一个肥胖的老头,患有心脏病和灰指甲,腿脚也不再灵活,惶惶不可终日。妻子萨拜娜去世他也满不在乎。哈德良想让随从杀死他,遭到拒绝后,这位曾经英俊潇洒、充满理想的皇帝在整天在房间中借酒消愁。终于,在写下那首与他的灵魂告别的五行诗之后于公元138年(62岁)郁郁而终,这首诗刻在他的墓碑上:

 

                             “我放荡不羁的灵魂,

                                 我的躯体的伴侣和客人,

                                     此时你如此虚弱、赤裸、僵硬,

                                         匆匆忙忙前往何处安身?

                                             难道再不能像往常那样戏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切鸡OR长毛怪,罗马人到底留不留胡子呢
一部八卦而又珍稀的罗马帝王传记
王和他的男人 — 安提诺乌斯
古罗马男人的搞基史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4-(4)哈德良:耶路撒冷方案
大英博物馆(罗马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