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湘润大师治学与贡献:第四章第一节 传承、发掘、研究

梁湘润大师治学与贡献:第四章第一节 传承、发掘、研究

发布于 2021-11-21 20:50


第四章 薪火相传

 


中国传统禄命文化,与所有的传统文化一样,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几经建构、淘汰、完善,逐步创造发展起来。从理论高度看,其核心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从社会学角度看,因命理学客观上具有「解读人生」的主观意识和实际功能,历经千年已经成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可谓「通天接地」。


这种功能,是通过阴阳五行、十干、十二地支、六十甲子的「公式」,用四柱、大运、流年等干支组合,相互之间的关系而表达出来的。而「公式」的组合,及解读方式,就形成了各种「技法」。


对「技法」运用的判断,老百姓的感觉在于「准确性」,从业人员的感觉在「可操作性」。


通过第三章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后子平法」陷入的窘境在于,一是把历代形成的多种技法,「窄化」到祇剩下「用神法」、「格局法」、「强弱法」,原来的丰富多彩的「十八般武艺」绝大部分「被废」,祇剩下枯燥的「三板斧」;第二,即便是这「三大技法」的运用,也陷入一种「不确定性」,即没有标准。之前介绍过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节目访某地「算命一条街」的多位「大师」,各家对同一命局的「用神」,到底是用火,还是用金,还是用木,说法随意不一。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业界人士感觉难以操作,到底如何来断;来求解的客户感觉听不懂,云里雾里,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命理学面临信任危机。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四十年间,梁湘润老师以强烈的使命感,研究禄命文化历史,传承其精华;发掘未被重视但有价值的古籍,进行注释研究;访问江湖人士,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私房秘抄、「巾箱本」;注意命理学最新出版成果和研究海外资料,结合自己实践,写出三十多本命理学著作,不仅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在实务上大大提升了「可操作性」,在「后子平法」盛行近三百年的瓶颈困惑中,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为传统命理学开拓了继续前行的信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无私公开,通过开班教学,薪火相传,为中国传统命理学后继有人奠定了广大、坚实的基础。


这一章定名为「薪火相传」,旨在介绍梁湘润老师在中国禄命文化领域所作出重大的,无可替代的贡献。内容由两大板块构成:


第一个板块:「薪火」。即宝贵的传薪之火,梁湘润老师是如何传承古法,并将其保存下来的,这就是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第二个板块:「相传」。即梁湘润老师给中国禄命文化留下了什么,给后来者传授了什么,这就是本章第二节起的内容。


梁师一生五术类著作50余本,其中命理学著作30余本,「薪火相传」的内容都在于此,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以本书区区一章的篇幅,根本不可能完全概括、包容,祇能作提纲挈领式的介绍。因此这一章的内容,也可视为梁师命理学著作的「导读」,为面对梁师的浩瀚文章,而觉得无从下手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板块重点介绍的内容分为四节:三大技法(用神、格局、强弱)实务处理、十神定位法、大运法、流年法,实际是六个领域的内容。作者经多年学习研究,认为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完全有别于历代命理学典籍,理论准确,脉络清晰,实务性强,虽属「青出于蓝」,但已经远胜于蓝,应是「薪火相传」最重要、最成系统的部分。


「诀法」的内容为历代命理学著作中所仅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应列入第二板块。但由于「诀法」的两部著作《宰公要诀》和《诀法今论》出版时间较晚(2013年),作者年事渐高,将主要精力放在写作和教学,对「诀法」还未能深入学习和及时研究,不敢贸然作实务介绍。


 


第一节 传承、发掘、研究

追溯发掘明代以前的技法。


通过之前的介绍可以明了,三百年来「后子平法」禁锢思想,限制视野,让命理学的路越走越窄,最后几乎到了无路可走,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地步。面对如此窘境,梁师认为,我们不妨将目光前移,越过「老五篇」,看看明代之前(如元、宋、唐)的著作,前人的是怎样论命的,前人还有些什么好的方法,在历史的长河中遗失了或被抛弃了,我们可以重新发现,学习继承,古为今用。


一、刑冲合会法


现存的历代命理学典籍,梁师都阅读过。但能让梁师逐字逐句进行注释的典籍寥寥,《三命指迷赋》和《鬼谷子遗文》(《李虚中命书》)就是其中的两部。梁师从中看到了古法中的刑冲合会法,在命理学实务运用中有广阔天地。


第一,引入拱夹、暗带


《三命指迷赋》(注一)虽然祇有短短的一卷,清代纪晓岚在将其收入《四库全书》时认为,该书虽然体承于徐子平,但对于夹马、夹禄、拱库、拱贵等格局的辩论,又为其他禄命家所未发。也就是说,在历代典籍中,祇有该书提出了「拱、夹」的理论,被梁师发现并引起高度的重视。如甲寅年,甲辰月,可以「拱」出「卯」字,形成寅卯辰三合;甲子年,甲寅月,可以「夹」出「丑」字。梁师又在古籍《壶中子》中,找到了「暗带」的理论。(注二)如甲子年,丙寅月,可以暗带出一柱「乙丑」。


梁师将古籍中的拱夹、暗带理论,引入到现代命理学中,不仅可以用于四柱,而且可以运用于大运、流年、流月。拱夹暗带一旦成立,四柱、大运、流年的形态就会发生重大的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原来看上去很一般的命局,会因拱夹暗带的出现,而变得十分佳良。反之也有可能。


刑冲合会,再加上拱夹暗带,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刑冲合会法」,梁师认为这是命理学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体系,也是实务论命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后子平法」轻视刑冲合会,不明「拱夹、暗带」,上手就看强弱、格局、用神,实务时很可能会出现差错。因为「拱夹、暗带」一旦成立,强弱、格局、用神都会发生变化。作者在2012年时写过一篇博客「实务论命第一步看什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不懂「拱夹、暗带」而造成的重大失误。


第二、「刑冲合会」实务


命理实务中,双合,双冲出现的概率相当之高,以流年而论,与四柱发生双合双冲的流年,就可能出现8个。但「双合」会发生什么、「双冲」又会发生什么,历代诸家命学著作均语焉不详,没有明确的答案,令后学者实务中不知所云。祇有唐代的《李虚中命书》深入涉猎了这个领域。梁师说,在《李虚中命书》之中,对干支双六合的吉凶,有着很清楚的答案。梁师研究李虚中论双合吉凶的原理,依次开演出「精简干合甲子表」(干合带支神煞的组合),共360组,可以看作是梁师自己的「抄本」「秘籍」,无私公开(注三),在批流年时如遇有这种组合,就可以得到明显的答案。


六十甲子的每一个干支,都会发生与一个干支双合,两个干支双冲的状况,共有180组。


如乙酉,与庚辰双合,与辛卯、己卯双冲,其吉凶如何来论,梁师将研究成果制成全流表式公开(注四);天干不合,地支六合,如何来论?梁师将研究成果列成全流表式(注五),共150组,完全公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六十甲子的每一个干支,对六十甲子,彼此互见,可能发生3600种 全流组合,内容包括刑冲合会拱夹等,还会加入神煞,情况更为繁复。梁师居然不厌其烦进行疏理,整理出「二元刑冲合会」全流表(注六)。


这些表式的建立,命理学从神秘的「掐指一算」,引入排列组合数理统计方法,为命理学推演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可重复性、可教学性,乃至实现未来计算器「大数据」统计,走向为现代社会服务,开辟出全新的途径。


二、纳音法


梁师逐字逐句注释过的、为数不多的典籍之中,《玉照神应经》(即《玉照定真经》) 和《兰台妙选》即在其中。其原因就是这两本典籍,保存了自晋代至明代正德年一千多年间盛行的纳音五行论命法,堪称历史悠久之「古法」,当下流行的子平法的历史不过500年左右。万民英在注释出版《兰台妙选》后,编纂完成代表子平法的《三命通会》。《三命通会》虽然被视为子平法的开山巨着,但其作者万民英还是对被他「截断」的纳音法情有独钟。他在该刻本「凡例」部分的第一条明确说:「兰台之法与子平不同,兰台以年,子平以日。古法用年,从兰台为正」,他清楚地知道子平法的不足,如对有些格局的论法,「子平不能尽」,须与纳音法「二者相参」才不会有差失(注七)。


梁湘润老师则进一步认识到,「子平法祇是一则简易之法,尤以『用神』,为一模糊之概念。不可自以为子平法可为天下式。除非自己学养稍差,无法深造。否则,必须兼通纳音五行,方可有进一步之认识」。他特别指出:「子平法在不抵触纳音之下,可有局部效验,若与纳音五行抵触时,子平法无效。」(注八)


纳音法能够在子平法之前盛行一千多年,当有其长处,可惜存留下来的典籍实在太少。梁师注释了《玉照神应经》和《兰台妙选》,并以「原典流通系列」名义,将收录于《永乐大典》的另外一本着作《男女命前定数》(俗称「两头箝」)(注九)原文出版,对这三本当时硕果仅存的作品,梁师进行过仔细的研究。2010年南宋时期的典籍《五行精纪》在大陆出版,梁师敏锐发现其中保留有不少纳音法的资料,并立即将相关内容向作者和学生们传授。2013年底大陆庄圆先生整理出版了宋代命理典籍《应天歌》,其中也有纳音法的资料,可惜梁师已经圆寂未能看到。目前能够看到的纳音法典籍大概就是这五本,但从中已经能够看出一些子平法「不能尽」之处。


纳音五行干支特色,是以六十甲子中,每两个甲子为一组(如甲子、乙丑),用「太玄数」进行一定程序的运算后,得出的一种纳音五行,如甲子、乙丑海中金,比较复杂。这里祇介绍梁师从纳音五行古法中发掘、抢救出来技法,主要有:


第一、纳音法判断命局的独到之处


看好命技法,如「上下相生」、「一旬三位四位」、「四柱纳音五行同」、「脱体化神」、「拔茅连茹」、「三奇暗合」、「天干连珠、地支连茹」等。有些命局从子平法的调候、格局、强弱角度分析可能一无是处,但就是不错的命,可能就是忽视了「纳音法」。作者有一位学生是北京大学研究生,对命理学也相当爱好,但他从子平法角度看,就是看不明自己如此「差」的命,为何能够考入北大?实际他的命局符合纳音法「下如生上进前程」的规则,正应了梁师所说,子平法若与纳音法相抵触时,子平法无效。


看差命如心血肝风、残伤跛脚;诉讼牢狱、家破人亡、匪盗横祸、虚诈小人等技法,都是子平法所没有的,可惜不为人所重视,也不知道如何来运用。


如《玉照定真经》中,「戊己朝仁田宅,而疮肿狱讼。」


原注:六戊到寅或见甲,六己到卯或见乙,主田宅,疮痍、刑狱、仿此。


现代出版的《玉照定真经》(四库全书白话图解)对此的「白话提要」是(注十):戊己属土,主田宅。戊到寅(戊寅),或见甲,甲与寅属木,木克土,为田宅被克。己到卯(己卯),或见乙,乙与卯属木,木克土,亦为田宅被克。故二者均主因田宅而生口舌是非,甚至引起诉讼。一人四柱为:戊寅,甲寅,己卯,乙丑,该命例年柱天干为戊,戊属土,年支为寅,属戊到寅;月柱天干又为甲,属戊见甲;日柱天干为己,日支为卯,属己到卯;时柱天干为乙,属己见乙。主有田宅之事引起口舌,甚至可能因此而有刑狱之灾。


梁师的注释祇有一句话:日柱戊寅、己卯日,而入甲寅、乙卯大运、流年,主身有病或财物有诉讼。(注十一)


前者所说「会有事」,梁师所说「什么时候有事」,差别细微之处,读者自明。


第二,年、时结构——纳音五行表解


《三命通会》中有日、时结构论吉凶,坊间有月、时结构论吉凶,而年、时结构论吉凶,正是纳音法的长处。祇要排出四柱八字,以年、时二柱干支的对照,就可以取出吉凶之主流,根本不需要用到格局、用神喜忌。梁师解释说,所谓年柱与时柱,就是1至15岁,以及50岁以后至死。若是一个人,自幼年有15年的良好家庭环境,以及50岁以后,有一个安祥的晚年、善终的生涯,不论中年遇有什么大风大浪,的确是可以论之为好命了,实在不必去较今年财运如何,明年会不会破财等过眼烟云。


经研究后,梁师制订出两张纳音法「年时对照吉祥表」(注十二),虽因纳音书籍大部分失传,造成其中有残缺,但可以看出梁师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里要着重介绍其中的第二张表,即通过年、时对照,有十二种纳音五行干支吉祥的组合,即大衍虚一、二十四给、天地中分、六位先后、七日来复、五星拱揖、四位包藏、二仪显贵、居三隔三、八位官星、三十六贵、十三位炳,共计720组组合。


这十二种组合出自《兰台妙选》,为子平法所忽视。至「后子平法」时代,更遭到某些人不负责任的嘲讽,如台湾命理界有一位颇有名气的「XX居士」,可能是受了「后子平法」著作《滴天髓》的影响——「至于《兰台妙选》,所定一切奇格异局,纳音诸法,尤属不经,不待辩而知其荒唐也」(注十三)的影响,写过一本《兰台妙选XX居士现代评注》,依仗有任铁樵前辈撑腰,对纳音法妄加指责。在这种误导下,致使爱好者对纳音法的这个重要规则或一无所知,或看见到了也不去研究,弃如敝履。这里仅以十二种组合之一的「三十六贵」作介绍,看看这位居士是如何来误导的(注十四)。


《兰台妙选》:「三十六大贵,值之者黄甲标名。」


原注:自本生年至时,顺数三十六位是也。盖三十六者,乃阴阳至贵之数,人命获之,岂不贵哉。


(作者注:该原注为《三命通会》编纂者万民英所注,原文是:「六六乃阴阳至贵之数。故邵子曰,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人命自本年至生时,顺数三十六位,与易数八卦合是也。就子平论,乃天干合化,地支连珠,中间包括二柱,更有情为妙,人命获之,岂不贵哉」。万民英此后举了十多位符合「三十六贵」年时结构的贵命,此略。)(注十五) XX居士语译:从生年算到生时,其间相隔第三十六位,必然大贵;因为三十六这个数属于阴阳贵极之数,任何人获此,没有不荣耀显达的。


徐乐吾注:如甲子年,顺数至三十六,或得何辰,均以此为大贵也。


XX居士评注:三十六这个数字空间蕴藏了什么天地玄机,坦白说,我们一无所知,相信也没有一个人知晓,祇有赋文与原注者了解,他们果然天纵英明。三十六为什么就是阴阳至贵,原注提示出来,却未说明缘故,好象我们都该相信他的话。任何一个八字排出后,照例都要数一数干支的排列,见不是辛苦万分?从几个干支算到几个干支,然后如何如何的主张,毕竟祇是寻人开心而已。


梁湘润老师说,三十六贵,即是以年与时二柱之干支,相差在三十六位之序位。他真的认真去数了,然后把六十甲子的年柱与六十甲子时柱相差36位的60组组合全流排列出来后,明确地说,三十六贵,在四柱八字本身是主贵命,在大运流年是主吉。好格局主得功名官禄,普通命造亦主得贵人提携,意外进财。凡八字本身带三十六贵之时柱者,大忌运岁会合冲刑时柱,遇之者,可主退官剥职,诸事不利之论。(注十六)他把这张表式排列出来后,我们就不必象XX居士所说的那样「辛苦万分」地去数干支,可以通过循查表格,轻松地知道是否「三十六贵」,大大方便了后人。至于纳音法这项规则的重要性,作者祇能说,用过自知。


第三,纳音法刑冲


子平法对遇有刑冲,一般都以凶论。但梁师发现,纳音法对刑冲有着更细微的论法。《五行精纪》自韩国延世图书馆回流大陆并于2010年出版后,他阅读后对作者说,要注意纳音法论刑冲有独到之处,不是刑冲一定论凶,如纳音是相生还是相克、相比。如遇纳音相生之刑冲反论吉。如甲子刑辛卯,是水木相生之刑,为「五行激扬之气」,反主「聪明脱俗,声望荣立」,如刑冲到禄,更佳,可论「特达」,越冲越发(注十七)。


如果刑冲以凶论,纳音法也有论一般的凶和大凶的方法。这就是梁师早就发现的「纳音相克」,他将其归入「六法冲克」之中。如己亥日,见甲子流年,可作大凶论。他说,六法冲克,要比一般性的刑冲合会精密得多。按照子平常法,甲子年怎么也看不出凶兆,实际上这一年却发生巨大灾变。其中原因,十之八九就是忽略了六法冲克。(注十八)经过深入研究和相当复杂的推演,梁师制作出「六法冲克表」,方便后人使用。


三、神煞法


但「后子平法」时代不重视,甚至敌视神煞,如《滴天髓》任铁樵写道:「更有吉凶神煞,不知起自何人,作此险语,往往全无应验」;「惟恐后人学命,不究顺悖之机,妄谈人命,贻误不浅。混看奇格异局,一切神杀,荒唐取用,桃花咸池,专论女命邪淫,受责鬼神;金锁铁蛇,谬指小儿关煞,忧人父母。」「至于奇格异局,神煞纳音诸名目,乃好事妄造,非关命理休咎,若据此论命,必至以正为谬,以是为非,讹以传讹,遂使吉凶之理,昏昧难明矣」。(注二十)是以《滴天髓》全书,无一字谈神煞。也导致了近三百年来的「后子平法」人士对神煞取一种鄙弃的态度。


此处较多地谈及《滴天髓》,作者的一家之言是,《滴天髓》一书就命理学的哲学层面而言,确实已登峰造极,其他著作确无法与之比拟。但就实务层面而言,爱好者实在难以从中学到什么实战技法。


梁师认为,「神煞之事不可以全信,格局喜忌之事,又未必亦皆是为真」,宜以很客观的心态、很谦虚的立场来谨慎细心地研究前人留下的著述。不能因为神煞「俚俗」,而否定其是论命的一个角度。他发现在实践中常能见到,有一些命局的吉凶祸福之运程,几乎与格局、用神、喜忌,完全解释不通的情况发生,「这可能就是受了神煞的影响」;还有一些关系人生健康乃至夭折残废的重大事项,更是要优先于格局、用神来考虑——命都保不住了,还遑论什么富贵。(注二十一)梁师在研究神煞后,专门著述了《神煞探原》一书。以神煞为专题的著作,从古至今,仅此一本。梁师在神煞法传承上的贡献,作者认为除了将神煞(含关煞) 的历史弄清楚,把一些重要神煞的含意、用法讲述清楚外,还必须重点介绍以下三项:


第一,认同徐乐吾的神煞起例法。


梁师仔细研究过民国三大家之一的徐乐吾先生的著作,他发现徐乐对神煞起例,与目前坊间流行的常法有很大的不同:


——十二宫之生旺休囚,以及天乙贵人,四柱的天干都可以论及。作者注:坊间常法祇以日干论生旺休囚;祇以年、日干取天乙贵人;


——驿马、咸池、亡神、劫煞等,则可从当生太岁(年柱)与流年太岁而论(大运、流年地支对照四柱);作者注:坊间常法没有从流年论神煞的;


——咸池、桃花也可以从日干而取。作者注:坊间常法从年、日支取;


——文昌贵人、空亡等,可以依日、时二柱同时取。作者注:坊间常法没有从时柱取神煞之法。


梁师认为,徐氏的观点堪称「卓越」,权威性、传统性、学术性兼具。至于为什么现在命理界人士与徐氏的观点,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因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编纂命书的人,曲解、漏述和徐氏的观点,全面以中和、调候、用神,强加于徐氏。(注二十二)为方便后学者理解、运用徐乐吾的神煞起例,梁师还制作了专门的表式。


第二,神煞,以其五行与日主五行生克关系而论吉凶。


坊间常法,以神煞本身的吉凶来论吉凶,如遇贵人定论吉,劫煞亡神定论凶。梁师从古籍中发现,神煞与四柱如有冲克时,即便是吉神,也可论不吉,凶神当然更凶。如驿马,本身并无吉凶可论,但如果驿马冲克时柱,就不吉了。(注二十三)他经过研究,认为应以神煞的五行,与日主的五行的关系来论吉凶。这一观点出于古籍,而更具实务性。他以「桃花」为例,「桃花」自身含意,祇是代表私人生活,比较多些男女关系关联之事,并不是一定有什么吉凶上的答案。「桃花」之吉凶,在于「桃花」之五行,与日主之间的生克关系,如:


甲戌日,见卯桃花,是自旺桃花(甲旺在卯),不论男女,皆会享怡于感情;


丙戌日,见卯桃花,是生我桃花(卯木生丙火),对象是对方自动迁就于我;


庚戌日,见卯桃花,是我克桃花(金克木),有夫妻之实质,难分手;


壬戌日,见卯桃花,是我生桃花(水生木),乃是自己去招惹来的;


戊戌日,见卯桃花,是克我桃花(木克土),即使不是人财两得,也可以随时椅以摆脱的那一种;


故此,劫煞亡神,祇要是为日主所克,也能漂黑成白,由祸转福;反之,即使是贵人神煞,克日主之五行,就算是有贵人相助之事实,事后会有答谢不完的人情债,终至于后悔当初不该去领别人的人情……


以驿马为例,如甲戌日柱,驿马在申,大运在酉,流年在申,该流年申酉戌三合金,克日主甲木,可论命主是年外出会发生重大的凶灾;反之,如果流年有申子辰三合水,则水生日主甲木,就可论外出吉祥有利了。(注二十四)


第四,神煞吉凶规则


在梁师著作《神煞探原》第132页总结了论神煞吉凶的五项规则,可以认为是对神煞古法的传承和发展。


——神煞坐死绝又带合者,不冲克年日,乃为谨守正直之人;


——神煞在生、旺带官贵者,例主吉祥;


——日主生神煞者,不另带凶神,亦以吉论;


——神煞与命不冲克者,无官贵亦为艺术之人;


——神煞强,日主弱,而反克命主者,主凶。


四、十二生旺库法


十二生旺库法也属古法,原自汉代的五行四时用事——旺相休囚死,到隋代发展为「五行寄生十二宫」,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整个演化过程,在隋代萧吉的著作《五行大义》中均有记录。(注二十五)可惜《五行大义》被唐代国师吕才否定,向东流向日、韩,这是中国禄命文化典籍重大失传之一。虽然《五行大义》于宋代回流中土,但知之者已经不多。明代以后子平法取代纳音法,更没有人去研究十二生旺库古法,于是该古法祇是成为一种摆设或标记。


《三命通会》认为该法为「天之常道」,造物大体与人相似,循环十二宫,亦若人世轮回也,评价很高。但《三命通会》卷二,以「论五行旺相休囚并寄生十二宫」来论之,内容祇有区区一页,少得可怜;明清二代子平法,都是祇论日可的强弱,没有长生、沐浴等各级别具体差异的研究;任铁樵在《滴天髓》中,更以模糊不清的强弱、衰旺、中和,来取代有着潜在丰富内容的十二生旺库法。


梁师很坦率地说,他过去对十二生旺库也并没有重视,因为典籍提供的内容实在有限,不知道在实务中如何运用。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看到一本日本的命书(汉译本),以及当时由日本忍者系统流传至台湾宜兰的一种「九宫数」论命法,方才认识到《五行大义》中介绍的十二生旺库法,在日、韩流行的三百年中,得到研究和发展,并能运用到实务论命中(注二十六)。其方法是以长生、沐浴等十二宫,论广义上的处世、临事、及柱限上的性格,形象而贴切,应验率颇高,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注二十七)。他分析了日韩命理学者们的成果,发现源于中国,在日韩发展成熟的十二生旺库法,很值得中国命理学界借鉴。


第一,十二地支之生旺库,直接算为「十神」之禄位。如甲日主长生在亥,亥(壬)即是甲日主的偏印;


第二,四柱地支,各有甲日主的生旺库,等于一个命局有四个「格』,各管十五年,分别有不同的表述。如:


甲日主年支为亥,为壬偏印,自幼性格坚忍;


甲日主月支为子,为癸正印,青年时期自力更生;


甲日主日支为寅,为甲比肩,中年时期夫妻不和;


甲日主时支为辰,为戊偏财,晚年可造就之材。


若十神透出天干,则这种判断的时效可以延伸至所透之干。


第三,十二生旺库,并不视为对日、格强弱之唯一指标,而是指性格上、事业上的过程;


第四,特殊组合法


长生、沐浴、临官、帝旺、病、死、绝、胎,在寅申巳亥———子午卯酉;


养、墓、衰、冠带,在辰戌巳亥。(注二十八)


梁师指出,十二生旺库之「配位」,优先于十神定位。(注二十九)


为方便大陆同道理解及实际还用,他制作了三个(套)表式,均用十天干对十二生旺库,各120组全流列出。祇须查表,对号入座即可以轻松得到答案。


一是「第三类式」十神定位法(注三十);


二是十二生旺库动——态能量表(注三十一);


三是上述「特殊组合法」整套表格(注三十二)。


因篇幅关系,本书不作详述。


五、诀法


诀法在命理学诸法中,属传承面最广的古法,比徐子平要早500年以上,距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形成并盛行于南宋,式微于明清。《星平会海》对诀法推崇有加:「设经说尽天机事,算尽虚言总是空;妙诀祇须两三句,闲文千卷祇为风。」


诀法论命的主流,与以荣华富贵为指向的科举命学:用神、格局、喜忌诸法不同,注重「家计小谈」,人伦常情。因此在明代以后,尤其是「后子平法」时代,为大部分书房派人士所轻视,因此这个时代的典籍中,鲜有介绍诀法的内容。以致后学者误认为诀法祇是一种民间的俚俗技法,登不得大雅之堂。


梁师指出:「明清两代子平学者,除了万育吾以外,大抵都已对诀法无从认知,祇知有诀之事,而不知诀之实」;(注三十三)「明代以后,清代所有子平法之著作,在文人书生社群,皆卷入『格局、用神、中和』,三百年来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一种诀法。非但不提诀法,无意中反认为诀法是一种江湖标签,包括沈孝瞻《子平真诠》,任铁樵《滴天髓》等名士,对『诀』之一字,绝口不提,唯恐沾边。」(注三十四)也就是说,明清之后的命理界「名士」, 完全误以为「诀法」祇是一种「民俗论命」,为盲师、江湖术士所用。这种「偏见」一直延续至今。


梁师认为,诀法是属于不必谈什么用神喜忌的「高层次理论」;最完美的诀法,历代都是传承在江湖人士,从业世家,及「盲师」一系。(注三十五)虽然典籍中鲜有介绍,但梁师还是找到一些残章断篇,在自己的著作中予以介绍,如《子平母法总则》的「经疏分则」中,有「口诀提要」等;《子平秘要女命详解》中有女命诀法「兰台诀提要」等等,但祇是列出原文,基本没有作注释、学理源流分析,及实务运用介绍。


《子平教材讲义(第二级次)》的最后部分,有对「天元巫咸经」主要内容的注释。该经作者为《三命消息赋》的作者珞琭子,早于徐子平。该经由《古今图书集成・星命部》所收录。


直至2013年,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奋力完成了两本有关诀法的专著《宰公要诀》和《诀法今论》,方才使我们得以一窥诀法真容,包括诀法的历史、流派、五大诀法的实际内容等等。


第一,诀法是子平法的重要源头


明清之子平法,一是源自「宰公要诀」,该诀重十神,禄库、合冲、透干;二是源自「林开五诀」,该诀重三合、夹拱、换禄、禄马」通根,「两者合并即是明清之子平法」(注三十六)。具体来看,《三命通会》将「宰公要诀」,改编为六十日时吉凶;将「林开五诀」,改为四字诀,如自生旺相冲,壬子、丙午,改为互换禄旺。(注三十七)


第二、诀法的流派


诀法三大派,指流传至今的诀法,来自三个方面:


——世家诀法,从业世家祖传之秘抄(巾箱本);


——盲人诀法,实际是明眼人为体恤盲人,而为他们编纂的诀法,其主要内容来自「宰公要诀」和「碎金诀」;


——日时十神诀,业余文人在实战中的经验统计,相互交流所得(注三十八)。


唐宋三大要诀,指宰公要诀、林开五诀、鬼谷子要诀,是南宋主要论命法则,但三本秘诀的原文俱已失传(注三十九)。据韩国延世大学图书馆记载,宰公要诀是于宋代传入新罗、百济(今天韩国和朝鲜的东南部)(注四十)。


唐宋三大要诀,加上元代碎金诀,及日时十神诀,合称为「五大诀法」。


第三,五大诀法


梁师有关诀法的两本专著出版于2013年,作者还未及深入学习消化,偶有在实务中运用,发现有相当的或然率。诀法的运用相对简单,梁师均作了表格式或词典式的介绍。在此祇作提纲式简介,大部分内容均在这两本诀法专著之中,恕不一一注出。


——日、时十神诀


是一种日柱和时柱的统计,从十神和刑冲合会的角度作出判断。该诀分为时柱格局、时支财官印、时支坐库、全局贵人、刑冲合化、财冲合、拱夹换禄、财合刑、官印比劫通根、天生地冲合比共10个部分。


——宰公要诀


始于北宋,并成为南宋时代论命主流之一。介于纳音五行与河图五行交替的年代。重点在干支,以「柱」为主。分为三个系统:日时吉凶系统;月日时三柱吉凶系统;「两局」系统(金 水、水木等)。


吉凶的结论虽然简短,一般为1至4个字,偶有一短句,分为吉、吉中凶、凶中有吉等,但十分明确。如论吉:吉、贵、高、发、高贵、清福、四十后大富、中年横发等;如论凶:夭、大凶、自缢、寿不到三十、晚年孤死等。


梁师认为,《三命通会》六十日时断,即是转载或引用《宰公要诀》,但并未注明出处。梁师分析,万育吾可能并没有真正见过《宰公要诀》,可能是转辗节抄一些其他抄本,才有六十日时断吉凶之行文。(注四十一)


——林开五诀(五命秘诀)


始于北宋,南宋时代论命主流之一,重点在地支三合三会。


林开五诀内容,分为「三合十神诀」,和「拱夹流年诀」,后者属细节性的刑冲合会,称为密诀。梁师均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之所以称「五」,是指五行俱有三合三会之基本组合。


梁师认为,《造化元钥》抄本(非徐乐吾注释的《穷通宝鉴》),就是依林开五诀所延伸。


——鬼谷子要诀


二柱、三柱之间的刑冲合会,重点在流年。


由于《三命通会》不引用该诀,导致「流年法」成为子平法最弱项。该诀祇流传于从业、职业人士。


梁师认为,《鬼谷遗文》,出于无名氏,《李虚中命书》节抄列入,并入《四库全书》,得以保存单本《鬼谷遗文》,相信另有官印食等组合,均已经遗失,祇剩下财诀(约五分之一) 他于2013年时说,自己已是八十四岁之高龄,虽有重新整理此心,但亦恐难有足够时间来完成全部诀法。这是梁师一生留下的遗憾之一。


——碎金诀


属元代诀法,共125则,载于新近出版的《御定子平》。


梁师将碎金诀收入《诀法今论》中,内容分为「提要」、「注释」,共83则;「随笔金句」42则,并通过「命例」对该诀进行介绍。


梁师认为,沈孝瞻《子平真诠》格局顺逆用,并非其个人心得,也是来自南宋《碎金要诀》,《三命通会》作者万育吾,依据南宋诀「五大诀法」,整编为三大诀法,要诀、秘法、乌台秘诀,与十神分作二个平行系统。


第四,其他民间诀法


除了五大诀法外,坊间还存在不少「口头诀」:《诀法今论》一书中介绍了十二宫、押宫神煞干支铁口断等。这些诀法,是梁师访问民间前辈所得,他在《子平母法总则》巾箱本、《流年法典(秘抄教材)》的秘诀部分中,都分别有介绍。有关「三世因果诀」梁师在《正旧版三世相法》一书中有介绍。


梁师遗稿《实务论命》中还介绍了一些诀法,如《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通元妙论》、《阐奥歌》、《通元妙论》中所记载的「诀法」。


该书「诉讼官非」一节中,摘录了《古今图书集成》第546卷《阐奥歌》中的章节,如「兴讼先推身杀鬼,身强杀者应有理,劫杀克身理不明」;「告人切要杀印扶,被诉却忧刑冲日」;「身旺杀空诉者输,比劫化杀事难休」……


该书「驿马(出行、财马)」一节中,「食伤坐驿马克身,前程决定获珍宝」;「寅马克身行必止,巳马克身三二游。亥马克身事有厄,申马克身徒步游。」


梁师遗文《实务论命》表明,他所介绍的这些「诀法」不仅仅是民间收集来的,其中不少出自《古今图书集成》。也可以这样说,皇家巨着《古今图书集成》中收集了民间高人的「诀法」,然后又经种种渠道流传到民间,但被文人书生所遗弃,乃至鄙视;反而盲师、江湖术士得到后如获至宝,运用自如。


除了这两本诀法之外,梁师还计划写一本《子平失传诀法》,以明代之前盛行500多年的「纳音五行」为内容(注四十一一),可惜未能如愿,这些内容的原始数据何在,也不得而知了。


 


注释


注一:《三命指迷赋》作者珞琭子,南宋岳珂补注。元明以来,诸家命书多引其文。是书明初尚存,清代以后散佚。《永乐大典》收录是书,清代《四库全书》亦收录。


注二:见梁师著作《子平秘要》第150页中,载有的古籍《壶中子》原文。


注三:见梁师著作《四角方阵刑冲合会透解》(1995年版)第111页起。


注四:见梁师著作《八字实务精选》第26页起。


注五:同注三,第171页起。


注六:同注三,第200页起。


注七:见明代隆庆刻本《兰台妙选》三卷,万民荚撰,现藏吉林图书馆。


注八:见梁师著作《命学大辞渊》第384至385页。


注九:《男女命前定数》收录于《氷乐大典》卷一之18764诸家星命126。


注十:《玉照定真经》(四库全书白话图解) 2009年5月,华龄出版社,第191页。


注十一:同注八,第570页。


注十二:见梁师著作《流年快典(秘抄教材)》第397页起。


注十三:《滴天髓》第6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注十四:《兰台妙选 XX居士现代评注》,第195至196页,台湾大冠出版社,2004年 4月版。


注十五:同注七,卷之二,六十二。


注十六:同注十二,409页起。


注十七:《五行精纪》,华龄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页。


注十八:见梁师著作《细批终身详解》第613页起。


注十九:见梁师著作《神煞探原》第16页。


注二十:同注十三,第63页、第5页。


注二十一:同注十九,第23至25贡。


注二十二:见梁师著作《四角方阵刑冲合会透解》第45至46页。


注二十三:同注十七,第125页。


注二十四:见梁师著作《子平母法大流年判例》第110至111页。


注二十五:见陆致极先生著作《中国命理学史论》第103至112贡。


注二十六:见梁师著作《格局・生旺库今论》第204页。


注二十七:同注二十四,第92页。


注二十八:同注二十六,第216页。


注二十九:同注二十六,第255页。


注三十:同注二十六,第217起。


注三十一 :见梁师著作《禄命五行密码》第189至245页。


注三十二:同注三十一,第255 至 270页。


注三十三:见梁师著作《诀去今论》第262页。


注三十四:见梁师著作《宰公要诀》序言。


注三十五:同注三十三,第23页起「导读」部分。


注三十六:同上,253 页。


注三十七:同上,258 页。


注三十八:同上,第28至29页。


注三十九:同上,第251页。


注四十:同注三十四,第57页。


注四十一:同上。


注四十二:同注三十四,第203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出“后子平法”误区--澹然居士
澹然居士:《五行精纪注释》序言(修订稿)
古禄命法的体系亟待整理和完善(二)
何重建:在《五行精纪注释》出版发行暨读者交流会上的发言
梁湘润大师命理学著作总结及学习次第
程楷祥道派命理讲义与案例集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