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方消毒供应大变局!

整改!停工!暂缓!搁浅!加速!抑或等待死亡!这是一个月来行业的热门词眼!

作者认为,本次标准最显著的地方在于面积要求,以及三条医疗消毒中心生产流水线的确定。但迄今为止,仍未有国家层面或者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出具体的解读意见,我们也听到了很多相左的非官方解读,甚至作者通过标委员会主要专家,想一探究竟,也是无功而返。坊间传言,甚嚣尘上。正因为缺乏官方和权威的解释,行业目前处于一个急剧动荡的阶段。乐观者加速布局,悲观者无所适从,中立者左右彷徨。

但今天作者还是想就三方面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软器械生产流水线的确定与现有存量的洗涤工厂和消毒工厂之间的关系。

洗涤工厂是否未来也需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根据《标准》的定义,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视为软器械,纳入到手术器械的管理范畴。而目前洗涤工厂在负责手术衣等软器械的洗消环节,并不执行后期的高温灭菌环节。

另据《标准》:设置1个软器械清洗、消毒、干燥、检查、折叠、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流水线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且要求:清洗软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应当配置完善的洗消灭一整套设备设施。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目前负责手术衣洗消环节的洗涤工厂,以及只负责灭菌环节的消毒工厂是否可以认为只是完成了软器械的部分生产流程,并不完整。

而《标准》出台的目的就是要求软器械的生产流水线做到统一性和完整性,如果未来的项目验收发证一定要求这样,那么消毒工厂就一定需要增加工厂面积和相应设备,完善软器械的洗消环节;而洗涤工厂也必须增加灭菌区域(增加工厂面积和灭菌设备)完善灭菌环节。

这一点会对目前存量的消毒工厂造成巨大的整改压力,甚至是下达了“判决定”。另外,目前90%以上的洗涤工厂也并未设置灭菌环节,那么洗涤工厂也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灭菌功能。这样,目前的洗涤工厂也将面临大的麻烦。

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洗涤工厂可以通过整改,完善软器械的灭菌环节,是否可以认为符合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软器械流水线的布局,也可以取得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机构执许可证”,纳入到医疗机构管理范畴。否则洗涤工厂是否就是没有资质而合法地再对手术衣进行洗消服务。如果这样,洗涤行业的问题就大了。

第二个问题是消毒中心三条流水线是平行设置还是全部设置的问题。

这是问题应该是目前消毒企业非常关心,性命攸关的问题。根据作者对全国市场的了解,尽管国家很久之前就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运营第三方消毒中心,但由于行业的绝大部分存量市场仍旧保留在医疗机构内,医疗消毒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法迎来其“黄金时期”。

鉴于市场和业务的现状,很多的第三方消毒中心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并没有足够的场地面积,以及同时设置了软器械、硬器械和软镜三条流水线。

另外,从面积的要求来看,有的认为不管是硬器械还是软器械,灭菌区域面积是可以共享的,也有的认为是需要按照流水线独立设置的。如果需要三条流水线需要同时设置,而且灭菌区域不能共享,那医疗消毒中心的面积相当于最少需要5400平米(软镜800平米、硬器械2000平米、软器械2000平米、水处理300平米、物流面积300平米,一共5400平米。)

如果最终的办证标准是必须三条流水线同时设置,那么作者的判断是目前已经建成的项目将100%面临死亡。这已经超出了企业的资金投入实力的范畴,而是根本没办法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进行调整,一方面是项目场地和空间无法增加,其二就是设备设施的增加、净化空间的调整基本上就需要将整个消毒中心推倒从来,原有项目基本都要废了。

针对此问题,作者也与业内部分专家和负责审批的医政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有的就是认为需要同时设置三条流水线,有的专家也认为同时设置不合理,甚至是荒唐的,可以分开设置。不管怎样,行业正在着急地等待权威机构的最终解读。

第三个问题是《标准》发布的国家背景和国家意志的问题

作者认为,未来的医疗环境与现在肯定有很大的改变,医疗资源的“共享”特征将越来越明显。这个我们可以从国家不断发布了十大类第三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可以看出。

企业投资、连锁化、集团化,经济化、共享化的目的就是要夯实国家未来整体的医疗改革战略基础,这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从这个角度来说,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坚定不移的相信第三方消毒行业的未来前景。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从国家“放管服”的基本方向和期望来看待行业发展。国家已经明确指出和推崇第三方消毒供应行业的品牌化、集团化和连锁化,加上《标准》的明确出台,细则要求的提升,作者认为,国家对消毒行业是支持并谨慎的。她既希望企业参与,但也不能鱼龙混杂,要通过纳入医疗机构的管理,明确医疗机构的专业身份,要通过标准的提升,来提高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和人才要求。毕竟,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管理水准和社会责任感更强一些。

标准的发布对行业的影响是深度的,长远的,同时也是快速的。据作者所知,有些业内企业的部分项目已经无限期停工,或许在等待正式的标准解读再做打算,但也有的企业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整体而言,之前的高标准项目在硬件和场地问题不大,更多的是管理运营和技术人才方面的问题,但我们相信,这些企业已经在积极准备了。

明年的6月1日,是目前已经投产运营消毒中心的大限。我们可以预见,一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论如何,我们要向这些企业和背后的企业家朋友致敬,他们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是中国医疗消毒供应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值得尊重的历史。

最后,期望的是官方部门尽快出台《标准解读》,让行业专注于进步和发展,而不是目前的猜测、迷茫,当然我们更加不希望听到的是“坊间传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软器械洗涤消毒供应中心
我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市场需求凸显 五类企业瓜分超700亿蓝海
连接200多家医院、年营收过亿,「聚力康」如何挖掘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蓝海市场?
百亿元新蓝海初现,全国已有120个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
服务400余家医院,运营7家消毒供应中心,安特速如何掘金消毒供应中心百亿蓝海?
2023年中国第三方消毒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分析:区域化及集中化趋势加快[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