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碳中和|挪威国油碳中和的路径与启示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挪威国油”)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致力于开发油气、风能、太阳能和低碳解决方案。在上游碳排放控制方面,挪威国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50%。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上游碳排放强度降至8千克二氧化碳/桶油当量,远低于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成员企业的平均排放强度。

2020年,挪威国油发布碳中和路线图,宣布2050年以前实现净零排放。其战略目标为:2030年,该公司在挪威本土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降低40%,2040年降低7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35年,挪威国油可再生能源产能达到12~16吉瓦,成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导者。

大规模使用和发展可再生电力建立CCS产业链

从挪威国油低碳业务布局和路线图来看,该公司大致有5个碳中和实践路径:

一是大规模使用电网电力或可再生电力。目前,挪威国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约有80%来自电力使用,通过上游采油设施采用电网电力可大幅减少碳排放(挪威电网以水电为主,并从丹麦进口部分低碳电力,基本实现净零排放)。为实现2030年减少40%的温室气体目标,挪威国油拟采取提高能效、数字化和使用电网电力或直接使用风电等措施,预计投入50亿~60亿美元。此外,油田直接使用可再生电力也是挪威国油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例如,2019年该公司在北海Johan Sverdrup油田使用电网电力替代自发电后,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46万吨;正在Gulfakes和Snorre油田进行的海上浮式风电直供项目,建成后两个油田35%的电力来自浮式风电直供,每年直接减排20万吨。

二是发展CCS产业链。挪威国油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先行者。该公司致力于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使CCS在商业上可行。挪威国油已获得海底大陆架CCS项目许可,计划中的储存地点位于挪威最大的油气田Troll附近,目标是能够从陆上设施(例如发电厂或水泥厂)接收二氧化碳,注入并永久保存到海底,以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挪威国油计划在欧洲建立CCS产业链,例如正在与道达尔、壳牌合作的北极光项目将于2024年建成投用,年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可达150万吨

三是消除火炬。挪威国油是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成员之一,加入了世界银行的“2030年常规火炬零排放行动计划”。2019年该公司火炬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0万吨,2030年前将实施火炬消除计划。

四是发展可再生电力。在海上风电领域,挪威国油在全球处于领军地位。截至2020年10月,该公司在运行的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1134兆瓦。为了进一步实现第一、二、三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到2050年降低50%的目标,该公司除计划剥离上游油气资产外,还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电力。

挪威国油在北海有着丰富的海洋工程经验,开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漂浮式风电场——Hywind Scotland风电场试点项目。风电场离海岸25千米,包含5台风机,利用苏格兰的风能资源为大陆提供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30兆瓦。2017年10月,Hywind Scotland风电场发电正式并入苏格兰电网。2019年10月,挪威国油宣布与Snorre和Gullfaks合作开发的Hywind Tampen海上风电场项目通过最终投资决策。Hywind Tampen项目的投资总额接近50亿挪威克朗,将由11台风机组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88兆瓦,能够满足5个海上平台约35%的年电力需求,该项目计划2022年建成投产。

挪威国油计划到2026年实现可再生电力装机规模4~6吉瓦,到2035年达12~16吉瓦。通过发展可再生电力、氢能等低碳产品,减少石油产品供应,实现产品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此外,挪威国油十分重视低碳和提升能效的研发工作。过去5年,公司低碳和能效研发费用占总研发费用的17%~21%,2020年相关预算占总研发费用的25%。研发费用大规模投向低碳和能效研究,也将助力挪威国油实现碳中和目。

五是发展林业碳汇。挪威国油于2018年宣布计划投资热带雨林保护项目,但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计划和预期的林业碳汇规模。2019年,挪威国油的碳排放总量中,挪威本土的碳排放量为1250万吨,通过使用电网电力预计减排900万吨,消除火炬预计减排120万吨,利用CCS技术、发展林业碳汇预计减排230万吨,由此可实现本土的净零排放。

启示:提高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低碳化水平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碳科技创新

碳中和时代的到来,需要油气行业重新审视已经积累起来的行业经验和在大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探寻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重构业务链,不断降低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中国石油企业在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应积极布局低碳业务,实现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的转型。从挪威国油已经开展的路径实践来看,我国石油企业或可在以下几个领域推进碳中和。

首先,应大力提高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低碳化水平。石油企业应减少使用自发电规模,推动使用电网电力,提高生产过程中的低碳化水平,消除火炬排放,降低企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水平。具体而言,使用电网电力可以降低企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大力推动使用电网电力也是挪威国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企业电网一般采用规模较大的发电机组,其能效远高于自备小型发电机组;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大幅提高和煤电比例降低,电网电力排放因子会持续下降,大规模使用电网电力具有明显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

此外,企业应持续推进节能改造提高能效,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挪威国油上游碳排放强度不到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平均水平的50%,这与该公司生产过程低能耗密切相关。中国油气企业也应继续加大节能改造,以降低油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火炬燃烧也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主要手段。多数石油公司火炬燃烧占温室气体排放大于25%,而2019年挪威国油火炬燃烧排放仅占7%。中国石油企业也应加大火炬气回收利用,推进消除火炬计划。

其次,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碳科技创新。碳中和既是一场产业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谁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把握发展先机。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可持续发展情景,2040年,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规模将达到1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没有该技术,碳中和不可能实现。欧洲和美国石油公司对CCUS对未来碳减排的贡献看法一致,均大力发展相关项目。

由于石油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既可利用二氧化碳实施驱油增产,还可利用老油气田实施二氧化碳封存,因此加强CCUS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我国石油企业较低成本降低排放的关键。我国石油企业应重视对CCUS有关技术及商业模式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示范项目、扩大应用规模等早作准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油气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应发展林业碳汇。林业碳汇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手段,全球大石油公司近年来持续开发林业碳汇、热带雨林保护等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碳中和项目,这也是中国油气企业未来碳减排的方向。

最后,应积极发展低碳电力业务。虽然发展低碳电力无法直接为中国油气领域降低碳排放,但可以为国家电力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贡献力量。欧洲油气公司普遍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电力,以达到降低产品碳强度的目的。中国油气企业也应为中国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的可再生电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省能源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
正在消失的石油公司
中国城市能源2050
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还有什么机遇?
能源转型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
全球碳排10年来首次停止增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