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传814年的朱熹墨迹

流传814年的朱熹墨迹

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福建,其理学思想体系也主要形成于福建,所以他对福建文化教育影响最大。

福建省泰宁县梁鼎业家珍藏朱熹“四季诗”诗碑真迹四块梨木拓板,碑板为黑色砚石,每块长142厘米、宽39厘米、厚6厘米,镌刻五言古诗,吟咏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诗

  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

  古木被高荫,昼坐不知暑;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

  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朱熹擅长行草书体,四块碑文均为阴刻行书,字径整体匀称,长短宽窄略有参差变化,字距密集而行距疏朗,一行之中笔势连绵,行气充沛,技巧娴熟,无意求工而具有独特的风韵,体现了朱子书法一贯的温文尔雅、内蕴深沉的韵律。

    梁鼎业珍藏朱熹“四季诗”诗碑真迹四块梨木拓板无落款,据传是朱熹晚年的作品,流传至少已经814年了,世上独一无二,有人称是泰宁的“文化土特产”。

   乾隆本《泰宁县志.人物志》记载:朱熹“庆元问,籍伪学,避居邑南小均坳数年”。南宋庆元年间,朱熹被朝中权贵视为"伪学逆党"而遭受迫害,遂逃避到泰宁知县赵时馆辖管的偏僻山区,在城南小均垇建筑书舍授徒,期间写下了这四季壁诗。诗文不落款,取朱熹当年隐姓埋名之意。朱熹离开泰宁后,书舍渐荒废,“四季壁诗”落于农家收藏。清乾隆年间,泰宁教谕李开将“四季壁诗”镌紫石板五块(诗四块、后记一块)藏于文庙。1944年,泰宁县老书画艺术家梁鼎业先生(已故)亲手复制了这四块拓板,虽不及珍藏的碑刻那般珍贵,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让普通人也可以“捉住点历史的影子”。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网易微博
  • 搜狐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最美县城:人口仅4万人,3个有红绿灯,却拥有世界级的风景!
福建  精彩泰宁——古街
福建一个旅游名县,整个县是5A级景区!
福建三明:甘露岩寺
一根柱支撑千年古寺 日建筑师3次来中国学习
探索大金湖景区,让你玩转旅游新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