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工资改革:打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2015年最新教师工龄工资标准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2014年最新消息:中国教师涨薪在半梦半醒之间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务员教师工资标准对比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民办中职拿什么留住优秀教师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我国高校教师工资相关概念

  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我国高校教师工资研究概况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在基层学校,有三种普遍现象值得反思:一是,教师同岗不同酬分配不合理。二是,拿到高级职称后脱离教学岗位。三是,一些校级管理者甚至中层管理者享受副高 职称或正高职称工资待遇,却不在教学一线做具体的教学工作。

  在基层学校,有三种普遍现象值得反思:一是,教师同岗不同酬分配不合理。二是,拿到高级职称后脱离教学岗位。三是,一些校级管理者甚至中层管理者享受副高职称或正高职称工资待遇,却不在教学一线做具体的教学工作。这三种现象都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职称制度不合理地影响了工资标准,不利于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

  对于第一种现象,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甲乙两位教师同时教高一语文课。甲的职称级别是中教高级,乙的职称级别是中教一级;甲的教学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不如乙,按理说,甲应得的工资总收入应该没有乙高。可实际情况是,哪怕甲在各方面表现不如乙,甲的工资总收入还是比乙要高。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将“高一语文教学”这项工作的教学成绩作为考核甲乙两位教师基本工资的标准,才是科学合理的,而不应该有差别。那么差别应该体现在哪里?应该体现在工龄工资和绩效工资方面。也就是说,工龄长则工龄工资相对较高;绩效好,绩效工资相对较高。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子中的“甲乙”情况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职称制度错误地把教师的职称级别岗位化,职称级别严重影响了工资的多少。这种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第二种现象,也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是语文中教高级,却不教语文,而是被领导安排在教学辅助岗位,其工资依然享受中教高级待遇。

  第二和第三种现象都说明,现行的职称制度把教师的工资与职称级别挂钩,而不考虑其实际教学岗位是十分错误的。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长期脱离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而依然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更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职称制度怎么能衡量“教书育人”的成效?

  除此之外,职称过多影响工资标准,还引发了诸多乱象:在一些地方,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公开索贿;职称评定脱离学校实际,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定办法,而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实行名额分配、限制职称级别结构比例等管理办法,导致不少学校教师申报职称和聘用工作中出现排队、待聘、行贿纳贿等腐败现象。

  因此,必须降低职称对工资评定的权重,实施好绩效工作改革。教师的工资应该采用“教龄+其他+绩效”动态评价三元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职称工资这个铁饭碗,才能根除职称评定引发的各种乱象,才能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为现实。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可兼职兼薪、设岗位津贴!23省职教改革方案对教师释放政策红利
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四种“快捷”途径,一线老师直言太真实
挥好评价指挥棒,让教师职称“称职”起来
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三种“快捷”途径,一线老师直言太真实
教师职称工资改革终于盼到了 2020年起陆续取消
「教育观点」教师职称,改革第一刀;绩效工资,改革第二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