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馬王堆房中書的性養生理論

1973年底.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帛書和部分竹簡、木箋,其中屬於古代房中醫書的五種,分別定名為《天下至道談》、《十問》、《合陰陽》、《養生方》、《雜療方》等,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房中書。這些都是系統探討男女性生活的專著,對性生活的基本原理、性交養生以及性交全過程的特點、男女協調配合等諸方面,都有精細的論述。其中許多觀點與現代性科學相比,並不遜色。

一、性養生理論的主要觀點

(一)節制房事

節制房事、保養精氣,是馬王堆房中書的一個重要觀點。《天下至道談》第一節和《十問》中第五問的內容相同,回答了性器官與人體其他器官同時產生而功能最先衰萎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暴事而無禮」,即指性生活頻繁而無節制,生殖器被暴用,從而導致「與身俱生而獨先死」。怎樣調治性功能呢?「必愛而喜之,教而謀之,飲而食之,使其題{頁堅強而緩事之。」即一定要愛護它,掌握性科學知識,用飲食滋補它,使陰莖保持堅壯強硬,緩減房事,節制兩性生活。

Sponsored by 萬年堂
(二)固精少瀉

這是房中養生學的根本觀點,也是馬王堆房中書的主旨所在。「嗚呼慎哉,神明之事,在於所閉。審操玉閉,神明將至」(《天下至道談》)。意即:要謹慎啊!那神秘的房中之事,關鍵在於閉精勿泄。若能持守閉精之道,則精神元氣就會到來,《十問》第三問也說:「玉閉堅精,則百疾弗嬰(嬰:纏繞之意),故能長生」。關於性保健關鍵在於固精不瀉之說,正確的理解應當是在房事活動中應當儘量少瀉精,這是保護性功能的重要原則。少瀉不濫,能保持旺盛元氣,但精液積蓄到一定程度,適當宣瀉,也是必須的。「精盈必瀉,精出必補。補瀉之時,於臥為之」。《天下至道談》和《十問》中還具體提出了十動不瀉的做法,認為交接十個回合而不瀉精,可以保健強身。

(三)采陰補陽

《天下至道談》中已經論述過采陰補陽問題,在《十問》的第一問、第三問、第四問、第七問中又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論述了這個問題。采陰補陽是說男性在性交中能從女性性高潮時的分泌液(唾液、乳液、陰液)中獲得去病延年的補益,有以下幾個要點:(1)陰陽變化是萬物生長發展的規律和準則,也是房事活動的準則。在男女交合中,遵循陰陽變化的規律,采陰補陽,是補益虛損保健養生的要道(「爾察天地之情,陰陽為正,萬物失之而不健,得之而贏」)。(2)具體做法是安神定態,護守精關,要多次抽送而不瀉精,以侯神氣盈生。「食之(與女交媾采陰)貴靜而神風,距而兩峙,參築(參,三,謂三次,築,戳也,刺也)而毋遂」。(3)和諧交合,要耐心等待,善於促使女性性高潮到來,交合時要心緒恬靜,善用房中術,這樣做「虛者可使充盈,壯者可使久榮,老者可使長安。」(4)在房事活動中按五個節序(《十問》之第七問),進行交合,可以聚斂精氣,強壯體質,精不外瀉,延長壽命。(5)治氣摶精。主要講採集大自然之精氣,聚采天地的外氣於身,治氣要順應天地陰陽四季、晝夜變化之規律進行呼吸吐納,這樣氣才可充足,才可堅守精室,身強神旺,容顏不衰。

(四)七損八益

《天下至道談》中有三段文字是關於七損八益的論述。首先論述了「用八益、去七損」的重要意義,可以使老者復壯,壯者不衰,五病不作,否則會加重衰老,產生五病,然後分別論述了八益和七損的具體內容。「八益:一日治氣,二日致沫,三日知時,四日蓄氣,五日和沫,六日竊氣,七日待贏,八日定傾。」「七損一日閉,二日泄,三日竭,四日勿,五日煩,六日絕,七日費。」

關於七損八益的問題,《黃帝內經》也已提出,但具體內容並未說明,可能這個問題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問題,所以未加以具體論述。宋元以後,理學盛行,「存天理滅人慾」,封建禮教嚴若桎梏,房中之事,成為禁區,遂使這個問題變得玄奧神秘。然醫家究者不輟,注釋峰起,莫衷一是,《天下至道談》的出土,才使這個千古懸案得以解決。

《素女經》關於七損八益的論述,是講的性交姿勢,與《天下至道談》中所述內容是不同的。

(五)不先女人

為了達到養生之目的,在房事中一定要遵循陰陽交合之義,「天下至道談」、「合陰陽」中提出「不先女人」的原則:「人人有善者,不先女人。女人有之,善者獨能,毋予毋怠,毋作毋疑,必徐以久,必微以持,如巳不巳,女乃大怡。」意即:善行房事者,絕不會在女子產生性衝動之前進行交合。女子有性慾了,善於房事的人就要抓住這個時機進行,既不猶豫,也不倉促行事;既不過分衝動,也不遲疑。交合過程要做到徐緩長久,輕微持續,似結束而未結束,女子才能達到愉悅。不先女人原則包含如下幾層含義:(1)激起女性性興奮,做好行房前的準備工作。《合陰陽》中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方法。其要領是首先刺激女性的雙手,然後依次觸摸手臂——脖頸——面部——乳房——陰蒂,然後著意磨擦陰蒂。待女子「五征」(面頰——乳房——舌面——陰液——舔咽唾液)出現時,即是性交的恰當時機。(2)在性交過程中,要掌握性交的技巧與方法。兩部房中書中提出了「十動」、「十節」、「十修」、「八動」等多項方法技巧。(3)性交結束階段的徵象。《陰陽方》提出「十已」的概念,指男女性交最後階段的一些徵候。一次成功的交合,可以達到「中極氣強,精神入藏,乃生神明」的目的,即性交後,前陰部位(男性前列腺,女性陰道口)因氣血匯聚而擴張,精氣輸入內臟,得到補益,就會使人精神旺盛,神智清明。

二、房中書性養生理論的文化內涵

據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考證,馬王堆漢墓房中書成書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早。它早於《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房中書。從文化史上講房中書具有文化人類學意義,它具有那個時代的文化特徵。

(一)陰陽學說乃房中書的理論骨架

陰陽學說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馬王堆房中書產生的時代文化背景,傳孔子所作《易傳》(十翼)第一次將陰陽抽象到比較具有普遍性的程度。「在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們往往借用這一對概念來解釋自然界中相互對立、彼此消長的物質或其屬性,並且意識到陰陽的相互作用對於萬事萬物產生、發展的重要意義¨。《易傳》強調性交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它是陰陽兩種宇宙作用力的體現。繫辭(下)第4章云:「天地!因緄,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上)第5章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易傳》的這兩段話,常常被房中書所引用,也正是馬王堆房中書的指導思想的理論骨架。

陰陽兩極的對立、交合與運作體現在房中書的各個方面。《合陰陽》乃陰陽交合之義,闡明男女交合的原則和方法,主要包括房事損益、房事氣功、接陰之道、房事養生方法與技巧。「七損八益」的核心在於性交過程中要掌握陰陽交合的規律,善於治氣、蓄氣、致沫、和沫,柔和持久、調和陰液、園滿完成房事;若違背陰陽交合規律,則會導致內閉外瀉,陰陽斷絕不諧,兩不相通。連食補也要講究陰陽的要求。「食陰補陽,稽於神明」,服食滋陰的藥物和食品,以養陰扶陽,或指男女交媾,采陰以壯陽,達到神明的境界。欲健身長壽,還必須遵循自然環境變化之規律。「君若欲壽,則必察天地之道」,「而行之於身」。即治氣健身要順應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根據四季朝暮而呼吸吐納,氣才可以充足。陰陽學說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鮮明特點。

(二)房中書理論受儒、道學說的共同支配

儒學、道學為我國古代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儒學重倫理,強調以「仁」為本,宣揚「忠」、「孝」。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婦女地位低下。儒學強調婦女的生物功能,重生育,重子嗣,其次才考慮她們的感情生活。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璞歸真,達到與自然力的溝通,道家崇拜婦女。

儒道在性本源問題上,同取法於《周易》,但亦有差別。在儒學那裡,引申為性愛是人的本性,在道家理論中,引申為宇宙人類的自然本質怛J。由於在性本源問題上的一致,因而房中書的理論與方法,儒道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結果都是認同的。如關於延壽問題,儒家注重傳宗接代,追求生物學意義上的不朽,而道家追求的是肉體不朽,是個人在塵世上壽命的延長。在性交問題上,儒家更多地是從子嗣的意義(生殖意義)上認同其合理性,道家更多地是從增強元氣(采陰補陽)的意義上鼓勵多御少泄。在對待女性問題上,正如高羅佩所說:「按照儒家的觀點,丈夫把妻子當作人而感興趣只限於在床上。因此,不必奇怪,一般人們很少會讓女孩和婦女受文化教育,人們認為她們只要知道如何滿足丈夫的欲望,如何照顧孩子和如何操持家務就足夠了。」而「道家確實更能體貼婦女,而且從來都比儒家更多地考慮婦女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在歷史的發展中,對於性行為的態度,道家比較開放,儒家比較保守,在儒家文化發展的中、後期,以強調理學、理念和克己寡慾為特點,逐漸走上了性禁錮觀。

(三)古代性關係與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

馬王堆房中書提出了著名的所謂「采陰補陽」說。《合陰陽》「十動」具體說明每回合抽動十下而不泄精,會收到特有的養生效果,在以後的發展中,孫思邈提出「一夜御十女,閉固而已,此房中之術畢矣」。對於這種閉精不瀉,夜御數女的性行為、性關係如何理解,其文化含義如何,高羅佩在他的《中國古代房內考》中明確指出房中術與中國古代多妻家庭之間的關係。

「這些房中書基本上都有屬於指導正常性關係的書。我說『正常』當然是指相對於中國古代社會結構來說的正常。這些材料中談到的夫妻性關係必須以一夫多妻的家庭制度為背景來加以考慮。」「書中反覆建議男子應在同一夜裡與若干不同女子交媾,這在一夫一妻制的社會裡是鼓勵人們下流放蕩,但在中國古代卻完全屬於婚內性關係的範圍。」「在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性關係的平衡極為重要,因為得寵與失寵會在閨閣中引起激烈爭吵;導致家庭和諧的完全破裂。古代房中書滿足了這一實際需要」。

為了讓眾多妻妾都能得到性滿足,男子必須掌握閉精不瀉而又使女性達到性高潮的技巧。高氏從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來解釋房中術的原則及其在古代中國的長期流行,不失為一種科學的解釋,這比簡單地將房中術批判為古代統治階級的腐朽下流要深刻得多。

中國古代的房中理論根植於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它系統地總結了性關係、性行為的目的、作用和方法。它的許多關於性反應、性技巧的描寫與當代西方性學的實驗研究是完全一致的。中國的性文化有著反映中國文化和中國古代健康性生活的獨創性。正象高羅佩所說,「中國的性文明,絲毫不在其他民族之下。」「中國古代性生活從總體上講是一種健康的性生活,它顯然沒有像其他許多偉大的古老文化那樣有著許多病理和心理的變態。「[英]李約瑟在評價中國文化的獨創性特點時指出:「中國在舊大陸的古代文化中是與別處最隔絕的,所以它所特有的文化模式的獨創性很大。」在性文化領域亦是如此,中國古代房中學對人類性學的貢獻是極其可貴的。

當然,毋庸諱言,孕育於中國古代社會的性文化不可避免地滲有封建意識和謎信落後的因素,如采陰補陽術,還精補腦術,多御少泄以及源於中國古代道德觀念的性禁忌等,都是不符合現代科學的。總之,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性文化,我們應取謹慎的科學研究態度。

上一篇:香港南丫海難涉案船長誤殺罪名成立(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术精华 |壮阳补肾
七损八益指哪七损和哪八益?
节欲养精气 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从古代“御女术”中寻找治疗早泄的药物
《漢朝曆史》汉代儒生为何认为男人到70岁要重新开始“御女”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医书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