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翦:一个让家族繁荣了1600年的战神

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中,为名帅者,能善始善终的,不多。尤其在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纷争中,得以全身而退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这么一个人,领导用他时,他定是“攻必克、战必胜”,打得敌人呱呱叫,而且还动不动就灭个国。

领导不用他时,他就安安静静地当他的美男子,享受着领导的赏赐,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从不去给领导心里添堵。

尤其是在横扫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面前,能做到这个份,还能福荫三代,不得不让人由衷敬佩。

秦始皇的爆脾气,那是众所周知的,用史官的话说就是“怒则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让所有臣子都战战兢兢的主,他都能做到“不卑不亢、不怒不怨”,与之和谐相处,共谱美好生活。

也就深深吸引着小编我,定要把他给扒拉扒拉透彻,看能不能吸取点营养,对自己的职场生涯有点醍醐灌顶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聊的主人公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纵观王翦一生,战绩那是相当的彪悍,在小编心里,地位远超白起、李牧、廉颇这些战国其他名将。

为啥这么说呢?那我们就先掰扯下这四个人

白起,一生无败绩,武功是很强悍,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得善终。

李牧,虽然屡屡败秦,是战国后期唯一能阻挡秦国东进的中流砥柱,但终究还是被王翦用计给除掉了,不得不甘拜下风。

廉颇,只是一个善守的老将,无论从哪个方面对比,与前三者不是一个层次的。

唯独王翦,灭赵、灭燕、灭楚,不仅能打,还颇有计谋,更是左右逢源,而后还能享清福,完美避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怪圈。

世人熟知的灭国大事,此处暂且不做赘述。今天,我们要扒拉的,是从一些细微的事情里,挖掘出王翦成功的秘诀。

交好当朝丞相,走进权力圈子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分水岭,也是秦国的分水岭。表面上,看似秦国大胜、赵国大败,而后秦国就更是可以横冲直撞。

实则不然,长平一战后,秦国也损耗了不少国力,尤其是战后由于高层的战略错误,竟屡败于六国,导致损兵折将。

这就让秦国在战后,也进入到了一个急切需要休养生息的阶段,外部局势也不是很乐观,只能说进入到一个相持阶段。

而秦国朝堂内部,更是由于一个人的出现,搅动着风云。这个人就是纵使被打“死”后扔在厕所里,也能走出一条不同寻常路的范睢。

在范睢的建议和谋划下,一代霸主秦昭襄王逐步弱化宣太后芈八子这一帮人的权势,尤其是在宣太后死后,罢废穰侯魏冉,赐死长平之战的最大功臣武安君白起,最终得以王权集中。

而正是在秦国这个内部权力交接的档口王翦逐渐崭露头角,赢得新的权力中心“秦昭襄王、丞相范睢”为首的这帮人的信赖。

世上有能力的人从来不缺,伯乐也不缺,缺少的只是伯乐相你的一个机会。

如果说王翦之前只是秦军中众多默默无闻的将校之一,那么在帮助范睢除掉魏齐之后,他就算是进入核心决策层关注的目光之中了。

为啥除掉魏齐,就能让范睢这么看重王翦?魏齐究竟是何人?

别说是范睢,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对魏齐恨之入骨。因为,作为曾经范睢在魏国上司的魏齐,在看到范睢之大才后,竟是心生嫉妒,将他打成重伤扔在茅厕里。

幸好秦昭襄王当时正在四处招揽人才,听说此事后,派人把范睢救到秦国,不然历史就没有范睢这号人的存在了。

也正因于此,范睢对秦昭襄王是以死报之,对魏齐也是以死报之,只不过对前者报的是恩典,对后者报的仇恨。

一受秦国重用后的范睢,就扬言“魏国若不交出丞相魏齐,必率兵灭之”。

这时候的魏国可不像是吴起在世时的魏国,真正是弱国无外交啊,在强秦面前吓得直哆嗦,一国之丞相说要交出就得交出。

要不是魏齐提前得知消息,逃到赵国,命已休矣。

这可把范睢气得牙痒痒,却又不能奈何。毕竟赵国此时可是和秦国有着血海深仇,虽然弱但骨头贼硬,就是不交出魏齐,你秦国又能把我怎么滴。

此时,王翦献计,诓骗平原君入秦,然后胁迫赵王交出魏齐才放平原君归赵。

虽说这手段是有点无赖,但最终目的是达到了 —— 魏齐自杀,首级被送到范睢面前,解除了范睢心头之恨意。

经此一事,王翦就备受范睢器重,进入秦昭襄王、范睢这个圈子里。

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白起冤死,秦国那帮老将又屡败于赵国,王翦也就顺势成为秦军中的扛把子。

勘定叛乱,成为秦始皇心腹

本以为抓住了这次机遇,从此就能飞黄腾达。

不料长平之战后,秦国先是进入十年的时局动乱、政权更迭时期,在吕不韦担任丞相、秦始皇登基后,又进入了十年的稳定发展期。

在这二十年里,由于战事不频繁,王翦的生活偶尔有些激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平淡的,准点打卡、准点下班。

然而,平静的只是表面,背后却是各方力量在博弈。

大秦帝国在它的上升期,由于三年内连换4王,一众大臣们也都跟着懵逼得很,不敢轻易站队。

秦始皇初登基时,由于是相国吕不韦主持国政,他只得暗地里储蓄自己的势力,而王翦就是其中一位。

在跟随秦始皇忍耐十年后,机遇再一次来到王翦身边。

相比二十年前是通过借助范睢进入权力核心圈,这一次王翦是直接和秦始皇勾搭上了。

外边,吕不韦在那治理国家忙得不亦乐乎,毕竟是大权独揽、呼风唤雨,人家好歹是散尽家财赌一把,也得让人家享受下胜利的喜悦。

有吕不韦在那担着风雨,秦始皇闲的只能看书、学习、习剑来打发时间,王翦呢,也成为秦始皇的师傅之一。

师徒二人,有事没事就在一起切磋,切磋的是对当下时局的分析,对未来天下大势的看法。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关系越来越亲密,王翦也就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之一。

时光匆匆,眨眼之间,就到了秦始皇亲政的年纪了。

以前,秦始皇年纪小,吕不韦啊、太后啊还能找个理由当家。现在眼瞅着秦始皇就要亲政了,这些人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迷上了权力。

于是乎,一个个地想着法的拖延交接,甚至不惜谋反叛乱。

王翦又可以大展拳脚了,一顿操作猛如虎,把一个个对手收拾成了二百五。先平定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叛乱,再灭掉太后、嫪毐一党的造反,最后又协助秦始皇把吕不韦一派搞熄火了,从而实现亲政。

大杀四方

这一波搞下来,王翦就成为了秦军的核心人物,也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武将之一,还有一个是和始皇同睡一张床的好基友蒙恬。

这两人,也有着清晰的分工,蒙恬主防外部匈奴入侵,王翦主攻内部灭六国、一统天下。

在这种大背景下,王翦先打掉最难啃的硬骨头赵国,再灭掉最偏远的燕国,最后又挂帅出征灭掉地盘最大的楚国。

这过程,不用多赘述,因为结果是必然的。但有两件事,得啰嗦一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看到王翦的谋略、为人处事。

一个是在灭赵过程中,其实一开始是不顺的,被赵国的李牧硬生生给挡住了一年多。但王翦二话不说,直接给整了一出反间计,借赵王、郭开之手,就把李牧给收拾了,随后轻而易举的就干翻了赵国。

另一个是在灭楚悼过程中,秦国一开始也是不顺的。本来秦王想让王翦灭楚,王翦拿出手指向秦王比了个手势:大王,楚国太大了,我得要六十万大军才行。

这时,愣头青李信冲出来了,对着秦王就吹下了牛皮:大王,楚国就是个虚胖子,我只要二十万人马就能搞定。

可能是前面韩、赵、燕、魏灭得太容易了,竟让秦王产生了错觉,就以为这楚国也很好欺负,就一口答应了李信。

这可把王翦给整懵逼了,但又不能说穿,打击秦王和李信的积极性,就只好称病回家钓鱼去喽,也算是给李信一个机会。

结果呢,牛皮吹大了兜不住,这李信遭昌平君叛变,被摆了一道,最终被楚军统帅项燕(也就是项羽的爷爷)干得灰溜溜地跑回来了。

一向精明的秦始皇,这次感觉被李信这小子给耍了,气的除了操起鞋底砸向李信骂骂咧咧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得再硬着头皮去把王翦给请回来。

王翦情商多高啊,秦王一请,二话没说就回来了,给足了秦王台阶下,也给足了秦王面子,还厚着脸皮向秦王求赐礼物,好让秦王安心,你说这老王得多精啊。

结果是必然的,王翦出马,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楚国。

这还只是老王头自己,再捋一捋,就发现,他的儿子王贲也在秦国一统天下之际立下大功,是灭魏、灭残燕、灭齐的统帅。

可以说,这王家父子二人,在王翦的带领下,深得秦始皇宠信,所得权势古往今来都是少有。

但他们这一家子,在这么极大的权势下,最终也都得以善终。不仅善终,就连在秦朝灭亡后,王翦的孙子王离,也被楚霸王项羽裂土封王。

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击败章邯、王离后,王翦的后人又逃到齐地,繁衍成为了琅琊王氏的祖先。

而琅琊王氏,在有汉一朝都是望族,到了东晋更是成为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权势家族。

只因王翦的高情商及赫赫战功,就让王氏一族繁荣了1600年,你说这样的王翦不香吗?

文:江南十八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不定老板,功劳再大,最终也是一个死
急流勇退、王翦灭楚--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十五
商鞅被车裂,韩非被毒杀,为秦国效力的功臣,几乎都不得善终!
秦始皇统一天下,这个人的功劳最大,但是司马迁却批评了他
秦皇汉武功绩
白起王翦列传(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