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一 工业
专题十一   工业
考点一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典例体验
[例1] (2010·全国卷Ⅱ)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1)~(3)题。
(1) 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
(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理解柑橘果酱生产厂的主导因素。第(1)题,柑橘果酱的原料为柑橘,不易贮存和长途运输,故柑橘果酱生产厂为原料指向型企业,故选A项。第(2)题,由材料可知S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说明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S州的原因是为方便产品运输,故选D项。第(3)题,由材料知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从而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交通运输环节的落后制约着其发展,故选C项。
[答案] (1)A (2)D (3)C
易错分析
本题主要会因为对材料中信息与基础知识应用不当而出现错误,主要是第(1)题,应该从基础知识上理解,柑橘果酱厂属原料指向型工业,但有的同学受材料中“港口”“专用轮船”等影响,而误选D。第(3)题,不能把“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题干中“80年代中期”因运输条件的改善造成销售市场的变化联系起来。
知识必备
1.把握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影响工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2)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区位选择时,要考虑两方面:
2.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工业区位因素的判定既要考虑一般原则,也需要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一般原则
具体条件
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劳动力指向型
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指向型
石化工业属市场指向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指向型
有色冶金工业属动力(能源)指向型
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
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要接近市场
伊春家具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原料,跨国公司在珠三角设立高档家具分厂则是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
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乳品生产一般需靠近市场
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原料指向型
关键一点
(1)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生
态环境效益。
(2)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
具体的区域,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分析。
规律方法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掌握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提升对各种图像的判读能力。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有以下几种:
1.柱状图
判读技巧:注意图中各图例的含义,依据图示信息比较各区位因素所占比重大小,找出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直角坐标图
判读技巧: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不同区位因素以及其数值变化的趋势,根据各点的坐标值或相对数值的大小判断各点所代表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数值最大或相对较大的即为主导区位因素。
3.多维坐标图
(1)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判读技巧:上图为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要读取某点在某条坐标轴上的数据,先过该点作平行于和该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坐标轴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的那个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即为该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如果图中三个坐标轴旁有箭头,三个箭头分别表示每个坐标轴上数据递增的方向,过已知点分别沿三个箭头的方向作三条坐标轴的平行线,与三个坐标轴相交的靠近原点的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分别为该点三个变量的百分比数值。三个数值中,数值最大的区位因素即为主导区位因素。
(2)雷达图:
判读技巧:上图为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100%。根据不同轴上的坐标可以判断出不同区位因素的数值,数值最大的即为主导区位因素。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特点及发展变化
典例分析
[例2] (2011·辽宁高考)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3)题。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从表格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①阶段是产品“走出去”,②阶段是销售“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都是开拓国际市场。第(2)题,在国外建厂不外乎是加强本土化、接近市场、降运费、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绕开贸易壁垒,目的都是便于产品销售。第(3)题,在发达国家设置了研发中心,资料中还特意强调米兰是时尚之都,所以看重的是当地领先的技术。
[答案] (1)A (2)C (3)D
易错分析
本题主要会因为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对制鞋业和各国之间的区位条件差异认识不足而出现错误。主要在第(2)题中,容易因思维定势且受“尼日利亚”的影响,而忽视“意大利”,误选A。
知识必备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2.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典型
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毛纺织、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50年代之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后
区位特征及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无传统企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等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市场稳定
工业
区特点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企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存在
的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早期企业之间缺少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整治
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内陆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与我国
相似的
地区
辽中南工业区
温州地区
北京中关村
规律方法
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考情分析]
本专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类型、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方面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区位选择、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2011年高考中有所体现,2012年备考中,重点学会分析工业区位的方法,学会分析各类区位因素示意图表,学会以世界或我国某一工业区为案例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工业结构及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考题感悟
1.(2011·新课标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
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考点定位] 本组题从日本地震的热点切入,考查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
[名师精析] 第(1)题,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其次是降低生产成本。在中国建零部件厂发生在地震之前,A不正确;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配件,减少运费,成本降低,B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不正确;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是供应中国的整车生产,D不正确。第(2)题,由于技术保密等原因,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所以地震造成这些零部件厂停产,中国的整车生产自然被迫减产,C正确。
[易错分析] 本题主要会因为对汽车工业的“指向型”以及日本工业生产的特点认识不清而出现错误。第(1)题,会受思维定势影响,选择“廉价劳动力”;第(2)题,会因对汽车工业生产特点认识不足错选A。
[答案] (1)B (2)C
2.(2011·山东高考)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
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89年,湘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下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2: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1)据材料1,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名师精析] 第(1)题,读图例分析图中条件,与大冶相比,汉阳有枪炮厂,有市场和技术优势,且大冶的铁和马鞍山的煤可通过便利的水陆交通运入汉阳。第(2)题,分析材料和图,汉阳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老城区老厂址建设会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
[易错分析] 本题主要会因为材料分析不细致、综合分析能力差而出现错误。第(1)题,会因忽视“枪炮厂”图例而漏答“市场”,对汉阳地位认识不足而漏答“技术”。第(2)题,会因为忽视“1955年10月”而以“1889年”的视角分析问题,漏答“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
[答案] (1)接近消费市场,技术条件好,水陆交通便利。
(2)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污染加剧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轮复习小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时测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区位特征分析
新高考地理备考64:核心高考专题透析之四产业和地域
专题9 工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