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申之变:宫廷禁苑的血案


他们身边,净是些时髦的奉承话,

和搜罗殆尽的声色犬马,

在这里,良知听命于感性的要求,

若满足不了,定遭痛骂;

在这无边欲壑的中央,

寻欢作乐的皇上,仅仅对死害怕。

          —— W. H.奥登:《凯洛斯与逻各斯》


3、甲申之变:宫廷禁苑的血案


318日下午,困守内城的崇祯皇帝,下了最后一道罪己诏,痴人说梦地宣布只追究李自成的一人之罪,其余人一律赦免,在虚妄中最后一次企图带着太监王承恩潜行出城,然而京城已破,绝望中崇祯帝遣散宫人太监。


哭哭啼啼的周皇后建议:“趁此时贼兵未到,望陛下放三名皇儿一条生路,叫他们暂住妾父家,好给朱家留一脉香火。”周皇后所言她的家就是其父周奎的府邸。周奎为顺天府,南直隶人,为周后在崇祯担任信王爷正妃时的老丈人,崇祯登基后封嘉兴伯,赐宅邸在苏州葑门。就是这位国丈爷为了讨崇祯皇爷的欢心,欲寻求美女,以解上忧,派遣田贵妃的父亲田畹下江南选美。后来田畹将名妓陈圆圆、杨宛、顾秦等献给崇祯皇帝。而思宗皇帝素不喜女色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田畹占为私有。田贵妃因病去世后,为了结交新的权贵田畹又将圆圆作为礼物献给了吴三桂,两人在田府一见倾心,后吴三桂纳圆圆为妾。据传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所谓“红颜祸水”其实也是皇亲国戚不惜以女色巴结君王,始作俑者乃国丈周奎。


此公天性吝啬,崇祯十七年1644年),前线兵饷奇缺,而国库空虚,崇祯帝希望皇亲国戚能够带头放血,支援一下国库。特遣司礼监太监徐高加封他为嘉定侯,动员他助饷。这老小子很不情愿地捐出二千两银子。徐高感叹道:“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见明史本传《明史·列传之188卷外戚》)。就是周皇后为补偿老父亲在皇帝面前丢失的脸面,献出多年私蓄五千两银子,依然为自己的父亲侵吞两千两,仅仅上交了三千两银子充作军饷。国丈如此,其他外戚、官员、太监纷纷效仿,使得崇祯帝的私募筹饷行动付之东流。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周奎被刑官酷刑考掠,籍其家产,一次坐赃七十万两白银,绸缎以车载之。(见《明季北略·幸免诸臣·周奎》593页)。


为了安置太子慈烺和永王、定王两位王子,崇祯带着三位皇子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迅速赶往周奎的侯爵府。出宫城不远便见侯爵府大门紧闭,门两边空无一人。王承恩走近大门透过门缝向里窥视,但见得里面张灯结彩,庭院停满大轿,尽是朝中大员前来贺寿之人,内堂隐隐传出丝竹管弦之声。王承恩敲了很长时间门,有一仆人出来说道:“今日国丈八十寿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进内!”说完关上大门。崇祯无奈只好领着三皇子回宫。途中遇到田贵妃的父亲田宏遇骑马过来,田宏遇下马行礼,叩问圣上贵干,崇祯说出了托孤的意思。老田二话不说,当即请求将永定二王及太子交他抚养,并当场扶皇子慈烺、次子慈照、和三子慈炯上马直奔田府而去。当然以上记载也只是野史一说,不可全信。只是刻画出国丈大人在国难面前的吝啬和贪图享乐的丑陋嘴脸。这则故事仅为野史记载,为的是想说明这位国丈人品之卑劣猥琐。


以下是《明史·后妃传》的记录下李自成大军压境之前,后宫皇家生离死别惨绝人寰的一幕。


回到紫禁城,崇祯皇帝在宫内徘徊不去的,听闻外城已破,愁容满面心事重重,无计可施,夜不能寐。深夜时分,太监前来报告内城已被攻破,皇帝问:“大营兵安在?李国帧安在?”。太监答曰:“大营兵散矣。皇上宜急走。”此人讲完这些话,自顾逃命去了,皇帝再三呼叫,奴才已不予理睬了,平时奴颜婢膝的家奴对于皇权的藐视,象征着皇权已经坠落,只能在孤立无援中等待着死神的降临。貌似忠诚的宦官集团也已经星云流散,各自逃命去也。


回到乾清宫,崇祯下朱砂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夹辅东宫”,由太监送往内阁。皇帝命内监摆酒与周后、袁妃共坐,挥泪痛饮数大杯,慷慨决绝。皇上叹曰:“苦我民尔”对皇后说:“大事去矣”两人相对流泪无言。宫内太监、宫女环绕,哭成一片。皇上挥手,让他们各自收拾行李,逃命去。只有王承恩、魏宫人、费宫人等少数忠心耿耿的太监、宫女不肯离去陪着崇祯和后妃们一起痛哭。


崇祯对皇后说:“尔为天下母,宜死”皇后跪下叩首道:“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崇祯召来太子和永王、定王,见他们依然穿着皇家服饰,亲自为三个儿子换上普通百姓的旧衣服,告诫他们:“尔等今日为太子,王城破即是小民,各自逃生去吧!不必恋我,眹必死于社稷,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之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相公;若遇平民,老者呼为老爹,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兄长,呼文人为先生,呼军人为户长,或称长官。”临别时他大声说:“尔三人何不幸生我家也?”便呜咽不能出声,左右侍从都被这生离死别的场面所感动,失声痛哭。周后诀别三个儿子后,痛哭着返回坤宁宫,悬梁自尽。(见《明季北略》454页)


想这周皇后,原为崇祯帝担任信王时的原配夫人,天启中选入信王府邸为妃。自幼聪颖端庄,勤奋好学,深明大义。崇祯登基被册封为皇后。力去后妃养尊处优陋习,穿寻常布衣,吃粗茶淡饭与皇上同尚节俭,常以儒家道德规范教化宫中嫔妃,深受太监宫女的爱戴。周后自幼熟读《资治通鉴》,披览二十一史,对一些国计民生独具慧眼,超过皇上和谋士。《明史·本传》(线装书局版《二十五史·明史上》第696页一百十四卷)记载,周后性格严谨,常常以李自成贼寇进攻甚急,逼近北京,劝皇上南迁,但是照顾到皇帝的脸面只是委婉地轻轻说:“吾南中尚有一家居。”暗示皇上迁都南京,再图振兴。皇帝再问,她不再言语。遗憾的是朱由检刚愎自用,对周后良言并不采纳。周后从来不干预朝政。吴梅村在《绥寇纪略》记:“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并说“早岁从上更艰难,既定,首减椒房用度,修内治,裁抑外家恩泽。宫中礼数,数十年矣,赐黄乃敢服。”由此可见皇后和皇上是当年被冷落在信王邸的患难夫妻。即使当年皇后也崇尚节俭,裁撤抑制外戚恩赏。后人有诗赞曰:

二十一部资内治,四千年事鉴明时,只今玺绂临金石,犹拜尘居一语师。

又有诗咏周皇后曰:

    社稷沦亡命亦捐,两行珠泪尽君前。

圣明过守无成戒,妾负皇恩十八年。

  

朱由检在自斟自饮连喝几大觥闷酒后,酒劲发作后,转身问袁妃何时自尽?袁妃哭拜道:“妾请死在陛下前。”说完解下鸾带,系在庭柱上伸颈自缢,谁知鸾带绷断,袁妃堕地,朱由检拔剑连砍数下,袁妃昏死过去。随后乘着酒意召来长平公主,十五岁的公主号哭不已,崇祯帝说:“你奈何生在帝王家”言毕左手以袖掩面,右手挥剑砍去,公主断左臂昏厥于地,崇祯帝以为她已气绝身亡,匆匆离去。次日李自成军队进京,将昏厥的长平公主送往其外公嘉兴侯周奎家,五日后苏醒复生。袁妃也被李自成军救起,在另院安置调养。清顺治定都北京后,多尔衮让有司拨给房屋,赡养袁妃终身。这些都是多尔衮为安定民心的策略,其政治手段的高明也在于并不单纯地收买人心,而在于为新朝博得美名。

有诗吊贵妃袁氏曰:

翠华西阁断君怜,未得长门赋一篇。

今夜有魂甘带血,落花风里变啼鹃。

顺治二年1645年)长平公主向清廷提出出家为尼,多尔衮为了装点优待明宗室的虚假门面,不允许她出家,并假惺惺帮助她完婚,命她和崇祯生前选定的驸马周世显完婚。次年长平公主因思念皇父皇母泣血而亡,年仅十八岁。谈迁《北游录》记闻上记明代张宸所写《长平公主诔》写得典雅,所记长平公主事甚详,兹不揣浅薄,笔者全文翻译如下:


祭长平公主文
   清·张宸
   
长平公主者,崇祯皇帝之长女,皇后周氏之所生。
    甲申之年,公主芳龄一十五岁,皇帝钦命掌握礼仪之官员,诏令主持仪式之内监,精心挑选良家子弟为驸马,认真讨论公主下嫁之亲事。时选太仆寺卿臣之公子周君名世显者,为驸马都尉。并择山西平阳而建公主府宅,筑沁水清溪以绕驸马官邸,工程付诸实施已有时日矣。然而,李自成贼寇如飞蛾直扑京城,似鸠雀吞噬社稷,气焰何其嚣张,逆臣无以警策,致使江山坠落,政权易手。崇祯天子以气节为国殉难,母后及嫔妃以烈女慷慨赴死。

     时公主年龄尚不及成年,皇上亲自挥舞着御剑,划破公主之脸颊,砍断公主之左臂。就这样,美玉摧折于刀剑,香兰萎谢于疾风。贼寇认为公主薨逝,将玉殒香消之身,送至国丈周奎府,以锦缎覆盖,停椒兰之室。五日之久,公主婉转苏醒。此刻,坟墓已成父皇的御殿,龙须已折,剑影而远;此刻,香冢已成母后的寝宫,高洁的蕙性已殒消,高贵的神韵已枯竭。

顺治二年,公主上书当今皇帝曰:“九死一生的臣妾,惶恐敬畏仰望天子。唯愿削去黑色青丝,披上玄色袈裟,放弃公主名号,遁入空门,聊度残生。特向皇上禀明,希望予以恩准。”皇上不准所请,诏求原选之驸马,旨令周君世显,必须旧剑回鞘,连理重合。所需田产府邸,金钱车马,均由皇帝丰厚多加赐予,公主大婚条件均已具备。啊!乘凤扇引导的玉辇,定情在改朝换代之际。如同金牛拉车踏着祥云而来,将公主送入前朝侯爵的官邸(公主外公周奎曾被崇祯封嘉兴侯)。公主虽不再是云天皇亲,众人亦感慨这块美玉破碎再生的缘分;镜子虽不再是鸾台御用,大家也乐见大唐乐昌公主鸳鸯和合的故事。

但见得,大明公主金枝玉叶秀发披肩,莹玉般的仪表蕴含着如象牙般高贵的气质,不愧是昔日皇家的一颗耀眼明珠,经常逗留侍奉在君王之侧的帝女。然而,现在心里却恋着过去的宫阙,黯然神伤着一路随玉辇走来。重新操弄笔墨,但不是为了猎取功名。天降甘露重又挥洒林荫,岂又是意在吹箫弹琴!帝女柔弱不胜悲伤,不久就杳然薨逝。当她扶摇仙去之日,正是她下嫁之后的一年。就如刚刚点燃之火花未及燃烧已然熄灭,正待芬芳的花蕾未及开放已经凋谢。呜呼,哀哉!驸马悼念这凤鸟不能在人间久留,感叹着明珠去黄泉只能坠入黑暗。她就像嫦娥偷吃灵药,不知何年就会奔向月亮;金殿上还燃烧着薰香,纵然想让她还魂也已然乏术。

又过了一年,选择二月初春之吉日,按照礼仪送公主安葬。其葬于京城彰义门旁,系当今皇上恩敕之墓地。微臣张宸在京城游历期间,有幸瞻仰遗容。京城街巷错落,阡陌纵横,去哪里寻找公主落棺之地?如祁连山般连绵之坟茔,唯有松树相伴,效晋代隐士孙子荆与山水相伴,采檀郎潘岳所栽之春天花朵,在新朝松林焚心香一瓣祭奠故朝公主;对公主遗像鞠躬三拜,挥泪写下这篇祭文。

    附《长平公主诔》原文: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即殉,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熏罢殿,蕙性折而神枯。

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毂林,岂意玉萧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上仙之日,距侬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熏香,思返魂而无术。

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睹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冢,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独存,敢再拜为诔云。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公主名朱徽娖,甲申年十五岁,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丙辰年(1646年)八月十八日薨,公主葬周氏宅旁。今皇上赐地超过郡王,砌以墙围,使闲杂人不可入。墓地在广宁门内。

  

诗云:云条无复剩根芽,此夕摧残一剑加。惊魄与魂应共语:有生莫坠帝王家!


待续

陆幸生,《独立作家》专栏作家。一九五三年生,江苏海门人。出版有长篇小说《银色诱惑》、《银豹花园》(获第五届金陵文学奖)、《银狐之劫》、《扫黄打非风云录》、《村官》、《兵团梦引》、《军旅画魂》,纪实文学集《画册迷案》,文集《书海波澜》,随笔集《拒绝诱惑》、《秋风沉醉的夜晚》、《笔底明珠终璀璨》诗集《剑胆琴心》、《松风梅影》、《岁月远去》等。


独立作家

投稿信箱:tanys1980@yeah.net 自由写作精神,无所顾忌。来稿请注明“独立作家” 字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祯最后24小时:大明毁灭前夜,他与皇后皇子公主诀别泪如雨下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1
崇祯自尽后,他的皇子公主都是什么下场?
死得好惨!
明朝灭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形?
穷途末路的风花雪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