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魂折腾着我们的肉体,勇猛向前——刘汀读《皮囊》| 书海拾贝


编者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说,人是慢慢用旧的过程,从新鲜婴儿,逐渐变老变旧,一切机能被用坏了,被磨损做旧了,灵魂就会汩汩流出。


在公交上,在地铁里,在拥堵的私家车里,在办公室里,在餐馆里,在Live House里,内心的欲望驱使着我们的皮囊不断前进,而灵魂不断被日常生活的轮子撕拉碾压。欲望是无止境的啊,它早晚会把我们吃干抹净,连骨头都不剩,可是我们仍然心甘情愿地成为欲望的奴隶,咬牙切齿、铿锵有力地活下去。


刘汀看完蔡崇达的《皮囊》后感慨,就是灵魂在折腾我们的肉体啊!


蔡崇达所遭遇的童年往事、家族历史、个人经历,是老天砸给他的文学材料。他与这些人事相处三十年,却只是酝酿,忽然一刻万事俱备东风也至,他就只能写下它们。他的不幸是无法去回避自己的人生——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而他的幸运在于有能力把这些赋形为文字,并获得了上百万读者的认同。


是灵魂在折腾我们的肉体


——读蔡崇达的《皮囊》



文 | 刘汀


刘汀,1981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文学博士,青年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编辑,现居北京。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青春简史》,散文集《别人的生活》《老家》。文学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山花》《青年文学》《诗刊》等杂志。曾获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第39届香港文学奖小说组亚军、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提名奖等。最新作品为小说集《中国奇谭》。




中国的农村不乏精神力超强的老人

1

经过了太多的磨难过后,他们反而对任何不幸都欣然坦然了



《皮囊》是一本写人事的书,也是一本写人世的书,所谓人,也就是作者的亲人和朋友,所谓事,也就是这些普通人如何度过自己的平凡岁月。书里的阿太、父亲、母亲、张美丽、厚朴,各有自己的独特,但放在芸芸众生里,也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平凡岁月落到每个人的世界里,没有一个是平凡的,从来就注定有许多病痛、离别和无奈,如何与这生活的龌龊和平相处,正是我们活着的最大任务之一。


对很多人来说,写普通人的平凡岁月,几乎无处下手。但在这一点上,作者无疑颇具优势,多年的媒体人生涯,几百万字的各类新闻报道训练,早已练就了他从日常里抓取最动人素材的敏感度和能力。蔡崇达很精准地描摹了这些人在生活中的光彩瞬间,虽然有的光彩是生命的明亮发出的,而有的光彩则充满沉重的灰色、血色。特别开篇《皮囊》,几乎让人惊艳,对整本书具有一锤定音的效用,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点奈保尔《米格尔街》的色彩,不过数千字,就给了我们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


阿太,蔡崇达的外婆的母亲,一个讲话文绉绉神婆,一个似乎对一切都看得明白想得开的人,她始终以一种倔强而轻盈的姿态面对所有生活的苦难: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狠狠地摔那只没有杀死的鸡;切菜把自己的手指头切断,她冷静若他人受伤。而她这一切行为的根本解释是,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从不惯着自己的肉体,因而有着强大的灵魂。在中国的农村,其实不乏这种精神力超强的老人,因为经过了太多的磨难过后,他们反而对任何不幸都欣然坦然了。蔡崇达短短几个片段,就写活也写足了阿太九十多年的人生。


母亲的血脉之中自然继承了阿太的某些基因,父亲生病后,她日复一日的劳作和照顾,无论如何都要建起房屋的信念,坚决拒绝任何一种带有施舍色彩的帮助,都让这个形象立体而动人。但她跟阿太却又很不一样,相信托梦,相信那些模糊的神明可以帮助解决人世的困苦。父亲是另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性格中所有棱角的部分,都先是被疾病磨得更为锋利,刺伤身边人,可毕竟经不住时间和日常的淘洗,最后这些棱角渐渐磨去,不可能变光滑,但也不再锋利,而是形成一种砂砾般的粗糙。粗糙就是本质。就像他无法正常行动,并且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彻底失去恢复的希望之后,曾无比向往死亡;但是等他接受自己的命运,认同了那并不灵光的躯体就是他自己的躯体之后,却又不舍得死了。


读蔡崇达写父亲的文章,我总想起外祖母。她曾在六十岁时中风,抢救之后半身瘫痪。最开始的几年,她坚决不接受自己无法正常行走的现实,总让在外地工作的我给她寻找一吃就灵的特效药。特效药当然没有,她的祈求开始转移到上帝那里,用过年写对联剩下的红纸做了一个十字架,贴在自己的炕头,每年嘟嘟囔囔地祈祷:神啊,帮帮你的孩子吧。上帝也没能让她回复如常,而她也终于适应了身体的变化,十多年了依然顽强地活着。


这些描述总是看得我心有戚戚,在我生活的周围,多是这样的父亲和母亲、阿太,多是那些跟自己的皮囊较劲而最后输掉或妥协的人。蔡崇达写出了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无奈之下种种不甘的抗争,以及这种抗争最后如何变成日常的一部分。因此他的文字,不能不引起读者的共鸣,特别是那些人到中年,越来越知晓生活之本相的人。你很容易就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或许不是全部,可这些故事里总有一段跟你的人生恰好重叠。原因一如他在后记中所写:“也才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己我一次,他书写期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他不惮于暴露自己童年时的隐秘心里、家人的困窘和悲戚,以及活着的卑微。他们的故事中有难得的真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这本书持续地获得它的读者,持续地给许多人感动和鼓励。他还说:“那些因为提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可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拓’出来。”很多时候确实如此,对我们生命力最核心的人和情感,写下才存在,写下才确认,写下才接受。


也可以说,蔡崇达以他的叙述,为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文学上的父亲、母亲、阿太形象,也影影绰绰地描绘了我们自己的形象:一个努力读书,从农村考上大学,漂泊在城市的人;一个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对父母病痛甚至故去的人;一个和童年玩伴甚至大学同学初心虽在但渐行渐远的人;一个不再口称理想和信念而是执着于日常生活的人。有许多年,我们都陷入迷惘而不自知,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和脚下的道路。




分裂的《皮囊》,就是分裂的蔡崇达,也是分裂的我们

2

我们不仅和自己的皮囊分裂,我们的内部也是分裂的



但这也是一本分裂之书。


从第一篇《皮囊》到《我的神明朋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你能看见作者对身边人的熟悉和认知,那些生活细节的呈现,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可能感受和写下的。特别是因为父亲的疾病而给整个家庭带来的改变,是这些年所见过的最动人的描述之一。它们如此真切,因而如此让人感同身受。但之后的《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等,虽然文字依然流畅,描摹依然精确,人物的命运依然跌宕起伏,却失去了前几篇那种撕心扯肉的真切疼痛感。总让人感觉到,他努力去靠近的这些人物,在本质上却是疏离的。


而且,在阅读的时候,我在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两个字——鲁迅,或者准确点说,是鲁迅的一些作品,比如《故乡》,比如《魏连殳》。为什么呢?因为对照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笔下的人物,存在着某种血缘关联。张美丽,仿佛是豆腐西施杨二嫂的现代变体,当然在蔡崇达这里,张美丽多了一种现代的自我解放和小镇青年性启蒙的色彩;而文展和香港的阿小又多么像是新世纪的闰土,都是童年的玩伴,如今我客居京城,他们一个眼神冷漠,流落到某个小村,另一个在香港装电梯,住贫民窟;厚朴呢,又似乎和孤独者魏连殳存在着某种渊源,一样的激进,一样的受困,一样的死。


其实,这种相似性在我们如今有关乡土的文章里比比皆是,也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超越近百年前鲁迅写作《故乡》时的姿态和视角,不但没有超越,甚至还往后退了许多。在《故乡》的结尾,鲁迅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毕竟留下了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和金黄的圆月,以及一条只要有人去走就存在的道路。而我们这些现代的子孙们,并未比先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张美丽自己在祠堂的墙上撞死了,厚朴因为病痛自杀了,香港的阿小只能住在天水围,大陆的阿小似乎得到了平凡的幸福,那也是付出了一次几乎丢掉性命的车祸代价。


分裂的《皮囊》,也就是分裂的蔡崇达,还是分裂的我们。我们不仅和自己的皮囊分裂,我们的内部也是分裂的。




灵魂希望肉体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3

一旦肉体不符合规范,灵魂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修整它。



这本书早早地占据了一个让人嫉妒的题目,皮囊,再没有其他两个字能这样把人的肉体穷形尽相了。皮,那种纹理,那种褶皱,那种触手的粗糙感,那种被剥离的撕裂感;囊,意味着空和无,意味着随意填充,意味着干瘪和丰盈。这就是皮囊,但它同时是一个和自身二律背反的词语,任何一个人写下它之时,说的其实都是与它相对事物,或者就用那个最简便而无用的词吧——灵魂,人的灵魂。


因此,虽然名为皮囊,这却是一本试图写灵魂的书。通篇里,都是生病的肉体、美丽的肉体、残缺的肉体在折腾它灵魂,但最终,它走向了自己无法明确抵达的反面。因为我们还需要知道,伟大的福柯老师说,灵魂是肉体的监狱,或者换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是灵魂在囚禁我们的肉体,而不是相反。所有的肉体都想自由生长,但是灵魂不愿意,灵魂希望它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美好,健康,完整。一旦肉体不符合规范,灵魂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修整它。是的,当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的肉体沉重、皮囊庸俗而灵魂高贵自由时,这种观念就是灵魂抛给肉体的紧箍咒,每多念一遍,你的身体就多一道绳索。


是灵魂在折腾我们的肉体,而非相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沦桑少年黑狗达,人生就是一《皮囊》
皮囊
关于皮囊与灵魂 ——读蔡崇达《皮囊》
《皮囊》: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欲望太多
周末书评 | 青莲 | 那些我们终将要回答的问题
《皮囊》最深刻的7句话,叫醒无数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