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辟谣|莫要误读数字人民币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正有序开展,各地推出“数字人民币红包抽签”等活动后,消费者的参与热情高涨。然而,在一轮又一轮“抢红包”热潮退去后,公众对数字人民币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仍然有限,存在不少误读。 

误读之一是,在参与体验时,不少消费者有了直观的感受,他们主观上感觉使用数字人民币和移动支付并无明显差异,进而得出数字人民币就是为了取代第三方支付的结论;另一个误读是,有观点认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是为了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并非同一维度,不会是竞争和取代的关系。数字人民币是钱,是工具。在数字人民币流通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公众直接提供兑换流通服务,而是由指定运营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兑换流通服务。因此,数字人民币兑换流通的整个环节,需要所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其中。而第三方支付作为载体和基础设施,依然可以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共同来为人们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

推出数字人民币也并非为了取代美元或是其他的国际货币,而是“以我为主”。

需要看到的是,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主要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经济运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数字化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这一大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支付的安全性、便捷性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亟须从顶层设计着手,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内建立一个扎实、健康的数字人民币生态系统。

从国际上来看,当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数字法币,这一领域我们也不能落后。国际清算银行2020年四季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有60%的央行进行数字法币实验或是概念验证,而在2019年这一水平仅为42%。国际清算银行预计,未来3年内,代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央行很可能发行通用的数字法币。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走在了前头。但是,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正式推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首先,数字人民币试点坚持稳妥、安全、可控原则,目前参与人数、笔数、兑换金额总体还较小。接下来,可以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稳妥有序地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不断优化和丰富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框架和制度安排,夯实基础。

其次,在各国央行都“摩拳擦掌”的背景下,更应密切关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动向,稳妥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研究。

最后,破解数字人民币“看热闹”却看不清“门道”的现状,还有赖于公众沟通的加强。数字人民币作为新生事物,刚开始一知半解是常事。接下来,如果不能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解释和沟通工作的有效性,那么误读和偏见将难以避免。未来还需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数字人民币的理解和认识,为数字人民币下一步的试点和推广打好基础。(记者陈果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政策!或是这轮通胀牛后的下一个风口!
数字人民币从理论走向现实
央行发布数字人民币白皮书:定位于M0 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兑换流通服务费
数字人民币试点渐进
双层运营架构逐步落地 两城商行入围数字人民币试点
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概念股集体拉升,三条主线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