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为别人,终不是长久之计


01


说实话,有过很多次停止公众号写作的冲动。因为它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僵硬的、不得不为之的例行行为。

 

对我而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没有之一。

 

一开始写公众号其实很简单,就和以前写博客一样,无论介质怎么变,对我而言它就是一个写日记的地方,仅此而已。

 

写写字,聊聊天,没有太多其他想法。唯以如此,才得以让写字成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我的工作一直和文字有关,它替我赚钱,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正经工作的时候,是写字帮我撑了过来。

 

它算得上自己的一门手艺。既然是手艺,就一定需要练习的。怎样的练习最有效?

 

我一直觉得,让文字生活化就是最好的训练。

 

文字这种东西很妙,妙就妙在:它的道和术,灵性和工具性是一体的,一个源头,你没法分割开。

 

你如果把写字当作工具,它就会工具性地对待你,技巧的东西用完了,就真的干涸掉了,写来写去就那么些东西。

 

你如果真喜欢它,即便把它用作工具,用在工作、用在业务上,即便是商业的文字,写出来也一定是光芒闪闪的。

 

正如历史上很多大作家,写得了传世名作,困顿时也写得了俗气巴拉卖钱的东西,写一篇大卖一篇。

 

很少有什么能人只写得了高高在上的东西,却写不了下里巴人的东西。

 

文字表达是一种贯通的能力,要么通,就全通——只要人情人性搞通了,管他写出来是人话还是鬼话,都给你照样写惊叹。

 

要么不通,就都不通——再班门弄斧,都是炫技,隔于皮毛。


一个人要靠文字活着,就很难只是把它关在“工作”的那间小房子里。

 

你得把它放出来,让它成为一种日常的、无处不在的、内化于你的东西。


02


生活是茂密的树丛,我们总要留一条鲜活的路给自己,那是只属于你个人的部分。

 

如果说谋生是卯着一口气潜入海底,写写自己的东西就是那中途的一口氧气,没那一口氧气,我潜不下去。

 

吸一口,干一番,再吸一口,继续干一番,如此循环。

 

也曾试图摆脱这种软弱的矫情,让自己成为一个麻木无坚不摧的铁人,只是无法做到。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件私人的疗愈武器,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一个人找个安静的角落,拿出它,静静吞服。

 

回到开头,之所以会生出停止写公众号的念头,就是因为这一口氧气,似乎不再纯粹了。

 

自说自话的快乐正在淡去,变成了一种业务式的负担:

 

这周要写什么?下一期要写什么?标题这么起会不会点击率更高?那篇XXX效果不错,是不是要学习学习?

 

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表演式的交付,成了另一种工作。

 

这不是写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它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爆,不是为了工作,以上这些目的,都完全可以另开一个号,用一种更规范、更入流、更精进的方式完成。

 

之所以一直晃晃荡荡在这里写,大概是心里还有一隙挂念:

 

能不能在生活里留一件事,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想做,才去做。

 

这就是这个公众号对我的全部意义。


 

03


人活着,应该对外物有所区隔,并且目的明确。

 

一直觉得,这种明确,是自由的基本前提。

 

人的洒脱肆意,绝不是一团混沌地摒弃什么,而是他/她对万事万物区分得开,知道用什么目的去对待,放多少预期在里面。

 

很多事情,你心里提前都理清楚了,解脱感自然就来了,因为不安消除了。

 

不安,来源于混沌未知、对万事万物的位置感知不明确。

 

通透,是明知存在是紊乱的,但它们始终有序落定你的价值坐标之中。

 

我想,对于公众号写作这件事,曾有一些认知不明确。

 

试图从这个号里过度索取不应该索取的东西,与最初的目的背离了。如果要索取其他的东西,完全可以另开一个号,而不是这个号。

 

任何一件事,如果风格不够彻底,最后它一定是什么都不是,也达不到它的目的。

 

在同一件事里,我们不能什么都要。


04


记住初衷,如一把尖刀,不要钝,不要钝,千万不要钝。

 

这是我总在对自己说的。

 

哪怕一错到底,也是对的。

 

外界声音太多,人常常会患上一种“成为别人”的毛病。

 

它常常严重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程度,甚至大部分时光里,我们都在无意识地希望成为某一类别人。

 

只有很少很少的时间里,才会自我回溯:我是谁,我要什么,那个最硬最硬的刻了我名字的核是什么。

 

其实,写日志就是一种最好的自我回溯方式。

 

人在自说自话的时刻,最不容易说谎,一切都回到了最自然、最坦然、最明晰的时刻。

 

每一天的时时刻刻都像电影般一幕幕回放,犹如雪花,一片片落定到了你精心分开的独立小篓筐里,这些小篓筐就是你对于万事万物的界定。

 

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事物做着界定,比如公众号确实是商业变现的最好方式,但这种“应该”就是你的“应该”吗?

 

一旦被外界种种“应该”裹挟,你内心的明确性就被打破了。


从自己出发,外界只是工具,重新规整内心的小篓筐。

 

自由来源于明确,明确来源于你对自己的笃定。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微信公众号的目的20180318给未来的自己
七岁的微信向哪儿去?张小龙说了这十句真心话 | 附演讲全文
公众号要开独立APP,与今日头条、微博正面交锋!
想要大脑更聪明的养生方法
两周年,三无青年爱曼联现在很好,还会更好
断舍离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