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鲁姆洛夫3
克鲁姆洛夫是座落在捷克和奥地利边境上的一座小城,背靠布兰斯科森林,南面和西面都是连绵起伏的舒马瓦山脉。这里风景秀美,还因为那段过往的家族政治往事,被捷克人称为南波西米亚一段“诗歌般的记忆”。
  我从捷克首都布拉格启程,坐着汽车穿越捷克南部的平原和丘陵,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以黑麦啤酒闻名的小城布德杰维采。长途车在这里转了个弯,离开大路向西南边山岭中的克鲁姆洛夫驶去。
  在这座被山峦环抱的小城中,被捷克人誉为“母亲河”的伏尔塔瓦河从东面流入,蜿蜒地形成一个倒下的希腊字母“Ω”的样子。
  我是在下午慵懒的阳光照射下来到克鲁姆洛夫的,投宿在一对捷克老夫妇开设的家庭旅馆中。他们的房子建在克鲁姆洛夫南边的舒马瓦山山坡上。从窗户里望出去,一座贴着彩色瓷砖的高塔伫立在伏尔塔瓦河南岸一块突兀高耸的悬崖石块上,显得高大雄伟。各色建筑星罗棋布点缀着弯曲的河岸,有旧日的宫殿、有寻常的民房、还有高高的哥特式教堂。
  有山,有水,再加上山水之间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老房子,难怪许多人把这些诗意的存在视为“世上最美小镇”。
  因为无需赶时间,当天黄昏将近时,我才懒懒地走下山坡,向有人渐渐散去的小城中漫步。石板街道上只有几盏行道灯两者,路边商铺招牌反射着微弱的光芒。在河边,我信手推开一家地窖餐厅的大门,端着一杯当地酿制的黑麦啤酒,咂摸着墙上兽皮、战斧和铠甲的装饰品,体会这座小城与中欧贵族王权分不开的种种往事。
  家族政治结缘小镇
  在来这座小城之前,老同学、捷克人维克多告诉我,克鲁姆洛夫的名字来源于古德语,意思是“连绵起伏的草地”。这样的名字真实刻画了克鲁姆洛夫的自然地貌,特别是流经这里的弯弯曲曲的伏尔塔瓦河以及河流两岸起伏高低的曼妙山谷。现在克鲁姆洛夫的官方名称前还应该加上“捷克”字样,以区分摩尔多瓦的同名小镇。“捷克”的原意即为波西米亚。因此,这里的浪漫名称就是“波西米亚那起伏多变的绿草坡地”。
  可以说,克鲁姆洛夫曼妙的地貌条件都缘自伏尔塔瓦河慷慨的灌溉。伏尔塔瓦河是波西米亚民族的“生命线”。她发源于波西米亚南部的森林,在布拉格北部入海。斯美塔那那首壮美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歌颂她“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声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
  克鲁姆洛夫所在的山谷因为伏尔塔瓦河的润泽,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居住。公元前1500年的“青铜时代”,这处山谷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凯尔特人部落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来到这里定居。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开始在这里安营扎宅。现代考古发现历史最早的城市徽章由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拼接组成,研究人员证明正是有两支以不同颜色为代表的斯拉夫人部落同时选择在这里定居。
  在克鲁姆洛夫市政厅的陈列室中,能够看到红蓝相间的徽章。不过,那时候的小城还不叫现在的名字
  “克鲁姆洛夫”最早见于1253年的文献记载。也就是那个时候,克鲁姆洛夫迎来了第一位贵族领主,开启这段“诗歌般”的历史记忆。
  第一个长期执掌克鲁姆洛夫的贵族家庭是捷克的维特克家族。按照当年维特克家族的说法,家庭历史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据说,维特克家族的祖先是居住在罗马玫瑰山附近的贵族乌尔西尼。公元546年,西哥特国王托提拉攻破罗马城后,乌尔西尼家族一个名叫维特克的勇士带着妻儿向北穿过多瑙河来到南波西米亚地区,并在这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家族和领地。维特克设计的家族族徽就是五朵连接在一起的玫瑰花,希望以这样的标志告诫自己的五个儿子不要忘记家族的起源。
  不过,这个美丽的故事后来被历史学家证实是维特克家族的杜撰。实际上,维特克家族是捷克中世纪的统治者普热美斯家族的一支,是正宗的捷克“土鳖”,而非罗马来的“海归”。
  最早在克鲁姆洛夫地区的伏尔塔瓦河流域经营商贸的是一个名叫斯拉维克维奇的捷克贵族家族。公元995年,普热美斯家族用暴力血洗斯拉维克维奇家族,并将现在克鲁姆洛夫地区据为己有。随后,这块土地辗转流落到维特克家族手中。
  维特克家族也不是在公元6世纪罗马帝国遭到攻击时来到克鲁姆洛夫的。当时的官方文件显示,维特克1173年还曾在王室任职,作为普热美斯家族的大使与当时德意志的统治者弗莱德里希·巴巴罗萨接触。
  维特克最早在1179年才正式定居克鲁姆洛夫。作为地位显赫的波西米亚贵族,维特克当时在整个波西米亚政坛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连王室都要让他三分,他所控制的土地物产无需向统治者纳税。
  这个家族在波西米亚境内拥有四个城堡,而富饶美丽的克鲁姆洛夫就是家族领主居住的地方,也是家族政治的中心。我在克鲁姆洛夫城堡中就发现一幅描绘维特克临终时将财产分给五个儿子的壁画。
  关于克鲁姆洛夫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的起源一样流传着维克特家族功绩的传说。相传维特克在南波西米亚河谷森林中剿灭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土匪巢穴,随即在这个巢穴附近建立了城堡和布鲁姆洛夫城。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像那个关于维克特家族起源的传说一样无从考证。
  事实上,克鲁姆洛夫的城市建设确实是从12世纪维特克家族进驻开始的。当时,在维特克家族城堡中工作的各阶层管理人员及其亲属开始在城堡之下的河谷、河湾地区建造房屋居住,形成了后来克鲁姆洛夫的内城。随着人口的增多,一些外来人口开始在内城周边的山坡和舒万马山上开荒建造居住地。这样就形成了那个时期典型的城市形式,也就是以以广场为中心,四散的小路通往各处城墙和外城居民区。
  人口的聚集为城市注入了生命力,克鲁姆洛夫越发成为捷克城镇建设的榜样,他们甚至在领主的监督之下于1274年选出了执政官。富饶的土地和先进的城市管理制度使克鲁姆洛夫成为一块吸引人的土地。
  1251年,波西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通过联姻获得奥地利的土地,曾希望废除贵族家族领地,将人口稠密的波西米亚地区与奥地利北部上奥地利省的林茨地区连接在一起。这种尝试不可避免地与维特克家族发成冲突。奥托卡二世在布鲁姆洛夫的附近建立城镇布德杰维采,试图分割维特克家族的领地。这种尝试不仅没有羁绊维特克家族在克鲁姆洛夫的发展,贵族家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而为波西米亚王国力量衰弱埋下了伏笔。
  维克特家族最后一任领主于1302年死去,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按照当时波西米亚贵族法的规定,克鲁姆洛夫应直接交由捷克王室管理。但那时的维特克家族在克鲁姆洛夫掌管着多处城堡和附属市镇,每年都能从这些地产中获得大量利润。维特克家族的一个分支罗森伯格家族凭借多年积累的政治“资本”,争取到克鲁姆洛夫的所有权。由此,克鲁姆洛夫进入了罗森伯格家族掌管的时代。
  “红玫瑰”的荣光
  罗森伯格家族在克鲁姆洛夫的历史上非常重要。他们统治这里的三百年间,基本上建设成了如今能够看到的建筑、景观。可以说,今天的克鲁姆洛夫是当年的罗森伯格家族艺术、财富的写照。
  罗森伯格家族的创始人是维特克家族首任领主没有继承权的儿子,是维特克“五支玫瑰”中的红玫瑰,也因此获得克鲁姆洛夫的间接继承权,将红色玫瑰的家徽挂上城堡。
  至今,走到城堡入口处,还能依稀看到红色玫瑰的印记。
  在罗森伯格家治下,克鲁姆洛夫进入中世纪的全盛时期。当时,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克鲁姆洛夫聚集了周边许多地方的工匠,拥有波西米亚国王亲自授予的筹办市场的权力,还建立了诸如肉店、酒厂等当时欧洲最先进城市才有的“高端产业”。按1376年一次统计,克鲁姆洛夫那时就拥有了96栋房屋,成为南波西米亚地区的经济重镇。
  波西米亚中世纪政治强人的彼得·罗森伯格一世是罗森伯格家族在克鲁姆洛夫的第一任领主,把自己的印记深深刻在了克鲁姆洛夫14世纪的历史中。彼得是波西米亚最富有的贵族,也是当时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克鲁姆洛夫主持修建了圣维塔教堂,在城堡外的城区圣乔斯塔教堂旁边建起了第一家医院,并在自己的城堡里修建了圣乔治教堂,巩固了克鲁姆洛夫的中心城镇地位。
  1334年,在当时的国王约翰·卢森堡的要求下,彼得收容了大量犹太人。他在克鲁姆洛夫市内辟出专门的街道供犹太人居住,并要求这些犹太人负责管理罗森伯格家族的财政金融事务。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罗森伯格家的财富,也进一步丰富了克鲁姆洛夫作为中欧时髦新兴城市的功能。
  虽然克鲁姆洛夫地理位置居于山谷之中,较为偏狭。但彼得并没有偏安一隅,却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了巩固在波西米亚地区的政治地位,彼得迎娶了已故国王的遗孀,并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参与到王室服务中。他的大儿子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跟随国王卢森堡战死他乡。
  彼得的勤政给罗森伯格家族留下了重要的遗产,使克鲁姆洛夫成为波西米亚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5世纪末期,领主尤里奇二世是罗森伯格家族另一个对克鲁姆洛夫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与先辈彼得不同,尤里奇对财富、封土面积的兴趣远大于政治。他并不追求在波西米亚政坛“出头”,却小心经营克鲁姆洛夫。在胡斯战争期间,尤里奇通过狡猾的政治手腕,极度扩张了家族势力。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控制下的波西米亚地区著名宗教改革家胡斯被罗马天主教廷诱骗参加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以异端罪的名义处以火刑。这一事件引发了波西米亚地区针对神圣罗马帝国长达十余年的宗教战争。
  战争初期,尤里奇支持胡斯运动,特别是这一运动要求教廷放弃教会财产的主张。尤里奇趁战争期间的混乱,打着支持胡斯运动的名义占据了大量教会的土地和财产。当胡斯运动的高潮渐渐过去时,尤里奇看准时机,转而支持天主教会。这一时期,控制了首都布拉格的胡斯支持者打击天主教知识分子,大量有专业技能的人被驱逐出布拉格。而尤里奇此时开始收容这些被流放者。
  尤里奇在胡斯战争后期的行为与当时欧洲人道主义和文艺复兴思潮向呼应,不仅扩大了家族的财富,知识分子的聚集还为罗森伯格家族带来了声望,也使克鲁姆洛夫成为中欧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时的克鲁姆洛夫,不仅政治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其城市规模和文明程度也居于整个中欧地区的前列。这里虽然没有维也纳辉煌的宫殿和文化气息,但独特地乡村古堡风情与专业化的城市经济社会管理促进了波西米亚地区的繁荣。
  从15世纪20年代开始,克鲁姆洛夫就随着全欧城市执政体制的改变适应了新的管理方式,其城市模式成为波西米亚地区乃至整个中东欧较为先进的尝试。
  在当时的克鲁姆洛夫,有一个12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城镇的日常管理,其中每人轮流做一个月市长。除市长和委员外,还有一名执政官,处理城镇的司法和执法事务。在委员会和执政官之上,还有一个由城镇年纪较大的人组成的小型“元老会”,是克鲁姆洛夫市民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些显赫的职位当时都由城市里的富人担当,例如屠夫、酿酒师和裁缝等。穷人是没有机会加入到市镇管理中的。而所有委员会委员的人选自然由当时的罗森伯格家族领主最终定夺。
  这种先进的城市自治管理方式不仅显示罗森伯格家族领主的开明,也推动城市进入繁荣时期。那时,波西米亚王室授予罗森伯格家族在领地中磨面、酿酒等“稀有”特权,还允许城镇居民自行组织贸易。在封建制严格的中世纪,这种权力的授予非常谨慎。
  从1470年开始,国王另外授予克鲁姆洛夫组织每周一次的“小集市”和年度“大集市”的许可。这可是一项增加城市财富的“肥差”。
  每个周一,在城堡山下都会有十里八乡的小贩和农民在这里做生意。而年度大集市则会持续8天。随着贸易的发展,国王和领主开始允许专业集市的出现,从此每年都会额外组织贩马和牲畜的集市。克鲁姆洛夫人除了跟波西米亚商人交易外,还把生意扩大到了奥地利北部林茨地区,甚至还有北欧的商人来到克鲁姆洛夫交易商品的记录。
  当时,克鲁姆洛夫还负责主办周边地区两年一度的“贸易节”,吸引商人和邻近地区的人们来到这里行商、狂欢。
  同时,当地的银矿开采业得到了领主和市镇委员会的支持。克鲁姆洛夫因此成为伏尔塔瓦河上游地区的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罗森伯格家族在克鲁姆洛夫的最后一任领主名叫威尔海姆。他受到文艺复兴思潮的深刻影响。在16世纪后半叶,威尔海姆主持重修城堡。他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扩建了城堡,形成现在雄伟壮观的外形。
  距现代的考古发现,克鲁姆洛夫城堡所在的岩石悬崖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最初的哥特式城堡是由克鲁姆洛夫的领主维特克家族在1250年之前修建的。
  罗森伯格家族治下的克鲁姆洛夫城堡是中欧最大的城堡建筑之一。它拥有大大小小40多座建筑和宫殿,另外还有5个城堡庭院和一个花园,占地面积达7公顷。这些建筑中最主要的部分都是威尔海姆主持修建的。他购买了来自远东的彩色瓷砖,装饰城堡中的瞭望塔,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现在,成为克鲁姆洛夫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在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城堡建筑中,威尔海姆经常组织各类贵族聚会、艺术品展览等活动,提升了克鲁姆洛夫在波西米亚地区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地位。
  另外,威尔海姆还对克鲁姆洛夫城市经济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位领主上台前,克鲁姆洛夫内城居民、也就是那些与城堡管理人员有着或多或少联系的人相对外城拥有更多特权,例如有权酿制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白麦啤酒等。威尔海姆颁布强制性命令,取消了这些“内外有别”的特权,向所有居民开放经济生活的许可,再一次为克鲁姆洛夫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无可奈何花落去”
  然而,威尔海姆的继承人彼得·沃克·罗森伯格让这个显赫的家族蒙羞,他欠下了巨额债务,不得不在1601年将克鲁姆洛夫的所有权卖给了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二世。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克鲁姆洛夫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为了获得财政支持,鲁道夫二世的继承人费迪南德在1622年把克鲁姆洛夫送给了奥地利的艾根伯格家族。
  艾根伯格家族人丁不旺,在克鲁姆洛夫城堡仅仅居住了三代人。期间,整个城市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有第三代领主乔纳森·艾根伯格为了效仿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的奢华生活,对城堡内部进行了装潢。
  乔纳森死后,由于没有子嗣,艾根伯格家族将克鲁姆洛夫交给了与其有亲缘关系的奥地利施瓦岑贝格家族。
  施瓦岑贝格家族1719年正式进驻克鲁姆洛夫,成为控制这座城镇的最后一个贵族家庭。家族第二代领主约瑟夫是一名现代企业家和艺术爱好者。他与艾根伯格家族一样,追求哈布斯堡家族在维也纳奢华的生活方式,不断为克鲁姆洛夫城堡增添新的艺术藏品,消耗了大量的财富。期间,克鲁姆洛夫凭借精美的建筑水平和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成为中欧贵族封地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城市中文艺复兴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得到良好的修缮和维护。
  不过,纵使克鲁姆洛夫再富饶肥美,也无法满足哈布斯堡王室旗下贵族们无节制地消费。19世纪中叶,克鲁姆洛夫的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当年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为了与克鲁姆洛夫争夺财富和地位而建立的城镇布德杰维采在这个时期得到快速发展,铺设了通往林茨的首个马拉火车线路,引得全欧洲关注,同时也使主要交通线路远离克鲁姆洛夫。
  施瓦岑贝格家族被迫离开了克鲁姆洛夫,选择其他富裕的属地居住。但这一家族名义上还拥有克鲁姆洛夫的所有权,直到1950年将克鲁姆洛夫连同其他在捷克境内的家族属地交给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
  失去了领主和交通便利的克鲁姆洛夫在19世纪中叶拥有近5000居民。虽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但城镇中仍保留了两个酿酒厂、两处造纸厂、一家亚麻纺织厂和一家现代服装厂。除此之外,鼎盛时期留下的两所小学、一家音乐学校还有一所收容无家可归儿童的工读小学也继续开办。城镇开始了一种自由的生长,逐步“蚕食”掉中世纪的城墙,仅有几座城门还保留至今。
  19世纪开始,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一直处于封建贵族政治管理制度下的克鲁姆洛夫面临着归属权难题。从最早维特克的家族开始,克鲁姆洛夫就混杂居住着波西米亚人和德意志人,其中波西米亚人主张克鲁姆洛夫是捷克的领土,而德意志人则希望被划入同宗同源的奥地利。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成立。此时,克鲁姆洛夫的德国裔人口宣布独立,加入当时同样刚刚从奥匈帝国分离出来的奥地利共和国。不过,这场独立运动不出一个月就被捷克军队打压下去,很多德国裔人口被驱逐。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面对纳粹德国进攻时迅速投降。克鲁姆洛夫在战争中并没有成为战场,也不曾遭遇轰炸,那些文艺复兴时代就存在的城堡和房子得以保存下来。1945年,美国军队开进克鲁姆洛夫,将城镇从德国纳粹政府手中解放出来。
  从此,古老的克鲁姆洛夫终于告别了封建贵族的家族政治。从1960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开始保护克鲁姆洛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要求居民保持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克鲁姆洛夫和捷克共和国境内的布拉格、特奇一道认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昔日的贵族后院成为人类共同精神财富。
  如今的克鲁姆洛夫已经抹去了封建贵族色彩,成为一个宁静安详的小镇,同时也是被背包客称为“最美小镇”的旅游胜地。游客们漫步在克鲁姆洛夫小镇的石板街道中,流连于那些老房子粗木窗框传递的古老味道。
  我在这里居住多日,每天夕阳西下,通过穿越老城区的小桥,可以越过伏尔塔瓦河,走上通往城堡的石阶,按照瞭望塔塔身上淡青色瓷砖反射的光芒寻找旧时贵族庭院。
  在城堡中回望克鲁姆洛夫小城,一座座拥簇在一起的尖顶和坡顶房子像一幅画铺在河谷中。夕阳刺眼的光芒照耀着舒马瓦山坡上的青草地,恍惚中真的像是海市蜃楼。
  克鲁姆洛夫代表了南波西米亚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从这里能够看到权贵家族来了又走的身影、能够看到艺术和文化对一个民族不间断的影响。带着封建政治在城镇历史上描绘了一个个故事,美丽的克鲁姆洛夫随着伏尔塔瓦河的流淌吟唱着关于贵族政治的挽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捷克之旅:克鲁姆洛夫
星球 · hi欧洲 | 走进捷克,找寻波西米亚最美的一朵玫瑰
悠游捷克(一):小镇之旅
走马观城——小镇克鲁姆洛夫
【捷克】最美CK小镇,克鲁姆洛夫
【捷克】克鲁姆洛夫:遗世独立的世界最美小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