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 “教育”,如何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关于在线教育的错误认识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在线教育等于在线学习。

       大家认为互联网教育就等于通过互联网看看视频,做做题等,也就是通过互联 网进行学习。移动互联网教育就等于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概念。在线教育不等于在线学习,在线教育还有众多分支,详情请见我的三部曲文章。


争论不休

       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互联网和教育的已经做了很多融合。最近,很多人都在争论是“互联网 教育”呢?还是“教育 互联网”?

       两者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文字先后顺序的问题,属于文字游戏。其实,大家争的不是先后,而是谁来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在前,教育在后。互联网为主,教育为辅。这种说法更加提倡互联网的主导地位。

       教育 互联网,教育在前,互联网在后。教育为主,互联网是一种手段。这种说法意味着在线教育要更加注意教育的本质。


融合不易

      “互联网 ”概念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国家级的战略,“互联网 ”成了大杀器,大杀四方,但是,在遇到教育行业之后,“互联网 ”遇到不少的挫折。

        事实上,互联网和教育两个行业有着根本差异。

        互联网行业求快,强调“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他们认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教育又是一项慢活,学生的成长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拔苗助长。


       当互联网的“快”遇上教育行业的“慢”,自然会产生很多摩擦,甚至矛盾,融合不易。

      工程师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也好像不在一个频道上。在线教育企业中,程序猿和教师之间又需要进行很多配合。两者的融合也非常不易。

      外部看来,在线教育很热,是一片热土。内部来看,在线教育还是一片沙漠,人才匮乏。

     懂教育的不懂互联网,懂互联网的不懂教育。

     既懂教育又懂互联网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人属于“大熊猫”,非常珍贵。

     曾经,一大批互联网“野蛮人”高喊着颠覆的口号,冲入教育行业。几年过后,不少企业已经灰飞烟灭。剩下的大多数都在举步维艰。

       “作业神器”就是互联网人做教育的一种典型思路。

        在K12学校体系内,作业是每一位学生的痛。作业量大,作业成了压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一座大山。如果写不完作业的话,学生就会遭受老师的批评。于是,K12学校中,甚至诞生了代写作业这一神奇的职业。据说,这个职业非常火爆。

        互联网人讲究痛点思维,学生写作业这是一个大痛点啊。于是,作业神器就此诞生。学生用手机对作业进行拍照,上传,答案立即就出来了。学生再也不用为写作业发愁了。

       学生们欣喜若狂,口口相传,这就是互联网七字口诀“口碑”。

       作业神器也借此拥有了一大批的用户,很多家都号称有几千万的用户。每一次看到这个数字,俺就想笑,真敢说啊。整个K12才多少学生啊,按照这个数字的话,各家都一统江山了。谁愿意信谁就信,俺是不相信的!

       即使作业神器拥有了这么多用户,他们的日子也是举步维艰。据说,有几家正在大裁员呢!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作业神器违反了教育规律。学生写作业过程中,思考过程比答案结果更重要。学生拿到一道题,一定要思考,比如公式怎么变形。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作业神器完全规避了这一点。

       于是,作业神器成了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作弊神器”!


        未成年的学生非常喜欢作业神器,成年的老师和家长非常反对作业神器。冲突就此产生。在K12,学生虽然是用户,但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没有付费能力。家长和老师才是实际上的购买者。

    作业神器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作弊神器”,人人都要喊打。作业神器的未来可想而知!

       这就是典型的“懂互联网,不懂教育”。

      与之对应的是,也有一批传统教育人自诩懂互联网,他们也来做在线教育。其实,他们就懂一些皮毛。他们做在线教育,也是碰的头破血流。比如,教辅行业尝试去做电子书包、录播网校和资源网站等。由于不懂互联网,他们也是碰的头破血流。他们投入的巨资,也打了水漂。这就是典型的“懂教育,不懂互联网”。

       以后,朱教授将会在骆驼树的其他文章中重点介绍。


正确姿势

       互联网 教育,谁先谁后并不重要。我们不要太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我们更应该思考在线教育如何为学生、家长和老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教育是目的,互联网是手段!

 


       朱教授认为在线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互联网更多是一种思维和技术手段。以前,传统的教育更多靠的经验和传承。现在,互联网为教育插上了技术的翅膀,教育有可能会变成一门实证科学。

      在线教育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我们需要保持耐心的同时小步快跑。

      在线教育还是一项良心工程,我们需要互联网思维,也需要教育情怀。

       只有互联网和教育真正融为一体,在线教育才会成功。

        革命尚未成功,我们尚需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答题软件被奉为减负“神器” 学生半数作业靠软件
几个可以帮孩子检查作业的神器
细数K12在线教育里的天坑
让人期待的在线教育,能否带来作业的革命?
一份“作业”带来的“互联网 教学”变革
被互联网镌刻的共同记忆——“我们这漫长的宅家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