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的职教专业课程再造
摘要:创新是陶行知 教育 思想的灵魂。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围绕现实要求,实现课程再造。本文以机械专业为例,对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的课程改革构想和措施做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专业;课程再造
  
  创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灵魂,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往往用已有的经验和惯性思维来指导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这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偏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打破惯性思维,围绕现实要求,实现课程再造。
  
  摈弃片面强求模式化,追求量身定做动态性
  
  陶行知先生说:“彼泥古之人,以仍旧贯为能事。行一事,措一词,必求先例,虽害不问;无例可援,虽善不行。”他还认为,“中外情形有同者,有不同者。同者借镜,他山之石,固可攻玉。不同者而效焉,则适于外者示必适于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有没有一个完美的范例,这也许是各职业学校所关心的。因为有了一个完美的模式,有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就可以照着做,跟着干。其实,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不会有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可以完全“依葫芦画瓢”的。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国际劳工的MES,英国的BETC,传入 中国 已经几十年了,尤以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对各职业学校的影响最为显著,可至今仍没有完美的范例。为什么各国职业教育的“灵丹妙药”,在我国各职业学校的“疗效”却不显著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院校对先进国家的经验一味地照搬照套,成功率 自然 不会高。国外先进的东西还是要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要说国外的,就是国内、省内、甚至市内兄弟学校间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全盘纳为己有,因为各校有各校的特点,各地有各地的民情,应紧密结合各自的校情,取其精华,加以内化,逐步升华,使之融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从而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新理念、新体系。
  既然是模式,似乎一旦定下来,以后就可以照着做,其实不然。社会在 发展 ,人才的需求在变,招收的生源在变,学生的心理在变,我们又怎能永远抱着“模式”从一而终呢?改革就是求变,如果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寻求一种模式的话,改革就失去了它的源动力和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改变课程内容几十年一贯制、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根据市场变化和 经济 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职业教育的课程因时、因地、因生、因情而变,在嬗变中追求职业教育的永恒发展,在变革中探求适合自我的生态发展之路,在动态中寻觅量身定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现实中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再造。
  
  突破教学内容系统化,寻求课程实施项目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而人们却习惯于将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不系统,完整不完整,定义为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教师也惯于追求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导致授课忽略重点。就数控机床教学来说,讲控制系统,一般都要从二进制讲起,然后再讲数字电路、逻辑电路……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这样讲,对于一个操作、监控数控机床的人,你讲100个知识,他只需要用30个,他要从一个庞大的逻辑系统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点,再结合起来,这是事倍功半。这种教法对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来讲,可以一年备课十年用。这种讲法,对教师是系统的,对学生反而是不系统的,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分析、疏理的能力就不够强,教师讲的知识如果不是教完就能学会,学会就能运用,运用就能加深体会,便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
  换一个角度,如果说数控机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俊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数控专业项目式教学探讨 -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
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陶行知与中国职教:历史选择与未来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