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辑思维》的九大成功逻辑


2012年之后,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视频自媒体异军突起,改变以往自媒体叫好不叫座的情况,率先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自媒体,成为视频网站竞相争抢的优质内容资源,并直接分食传统电视台的广告份额。




《罗辑思维》是一档知识性脱口秀栏目,由央视《对话》节目前制片人罗振宇发起创办,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包括微信语音、视频、线下读书会等全媒体互动形式。2012年底,《罗辑思维》依托优酷、网易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分发、推广。2014年5月,《罗辑思维》宣布用户数达到200万、脱口秀视频观看次数过亿。最吸引眼球的则是两次会员招募,近3万会员贡献了近千万元会费收入,并有市场人士给予《罗辑思维》1亿美元的估值。


5大创新的内容生产逻辑


小而精的定位。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明确提出:“我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


有趣的非主流表达。《罗辑思维》以“有种、有趣、有聊”为口号,为用户呈现了众多有趣味、有意义、颠覆性的话题,内容涵盖了历史、政治、社会、民生、互联网等众多领域,制造出了“听高手聊天”的感觉。


追求极致体验。被罗振宇定位为“马桶伴侣”的每天早上六点半的60秒语音,集中体现了极客精神。虽说只有短短60秒,但要完美从头录到尾,却并不容易。最开始的时候,一条语音要录几十次,一点点调整。



电视台录节目通常会用提词器,但《罗辑思维》不这么做。每期节目罗振宇都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不到半小时的节目要花6-7小时才能录制好。在细节上追求极致,代表对用户的尊重,通过极致体验获得用户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热爱。


用互动服务黏住用户。做线下活动时专门设置特殊的互动环节。比如“爱与抱抱”,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结果演讲结束后一群年轻人冲上台去拥抱罗振宇。再比如设计两个箱子,一个名为打赏箱,一个叫吐槽箱,如果对活动满意可以进行不限金额的打赏,如果不满意可以写下意见以助改进。这些服务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为会员提供了互动交流乃至价值实现的窗口。


用游戏体验做社区。《罗辑思维》曾发布了一个“霸王餐”游戏,发动社群成员为一顿互联网思维的霸王餐献计献策,结果用户自发联络餐馆,参与组织和执行。游戏将粉丝与《罗辑思维》、与互联网、与社会连为一体,形成规模化社群效应。《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申音曾说,“《罗辑思维》的核心从来就不是内容,而是社群。”


4条简约的运营逻辑


一个人的电视台。罗振宇摒弃花哨的视觉制作手段,奉行极简主义,与电视台录节目动辄几台甚至十几台机位相比,《罗辑思维》常常一个镜头到底,这在传统电视看来简直无法接受。但制作的简单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反倒因为这种轻制作,使得节目更为浑然天成、轻松愉快。


低投入高产出的视频自媒体。视频网站的浪潮在经历了资本大战、内容大战之后,开始了激烈的制作人争夺。脱口秀节目也是视频网站以低成本方式吸引用户眼球的捷径之一。比起自制剧的大投入和不明朗的市场前景,投入产出优势更突出。


以实验为名开展社群营销。《罗辑思维》以读书为主业,以社群营销为基点。以号召社群参与互联网实验的名义,成功唤起80、90后高端用户的参与热情,其社群营销链条已扩展至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会员体系、微商城、百度贴吧、微信群等。卖会员、卖书、卖月饼,《罗辑思维》营销的路径堪称另类,却又完全在互联网思维的情理之中。




与广告模式相比,罗振宇更在乎的是“团要”(由《罗辑思维》首创的,一种介于广告和免费团购之间的营销模式):商家以产品的形式“赞助”给“罗辑思维”的,会员免费享用,既给了会员福利,又可以制造广告效应和口碑效应。


用魅力人格建立品牌。罗振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个人比组织更有价值。因而魅力人格体一定是有趣、有料、有亲切感、有丰厚的人文精神。这也印证了互联网的成功模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者把自己打造成创业明星,用个人形象培养品牌粉丝,进而转化为粉丝经济,《罗辑思维》和罗振宇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罗振宇:我有一个“白日梦”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罗辑思维吹响科创板上市号角,知识付费终于迎来第一股?
《罗辑思维》运营策略分析
罗振宇:商业世界的重新想象
他们为什么要做自媒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