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希腊问题与自由贸易: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未来

作者:乔治.弗里德曼 译者邹光

希腊危机正在走向高潮。这一问题实际上相当简单。希腊政府欠了欧洲机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量债务,逐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则变得愈发困难。如果希腊不能偿付本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洲机构已经声称不再向其提供贷款。希腊政府现在必须做出权衡:如果按时清偿贷款并获得进一步资助,是否会比拖欠贷款而无法获得资助的境况更为乐观?

显然,这一问题更为复杂。希腊若拒绝还贷会否被切断进一步的信贷供给,这点尚不明朗。首先,贷款方可能同以往一样是在虚张声势。其二,如果希腊的确还清下一轮的贷款,并获得下一笔资助,这是否只是在推诿拖延,得过且过?这能否解决希腊的根本问题(不可持续的债务结构)?在阿根廷与美国航空的问题上,我们已经了解到破产与无法获得信贷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为了解今后的趋势,我们需要看一下匈牙利的情况。匈牙利没有加入欧元区,其本国货币福林(forint)在贬值。匈牙利人的按揭贷款是以欧元、瑞士法郎以及日元定值的,所以这些未清偿贷款的价值在上涨,导致大量匈牙利人对欧洲银行丧失了抵押品回赎权。根据一项复杂的动议,匈牙利政府宣布将用福林偿付债务。银行总体上接受了匈牙利总理Viktor Orban的条款,欧盟虽有怨言但最终也同意了。匈牙利并非唯一落入该境地的国家,但它的反应却最为果断。

受匈牙利的做法的启发,希腊可以采取这样的战略:印刷德拉克马(希腊货币),并宣布将用本国货币归还债务。欧元仍然在希腊流通并充当法定货币,但政府将用德拉克马还债。

更深层的问题

在考虑这种情况及其他境况时,最普遍的问题则是:希腊是脱离欧元区还是继续留在欧元区。但是在这个问题背后,还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无论留在欧元区还是退出欧元区,希腊现在如何在不引发社会混乱的前提下还清它的债务?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希腊如何复苏经济?在清偿债务及德国与IMF的威胁中跌跌撞撞、举步维艰,从长远来看是很可笑的事情。然而,它并没有处理真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希腊与其他国家不能作为正常的、和谐的国家共存;并且在欧洲历史上,长期经济失调往往会导致政治极端主义与政局不稳。欧元的问题可能比较有趣,但是更深层的经济问题对债务人与债权人而言则至关重要。

当今时代,经济与金融问题往往会转化为道德问题。一方面,债权人谴责希腊人不负责任。欧盟已经放弃了这一点是造成欧盟与希腊对立的大部分借口。日益明显的是,尽管欧盟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攸关方,从长期来看这是德国与希腊之间的问题,短期来看是IMF与希腊之间的问题。德国人觉得希腊人正在利用他人的善意获利,而IMF已经制定了一种模式,使得紧缩不仅对债务人是一剂补药,也是一项道德要求。对德国与IMF而言,这并非无关紧要。如果德国给希腊留有余地,其他债务人也会得寸进尺。若是给予希腊让步,意大利也会要求让步,而这一让步可能会危及整个欧盟体系。

希腊方面,左翼激进联盟党领导人正在出谋划策,不过他们权利有限,能上台执政是因为主流的欧洲政党丧失了其合法性。自2008年起,希腊政府好像更为在意如何留在欧元区内,而不太关心失业率猛增、公务员薪资的大幅缩水等问题。如果可行,这一立场也只是暂时有效。然而,希腊公众认为它并未起到作用;很多希腊人表示他们没有借钱,也无法控制政府如何花费这些钱。他们正在为他人的决策付出代价,尽管公正的讲,确实是希腊人自己选举这些政党上台。有意思的是,希腊人民不想脱离欧元区,而是希望不付出代价就能保持现状。然而,希腊最终却无法承受这一代价,所以一切讨论都是枉然。

希腊政府因此要权衡两件事情。第一,与违约相比,清偿下一轮贷款是否更糟?第二,是否像被逼到绝路的欧洲中心主义政党一样,左翼激进联盟党会发生分裂并被一个新政党所取代?德国需要考虑:如果希腊人的违约不会把天捅下来,那么会否使得其他债务人重打算盘,最终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自由贸易的未来

更为根本的问题既不涉及欧元,也不涉及希腊违约的后果。核心的问题是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未来。支撑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假设是自由贸易区将给所有的经济体带来好处。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或者至少不总是成立,那么欧盟的整个基础就值得怀疑了,德拉克马 Vs 欧元仅是这个更大问题的一个小小的脚注而已。

自由贸易有益于各方的想法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他关于比较优势的著作于1817年出版)提出的一个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称自由贸易允许每个国家专注于生产与出口那些有某种优势(以利润表示)的产品;即便一个国家拥有某些优势,只有致力于生产最具优势的产品,才会让该国获利最大。因为所有国家都受益于其最大的优势,它们将专注于生产那些产品,而将那些较低优势的产品留给其他国家(对它们而言则有最大的比较优势)生产。

如果说以上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浅显解释,那么则是我有所低估。如果说该理论总体上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兴起、尤其是促进了欧盟自由贸易的兴盛,我则并没有夸大其词。当我试图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欧洲的国家时,我感兴趣的是这个概念(比较优势)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大致框架,而非这个概念的重要细节。

首先,比较优势法则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都治理地一样好,而是在一定地理位置与教育水平的限制下,每个国家都尽其所能地做到最好。正是在这一点上,李嘉图的理论既推进了大多数当代贸易政策的发展,也给欧盟带来了核心问题。我认为该理论并没有错。然而,在将国家(或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而非不同利益方的聚合体来考察时,它(比较优势理论)是不完备的。我认为,该理论深层次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是时间。一些优势能很快地显现出来,而其他一些则需要很长的时间。依靠每个国家拥有优势的价值,一些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很快变得及其富有,而其他一些国家做的则不是那么好,致富的速度也更慢。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仍然体现需要遵循的最优战略,但从更为综合的角度看,上述区别给比较优势法则带来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地缘政治问题。经济权力并非权力的唯一类型。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使得更快增长的国家在与增长更慢国家的关系中更为强大。这种权力既是经济上的,也是军事的,可以与经济优势一起使用,从而不仅能迫使其他国家居于从属地位,还可以使其比较优势慢慢消失。这未必是有意为之。最大化比较优势使得一些强国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力量会以与经济学几乎无关的方式严重削弱那些相对较弱的国家。

最后一个问题是财富的内部分配。国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是由追逐自身利益、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所组成。受制于内部经济与政治规范,无法保证在财富分配方面不出现极端的差异:少数人极为富有,大多数人及其贫穷。比较优势法则并未涉及这一现象,因此这与不平等所产生的后果并不相干。

打破比较优势法则

以欧盟为例,假定利用比较优势的每一个国家会为自己创造最大的逐利可能。这句话意味着——每个国家将出口它最擅长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进口那些其他人生产更有效率的产品。这种比较不仅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也发生在一个国家的不同产品之间。因此,每个国家侧重其最擅长的产品。但是“最好”不是表明他们做得有多好,只是向我们表明:他们已经尽力,并能借此繁荣。

问题是,这个时间跨度可能会很长,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才能见证有意义的结果。因此,德国人比希腊人更快看到结果。因为经济强国的权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德国的权力限制了希腊的实际可能性。而且,无论在自由贸易中希腊人享有何种优势,这种优势的分配也不均衡。

这是比较优势通常的情形(每个国家专注于生产其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但是在欧洲没有出现这种局面,因为德国的经济现实迫使它不仅出口那些具有内部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且出口很多不具有内部比较优势但具有外部比较优势的产品——这些并非德国的最好产品,而是相比其他国家做的更好的产品。因为德国在许多层面都富有效率,它在很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优势并且事实上获取了这些优势。德国的出口比率超过了GDP50%,这令人难以置信。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其希望出口那些其最具生产效率的产品,然而事实上无论其相对内部优势是什么,它出口任何具有竞争性的产品。

换言之,德国并未遵守比较优势法则。社会科学家有很多行为法则听上去是描述人们实际上做什么,结果证明只是描述人们应当做什么的道德说教。我不想做那样的事情。实践证明德国不是按照李嘉图的理论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行事。换句话说,比较优势法则在欧洲不起作用。结果是,德国比其他欧洲国家增长得更快,比其他国家积累了更多的权力,并设法以一种维稳的方式分配财富。

比较优势与希腊问题

那么,希腊要在其债务问题上对德国负债。在这件事情上无法对德国,抑或是希腊进行道德评判,要就事论事。然而,德国尽可能出口所有具有外部优势产品,削弱了希腊的出口机会,因此造成了希腊经济的长期失调。德国的优势会永远持续下去。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德国在二战一直奉行保护主义,曾保护其复兴产业免受美国竞争的冲击。作为一个出口占GDP比重很低的经济巨人,美国在19世纪晚期也奉行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同样,英国也利用关税保护大英帝国的市场。希腊并未采取那样的保护主义政策。

比较优势理论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是它并未考虑时间的差异、时滞或内部社会紊乱。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既是正确的、又是不完备的。这也是为什么欧盟遭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国家在积累财富的速度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国家并未像比较优势理论预测的那样行事、外部的地缘政治失衡与内部的社会紊乱。并不是说自由贸易不可行,而是说它带来未曾预料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对希腊债务与欧元未来的“狂飙突进运动”没有切中要害的原因。根本的问题在于自由贸易并不总是带来积极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如果不采取如德国、美国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实施的保护主义政策,希腊的经济能否恢复。如果各国做他们应当做的事情,那么问题不在欧元,而是自由贸易。

这就是德国令人震慑之处。德国的出口与消费平分秋色,出口的一半是流向欧洲自贸区。为了德国自身的利益,它比任何国家都需要自由贸易区。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德国人如何抱怨,它们担心的不是希腊退出而是关税上升。欧盟已经允许高额的农业关税与补贴。如果它们允许希腊征收范围更广的税收,那么这种行为何时会停止?如果它们不允许希腊那么做,希腊社会发生崩溃,最终结果又是什么?由于环境的差异,自由贸易可能令人惊叹,也可能极其糟糕,有时候这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本文为经济金融网/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金融网】官方QQ群-经济学之路:386671634。同时欢迎来稿至邮箱:webmaster@cenet.org.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自贸区?
自由贸易的新障碍
救希腊,难!不救,更难!
德国明镜周刊:柏林为希腊退出欧元区做准备
德国默克尔政府投票允许成员国自愿退出欧元区
索罗斯:绝对无意狙击欧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