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徽因的双眼皮是割的吗?

林徽因的双眼皮,一直是一个谜。


钱锺书老先生,据说因为自家猫咪和林家猫咪打架,于是写了一篇小说《猫》,女主角的原型,便是林徽因。这篇文章里的猛料很多,一点也不逊色于冰心那篇《太太的客厅》,其中最生猛的,便是这一段:


李太太从小对自己的面貌有两点不满意:皮肤不是上白,眼皮不双。第一点还无关紧要,因为她根本不稀罕那种又红又白的洋娃娃脸,她觉得原有的相貌已经够可爱了。单眼皮呢,确是极大的缺陷,内心的丰富没有充分流露的工具,宛如大陆国没有海港,物产不易出口……李先生向她求婚,她提出许多条件,第十八条就是蜜月旅行到日本。一到日本,她进医院去修改眼皮,附带把左颊的酒靥加深。……李太太花五百元日金新买来的眼睛,好像美术照相的电光,把她原有的美貌都焕映烘托出来。


按照钱锺书的爆料,林徽因的双眼皮,乃是人工的。


林徽因早年的照片来看,她确实是一个单眼皮。下面这张少女时期和爸爸的双人照可以证明,不过,通过这张照片也可以看出,林徽因的爸爸林长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深双眼皮。



双眼皮是显性基因,林徽因的爸爸是双眼皮,那么妈妈呢?我搜到一张林徽因结婚时和妈妈拍的照片,可以证明,林妈妈至少有一只眼睛,是双眼皮(当然,也有可能是人老了眼皮松弛):



问题来了,当父母都是双眼皮的情况下,有可能生出单眼皮的女儿吗?


这是可能的,因为双眼皮是显性基因(A),单眼皮是隐形基因(a)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但父母都带着单眼皮的隐形基因,女儿有可能是单眼皮,用公式来表达就是:


父亲Aa,母亲Aa,生出来的孩子可能为AA、Aa或者aa。当为aa时,即为单眼皮。(作为一个文科生,这大概是我残存的理科知识了,请赞美我!)


可以肯定的是,林徽因一直到订婚时,仍然是单眼皮。有照片为证:



but,到了老年林徽因,双眼皮确实出现了,虽然左眼更为明显——



不过,在咨询了专家之后,我又得知,双眼皮这种东西,其实是很难以言喻的。许多人,小时候是单眼皮,长大之后,就成了双眼皮——比如我。“有时候四十岁之后才能看出来,哦,原来自己是个双眼皮。”


所以,林徽因的双眼皮也很有可能是慢慢显露出来的。


更何况,按照林徽因的个性,生肺病的时候也要穿骑马装,发着高烧也不耽误帮小媳妇解决婚前恐惧,割个双眼皮,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


在那个年代,割双眼皮的名人大有人在,比如周璇。一开始,她害怕割双眼皮疼,于是改由化妆师用火柴棍儿压印后,再用眼线笔画出双眼皮。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一劳永逸,于是,就跑到日本割了一个双眼皮,同去的还有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李丽华。



民国人对于整容的态度,较之今天的躲躲藏藏欲语还休,完全不同。


比如我收藏的彭梅魁编著的《健身美容术》。



这本出版于1946年的小书开篇就石破惊天,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女子追求美,并没有什么错。只要这种追求美的心意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讨男子欢心——因为“男子的口味是时常在变的”。


这本书从头发、指甲到眉、眼、口、鼻乳房各方面,详细介绍了各部位的美容方法。



在“塌鼻补救”这一项时,特别提到了目前国外引进的隆鼻术:



这当然不是民国第一本讲人工美容的书,早在1916年,就有一本颇为畅销的《人工美容术》,我也买了这本书,孔夫子旧书网,300大洋。



网上有许多人云亦云的文章,说这本书是最早的整容书籍,其实是不准确的。这本书里的内容较之上面那本《美容健身术》,还是初级了很多,更多是这些怎么美白,怎么去痘,怎么治疗秃头这样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容和整容都是舶来品。晚清时期,《点石斋画报》上已经开始介绍国外女子的整容手术“美国女郎削鼻求艳”的故事。1897年5月5日的《申报》里上,也有一则除皱新闻:


法国巴黎府有某外科以为老妇修容起家,家资巨万。其法在老妇耳际割开将皮切去一条,然后将面皮绷紧密线缝之,则面上皱纹悉平,宛如妙龄女子,老妇至此只有忍痛而已。嘻,异哉……如英法女子涂面用龙脑,按龙脑一物,涂之面色转白,然后以胭脂水抹两腮及眼眶,色艳如蔷薇含露未干......又用刖拉动拉毒药注于眼内,则银海生光,秋波欲活。 


1911年1月11日,《大公报》上第一次介绍了来到中国的美国整容医生吉凌汉,她来到上海,开展妇女美容新法,生意兴隆,一时间,已经治愈了上千名中国女性——“各省有不远千万里来者,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这位医生的特长似乎是美白、点痣和祛痘,在清末著名报人汪康年的笔记里,也特别提到:


近有欧妇名吉凌汉者,初至上海,自言能为人修治面目,黑者白之,污者洁之,疵点者删之,麻陷者填之。


到了民国中期,上海滩的美容院,技术已经发达到了我们所不能想象的专业水平。


1936年的《申报》曾经刊登了一篇《美容医院的内景》,介绍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美容项目主要有嫩肤、去斑、除皱、点痣、除雀斑、整形等形式。


来看看吧,当时上海的美容医院分为八个大类:面部、各项电疗、鼻部、口唇部、耳部、手足部、化妆,每个大类中又包含十分庞杂的内容:仅仅面部类,就包含了去除雀斑,点痣,去除各色(黄、灰、黑、白、红)斑点,面部粗黑变白嫩,颈部黑变白,皮肤白嫩注射,面部角化去除,去除面疽,粉刺,癖痕,去除疮疤,麻皮吸平,面瘤去除……



民国时期的明星,对待整容的态度,也比现在那明明打针打得一点表情都没有了还言之凿凿“我只是瘦了”的撒谎精们光明磊落多了。


如果那时有微博微信,他们一准会早早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宣布:“为了艺术事业,我马上要去垫鼻子啦!”整容完成之后,他们也会邀请记者来参观“成品”:“看,我是不是变美了?”比如以《十字街头》而闻名上海滩的白杨女士,从北平到上海加入明星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补面部缺点凹鼻梁凸嘴唇面部雀斑均加改造”,记者专门去探班,发现“割了眼皮修了鼻尖白杨又牺牲了两片丰腴的肉”,“看上去比从前更清秀美丽了”。




除了白杨,公开承认自己整过容的还有著名小生白云,他开了双眼皮,放大了眼睛,垫高了鼻子,甚至还削了颚骨……手术难度之大,令人咋舌。


演员如此,歌手也并不避讳“整容”这两个字。1946年4月21日的《春海》周报里,曾经介绍了上海滩女歌手们的整容情况。主人公有三位,一位是整了牙的萝芩,一位是做了隆鼻的金妮(据说是分批完成的,有几天金妮要用手绢捂着鼻子上班),还有一位叫韩菁清的湖北姑娘,整了人工双眼皮,“果然增其艳丽不少”——


这个料有点猛,后来,韩菁清靠着这双眼里的双眼皮,嫁给了梁实秋,那时,他刚刚丧偶没几个月。



民国女子的勇气,永远不是我们所能够揣度。有一次,著名的京剧演员言慧珠参加一个牌局,听到了太太们的窃窃私语,她们传言,言慧珠的胸不像中国女人,八成是整出来的。言慧珠一听,立刻宽衣解带,把胸部露出来,对那些太太们说:“说我的胸是假的,那你们摸摸呗?”


对于美的追求,是女人的权利。正如《美容健身术》上所说的那样,女子在这世间,已经有太多太多的痛苦,如果自己是一个爱美之人,用各种各样的小方法,让自己变得更美,有什么错?


如果真如钱锺书爆料所说,连林徽因这种长相美貌、饱读诗书、丈夫听话、朋友有趣、工作优秀的姑娘,也会在外貌上精益求精,勇于改变自己,那恰恰证明,那时候的民国女子们,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那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骄傲


这种风尚,已经消失太久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徽因双眼皮是整容割的?钱钟书曾写文暗示,当年老照片不会说谎
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却是单眼皮,一定有问题?!
为什么古代美女一律都是单眼皮
单眼皮提神妆,告别双眼皮贴!
于浩琦:双眼皮(重睑)是怎么形成的?丨科普篇
古代仕女图为何钟情单眼皮女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