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较 | 为何欧洲没有征服整个世界?



菲利普·霍夫曼 (比较 | 欧洲何以征服世界? ?更多新书详情点击链接跳转)

菲利普·霍夫曼的《欧洲何以征服世界?》这本书推出了中文版。仅看标题,会以为作者写了本非常政治不正确的书。但是宏大的标题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本相当小心翼翼的书。作者认为火器的持续发展是欧洲军事优势的根本,同时以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解释了欧洲何以在火器方面获得这种持续的发展。

但是作为一个中文读者,我们更关心的其实是标题里那个问题:菲利普·霍夫曼一开始就强调的1900年代欧洲的绝对优势,但是苏伊士运河以东即使在1900年代也还是存在几个独立国家,甚至有日本这样一个近代列强出现在西太平洋。投身火器锦标赛并在火药技术上取得优势的欧洲为什么没能征服整个世界?或者说面对在火器锦标赛中不断进步的欧洲,我们何以幸免?这个问题是否能够用作者的方法加以解释呢?

1

欧洲的火器优势与东方太平盛世

菲利普·霍夫曼在著作的开头就告诉我们:

在火器技术上欧洲人早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领先了。虽然中国是公认的火药发明者,但是日本的枪炮是从欧洲引入的,到16世纪中国也开始从欧洲进口枪炮,甚至向传教士学习军事技术。欧洲在这方面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奥斯曼帝国持续的扩张到16世纪已经屡遭挫败,虽然到17世纪奥斯曼帝国依然能够发动大规模的西征,但是1683年哈布斯堡王朝及其盟友在维也纳城下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成了奥斯曼帝国持续扩张历史的转折点,此后十几年间,哈布斯堡就成功地从奥斯曼人手中收入了大部分被占领的匈牙利领土。而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比维也纳之围还要早,1676年俄国军队渡过第聂伯河,揭开了此后两百多年间,多达十次的俄土战争的序幕,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中,虽然奥斯曼帝国偶有获胜,但是领土却持续缩水。与此同时,俄国还在西伯利亚、远东甚至北美持续扩张。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虽然到1613年才第一次在印度建立贸易据点,但是随着1689年获取加尔各答,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开始迅速膨胀,到1760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国已经成功地攻陷法国在印度的据点本地治里(Pondicherry又译为朋迪榭里),永久性地将法国驱逐出印度,在印度建立起英国的霸权。

但是与欧洲强国在东欧、印度、西伯利亚和美洲高歌猛进的持续扩张相比,在中国和日本,欧洲人的威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从1616年到1641年连续发布《锁国令》,先后断绝了和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外交和贸易,只与中国和荷兰保持贸易往来,而且荷兰商人被强制迁往长崎的出岛,却没有招致任何报复。

在中国,郑成功1661年成功地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台湾,荷兰虽然组织了反攻,甚至一度攻占了基隆,但是最终却在1668年撤走。在北方,中国在雅克萨之战中挫败了俄国,并最终在1689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此后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除了澳门的葡萄牙人和长崎“出岛”上形同囚犯的荷兰人,欧洲各国在中国和日本没有什么存在感。不仅如此,荷兰人为了维持日本贸易还要接受各种屈辱性条款,比如荷兰商馆的所有人都不得随意上岸,需要的所有物品都必须由专人负责购买,然后送往出岛。荷兰商馆的代表还要定期前往江户城“参府”,而且荷兰人受到的接待不仅远低于高丽,甚至连琉球也不如。即便如此荷兰人依然对幕府百依百顺,甚至当美国派遣舰队逼迫日本开国的时候,荷兰商馆都向幕府事先通报了消息。

菲利普·霍夫曼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依然非常小心谨慎的局限在军事技术的范围之内,他指出日本自应仁之乱以后的长期混战,赋予了日本以类似于欧洲的社会条件,中国王朝因为面对北方民族的入侵,也加大了军事投入,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日两国的军事技术都效法欧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无法解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的扩张,不仅仅在日本是低潮期,在原始的非洲也一样是一个低潮期。清朝的“海禁”和江户幕府“锁国”的,或许给欧洲的扩张带来了阻碍;可是,在同一时期,除了建立少数奴隶贸易据点和航海补给基地以外,欧洲强国也没有在非洲进行大规模扩张。这又如何解释呢?

显然,欧洲的这种“厚此薄彼”的征服态度不能单纯用军事技术这个理由来解释。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后形成的欧洲殖民潮显然是围绕国际贸易进行的。其中首要的贸易无疑是香料贸易,因为在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以前,国际贸易可选择的商品是不多的,必须保质期够长,单位体积价格够高,才能成为长途贸易的交易对象。而香料无疑是最适合的,而香料的产地和集散地则在东印度群岛和印度。地理大发现的另一个收获是美洲白银,贵金属无疑也是适合长途贸易的商品,但是大量白银流入欧洲的结果是让欧洲银价暴跌,所以欧洲的国际贸易的重要目标就是找到银价比较坚挺的市场。而大量使用白银的奥斯曼帝国和中国就成为美洲白银流入的最佳选择。除了美洲白银之外,日本在16世纪也发现了巨大的金银矿,由于引入了欧洲提纯法,日本的白银纯度比中国高,只要把日本的白银运到中国再重铸就可以获利,所以欧洲商人才会积极投身远东贸易。但是银币的币值也好,银锭的纯度也好都,是建立在政府的控制的基础上的,而除了获取某些贸易据点之外,欧洲在中国和日本并没有建立直接统治的必要,建立直接统治也不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在这个阶段,欧洲的火器优势被引向对欧洲有直接威胁的奥斯曼帝国、对英国来说直接统治更有利可图的印度去了。随着幕府的锁国令和对日本金银纯度的控制,远东贸易的利润正在下降,欧洲殖民者对远东的兴趣也在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十六世纪已经取得火器技术优势的欧洲在十七、十八世纪里不但没有对中国、日本采取征服政策,甚至在非洲也没有采取积极的扩张政策的原因。

2

世界帝国的K线图

在历史上,获取海外殖民地和广阔的海外领土,甚至建立世界帝国,到底有多大价值?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且与本文的主题直接相关:欧洲人投身于锦标赛般的火器竞争当中所获得的军事技术优势,是用来获取海外领土比较划算呢还是用来夺取欧洲领土比较划算?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拥有三个世纪以上的火器技术优势,具备了征服世界的能力,但却没有征服世界。

遗憾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直接论据却并不多。其中一个比较好的事例是七年战争。英国联合普鲁士投入的这场针对法俄奥三国的漫长战争终于结束要缔结和约的时候,英国首相布特伯爵约翰·斯图尔特派往法国的使节表示,印度是没得商量的,但是其他殖民地可以商量一下。他让法国人自己选:是要法属加拿大呢?还是要加勒比海的两个糖岛?如果法国人要加勒比海的糖岛,那就得割让加拿大,反之亦然。这是一个衡量殖民地价值的好机会。因为法国人纠结再三还是选择了糖岛。在随后签署的《巴黎和约》中法国人割让了法属加拿大,而英国人归还了被占领的法属加勒比岛屿。但是这一条款在英国引发激烈抗议。人们纷纷指责首相不够强硬。这时就有了另一个比较的机会,那就是七年战争里英国人夺取了法属加拿大,而英国的盟友普鲁士呢?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并没有夺取什么新领地。但是七年战争保障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夺取的西里西亚。腓特烈二世因此而得到了“大帝”的称号。而获取法属加拿大的条约约翰·斯图尔特首相是靠贿赂议员才勉强得到议会批准的。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法属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糖岛”至少在英国人眼中是差不多的,而法国人权衡再三选择了糖岛,说明对法国经济来说得到糖比从法属加拿大弄到皮毛更重要,而从布特伯爵和腓特烈大帝获得的评价之天差地别可以看出,不管是糖岛还是法属加拿大都远不如西里西亚。

类似的事例在英荷战争中也可以找到。我们知道因为英国人在1664年占领了荷兰在曼哈顿岛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此举导致荷兰在1665年向英国宣战。之后的战争中实际上英国是处于下风的,所以在1667年缔结的《布雷达和约》当中,英国人不得不向荷兰让步,以妥协换取和平,英国被迫修改了《航海条例》,放弃了英国在东印度群岛的利益,而作为对英国妥协的回报,荷兰把哈德逊河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割让给了英国。换而言之,纽约和哈德逊河流域在1667年的价值要远低于东印度群岛。

殖民地在历史上的价值是不能以今天的价值来衡量的。如前所述,在近代交通工具发明以前,殖民地对母国的价值实际上并不大,而欧洲各国持续投身于军事竞争,要保卫这些殖民地的成本却很高。没有近代的轮船、铁路,殖民地产品中只有金银、香料、糖、皮毛、谷物这些东西可以被运回本土,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时代,金银大量流入直接的结果就是金融紊乱。而谷物虽然可以给人民带来实际的好处,但同时又会直接冲击掌握着欧洲国家权力的地产贵族的利益。所以除了少数情况下,比如英属印度或者加勒比海上遍布强制奴隶劳动的甘蔗种植园的糖岛以外,很多殖民地的性价比并不高,而宗主国也并不在乎。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

实际上,英国并不那么重视北美殖民地,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理解英国何以坐视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独立。如果说独立战争是因为法国干预才得以取胜,那么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5)当中,英国于1814年战胜了法国,缔结了一个几乎同意英国自由宰割欧洲之外世界的《巴黎和约》,非欧洲的问题根本不在之后的维也纳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在如此一边倒的优势之下,英国为什么要跟美国缔结《根特条约》而不是采取坚决的征服政策呢?为什么甚至在拥有如此优势的情况下,利物浦勋爵要给美国人一个如此宽大的条款呢?因为维持北美殖民地的性价比不高,继续战争所需要的花费远超征服这个北美国家所能获得好处。

如果说这些例子都不够量化,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个用货币量化的例子,那就是路易斯安那,由于法兰西共和国从西班牙手中获取了路易斯安那,美国希望以一千多万法郎的价格买下新奥尔良,但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瘸子塔列朗突然问美国代表:“整个路易斯安那你们能给多少钱?”这笔钱最终确定为八千万法郎。1803年的八千万法郎是什么概念呢?1805年的《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给拿破仑的赔款是四千五百万法郎,1807年《提尔希特和约》普鲁士给拿破仑的赔款是一亿法郎。而1815年当拿破仑最终在滑铁卢战败的时候,根据《第二次巴黎和约》法国需要向四强支付的赔款是7亿法郎。

3

竞争的得与失

持久的军备竞争,促使欧洲的火器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在三个多世纪里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为征服世界创造了可能。菲利普·霍夫曼用锦标赛模型解释了这种竞争导致进步的方式。但是欧洲并不是一个整体,欧洲列强之间持续不断的竞争也并不仅仅发生在欧洲。这就解释了欧洲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何以表现得三心二意。甚至呈现出波峰与波谷。

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扩张围绕着利润最高的香料和金银进行,并随着利润的下降而进入低潮。这就给中国和日本的“两百年迷梦”提供了窗口期。进入十九世纪,殖民地的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攀升,铁路、轮船、船用冷藏库的发明,让殖民地的价值今非昔比。农产品之外、肉类、甚至乳制品都开始流向欧洲市场。殖民地从“如果不是怕被人捡走很多东西我们原本都可以抛弃”的鸡肋,变成了真正的“王冠上的明珠”,但竞争也随之升级。近代的帝国主义时期开始了。

中国、日本、非洲、大洋洲这些原本被冷落的地方被迅速卷入欧洲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尤其是在非洲,“法绍达危机”里的一支法国探险队就可能导致英法全面战争。而“摩洛哥危机”中法国外交部长的强硬态度就险些导致法德战争。海外领地的风险随着海外领地的升值一起陡然上升。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十九世纪欧洲强国在“征服世界”这个问题上一如既往的三心二意。视印度为外交利益核心的英国,却在印度门户的南非和埃及问题上摇摆不定,尤其是埃及,甚至弄到每一个欧洲强国都可以在埃及问题上给英国出难题的地步。

欧洲列强持续不断的锦标赛式竞争,是欧洲优势的根源,这一点作者在其著作中用非常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作出了解释。但是也正因为这种锦标赛式竞争,让欧洲列强在历史上的扩张中彼此牵制,互相掣肘。当挑战的威胁小的时候利益也小,而当利益大的时候挑战也大。欧洲自身的长期竞争是其得以在三个多世纪里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的根源,而也正因为其长期竞争的局面使得欧洲无法利用其军事技术优势真正征服世界。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能否用数学模型描述。无论如何,《欧洲何以征服世界》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解释了一个宏大的历史问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个问题,总该抽时间读一读这本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咖啡与茶的千年战争
咖啡的世界历史版图
UC头条:《帖木儿之后》: 帝国博弈如何成为世界历史的推动力?
荷兰兴衰的历史原因分析
欧洲差一点殖民了全世界
印度尼西亚历史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