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九霖:我们的前半生与后半生

1986年在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家里合影


作者:陈九霖博士

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

日期:2017年08月07日


最近一部《我的前半生》电视连续剧红得发紫,勾起了很多中老年人的回忆,以至于网上纷纷谈论与勾画《我的后半生》;又因为演员靳东的高超演技,也博得了年轻观众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以至于很多人建议我选用靳东作为即将开拍的《地狱归来》电影的男主角,扮演我本人这个原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人的一生如果缺乏规划与反省,他不仅会在人生旅途中迷失自我,而且,也走不出生命的厚度。要规划好人生,首先在于避免重大失误,就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 “少犯错误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犯错少,就是成功。” 人生最大的失误是:前半生困于“无知”、 后半生困于“自以为知”。


很多人说我在新加坡担任总裁的日子是活在天堂之上,现在又有人说我是“地狱归来”的男人,可以说我的前半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过山车式”的体验,而中国航油事件是我前半生最大的失误,失误之一在于我对石油期权交易的“无知”和对专家的过分信任,对专家的过分信任本身就是一种无知。


曾经有外商问过李嘉诚:“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李嘉诚说:“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假如你放弃继续学习,不去接触新的知识,那么,很多机会将因为无知而错失;很多错误将因为无知而犯;很多时候本来可以迷途知返却因为无知而选择“盲人骑瞎象,夜半临深渊”;很多时候本来可以认清形势和方向却因为无知而犯了“狭隘视野综合症”:只听对自己有利的话,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却不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苏格拉底说:“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在人的前半生,保持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既要有对专业领域持续学习的旺盛兴趣,又要主动打破知识壁垒,通过“跨学科学习”拓展既有知识,掌握多元思维方式,惟其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资本。



《吕氏春秋·谨听》有言:“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说的就是自以为知的严重危害。吕不韦认为,帝王只有“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凡夫俗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以为知实则是不知的人却常常闭目塞听的,爱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又因为盲目主义和懒惰主义而不经过“小心求证”就信口雌黄,盲目蛮干了。


从小处来说,自以为知不过是出洋相丢面子的一时尴尬,沦为他人笑柄。明代的江盈科写过一篇小品文《北人食菱》,说的是有一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好心提醒他:“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于是有人继续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大言不惭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却不知道“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因为)强不知以为知也。” 其实,他如果及时承认自己的无知,又怎么会弄得如此狼狈呢?


“不知而自以为知”其实比真正的无知更糟糕!一个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会愿意放下身段“不耻下问”,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且具有继续学习的需求与动力。而“自以为知”的人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再学习,因为所有的知识他都懂了,于是,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如果一个领导者、管理者闭目塞听,那对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周厉王施行暴政,不允许国人谤谏,甚至派人监视百姓,被报告的人就要被杀掉,百姓只敢道路以目,周厉王却自以为知晓天下、决策英明,不肯听召公的劝谏,终被流放他乡。孔子也对他的学生子由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个人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大智慧的体现,认识到自己的“不知”是求知与行动的开始。


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口曾刻有一句箴言:“人呐,认识你自己!”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要靠知识。处于前半生的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将无穷无尽的“无知”尽可能多的变成“我知”;处于后半生的人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为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咱们的前半生和后半生
后半生要活得精彩(美文)
前半生择其所爱,后半生爱其所择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vs后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