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课笔记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3月 9日
授课教师
李华清
年级(班)
六(1)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6∶10和9∶15     4.5∶1.5和10∶6
二、自主探究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找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1、小组合作,将发现与同伴交流。
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验证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关系。
(2)学生探究验证,教师指导。
(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四、巩固练习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1、复习充分,为新课起到很好的铺垫。
2、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学中能照顾全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4月 5日
授课教师
潘柳霏
年级(班)
五(2)班
课时
1
科目
英语
课题
《Unit 2 It’s too big for you.  》
点评
听    课    记     录
Step 1、Warming-up
1、Greetings.
2、Revision
教师出示图片并运用:What’s this? 来提问,引导学生用:It’s a …It’s…来回答。Step 2、Presentation
1、Leading-in
出示多媒体,教师创设Lingling回中国的情境引出本课课题。 (板书课题)
2、Listen and answer.
多媒体出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学生听录音再回答。
3、Look、listen and say.
(1) 、多媒体呈现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There is a T-shirt. But it’s too big for him. There is a football. Can he play football? No, it’s too hard for him.
(2)、板书:It’s…for… 并带读。
4、利用图片学习句型。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课件表达句子:Lingling buys a red cap and a dress for her friends.
2、Game. 请2位学生示范:一个表演动作,另一个猜。必须用:It’s…for…来表达。
3、生一起朗读,师板书。
Step 5、Homework
板书设计
Module 5 Book 6
Unit 2 It’s too big for you.
It’s…for…
1、教学情境有创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活。
3、教学互动的设计能让学生亲身参与,促进了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新知。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4月 10日
授课教师
谭龙
年级(班)
二(2)班
课时
1
科目
美术
课题
《绘画游戏》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
师板画: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用线做游戏。
引出课题: 绘画游戏 (板书)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件:
三张用线分割的画,让同学们比较一下哪张画最容易让我们添画?
1、出示课件、了解添画的方法
2、指导欣赏作品:分析作业的内容和色彩
3、你喜欢哪张添画?为什么?每个主体物的颜色一样吗?
四、合作创新、探究表现:
1、学生分割画面并进行添画。
2、根据形象进行涂色。
3、同桌之间互相提出建议。
五、课堂欣赏、评述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
2、简单说出自己的作品内容。
3、教师评述优秀作业。
板书设计
绘画游戏
(画出三种线:直线、曲线、折线)
1、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了几种绘画常用线条的名称。
2、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培养他们互相帮助的精神。
3、教师的组织能力有限,教学中出现一定的失控。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5月 8日
授课教师
李湘
年级(班)
一(1)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人民币的认识》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
师:知道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
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
⑴ 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
⑵ 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出示真币
⑶ 师小结;全面认识人民币。
⑴ 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
⑵ 指名汇报:介绍所认识的人民币
(三)兑换游戏:
师出示物品及标价:
橡皮:一角               尺子:一元
问:买这两样文具可以怎样付钱呢?
2. 同桌讨论、交流
3. 汇报:
4. 师小结,板书:  1角=10分
1元=10角
(四)实践活动
(五)巩固拓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从歌曲《一分钱》导入,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3、通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4、教学有特色。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5月10日
授课教师
钱惠芬
年级(班)
五(2)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分数的意义》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单位“1”的意义
板书数字1。
让学生拿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
师让学生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深入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 )/( )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四、分数的写法
五、全课总结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1、能让学生通过学具的分一分,说一说,充分理解了单位“1”。
2、教学重、难点突出。能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9月 18日
授课教师
史丽斯
年级(班)
一(1)班
课时
1
科目
音乐
课题
《国旗国旗真美丽》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导入新课
运用听唱法,学唱和掌握重、难点乐句,导入新课。
⌒ ⌒
6 5 3 6 ∣5 -∣ 5 2 3 ∣ 1 - ‖
飞上 蓝 天 亲 亲 您。
二、新课教学
1、谈话引题
2、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范唱,第
一遍听赏歌曲。
3、听赏完后讨论老师听赏前提出的问题:
4、随歌曲做律动。
5、"看国旗",猜歌名,出示课题。
6、了解国旗相关知识。
7、识字拼句,学习歌词,第三遍听赏歌曲。
8、分小组完成四个乐句的学唱、歌表演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9、对歌,检查学生歌曲掌握情况。(第二遍学唱歌曲。)
10、接龙游戏,检查学生歌曲掌握情况。
三、深入拓展
拓展(一):音像结合,在听赏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内心产生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思想得到升华。
拓展(二):"画国旗",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的伴唱音乐。
四、小结
1、小鸟和小红旗都是小朋友熟悉和喜欢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2、从模仿入手,让学生能轻轻地唱出"亲亲您",尝试着模仿老师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3、教学中能很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四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 年 9 月18 日
授课教师
郑巧莉
年级(班)
三(1)
课时
第二课时
科目
语文
课题
5   北大荒的秋天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设置情景,导入
1、板书“秋天,”读词,谈话引入氛围。
2、板书“北大荒”,读词,简介北大荒,设疑,那里的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3、齐读课题,课件出示北大荒秋景图,学生欣赏。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2、出示生字词,识读。
3、再读课文,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秋天?小组交流讨论。
4、生自读描写天空一段,勾画出描写流云色彩的词,汇报。
课件出示流云图,认识书中描写的颜色,并模仿说几个,指导朗读。
5、课件出示小河,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理解小河之美,指导朗读。
6、自学描写原野一段,找出描写的景物,并画出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指名回答原野的特点是什么?指导朗读。
学生练习模仿原野一段,围绕中心写几句话。
三、教师总结,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1、教师谈话设疑激趣,利用课件展示北大荒秋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很好的利用了图画,让学生直观的认知理解,比讲解更有效。
3、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方法。练习仿写,锻炼了学生的学以致用。
4、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能很好的利用课件,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上变得直观而形象,
5、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贯穿整堂课,符合课标理念。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10月 9日
授课教师
韦静雯
年级(班)
四(1)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角的度量》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创设运动会情境,谈话导入。
二、用正方形创造测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点。
1、 寻找工具测量直角。
(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图片
(2)指名指一指图中角的顶点在哪?边在哪?
(3)指名度量,并说一说过程?
三、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
1、细分量角工具。
2、认识1度角。
指导写法,说一说小圆圈写在哪了?(预设:右上方)
(课件演示:180个1度角)
3、认识几度角,理解量角的含义。
(找到90度角的位置,说一说从哪到哪是90度。
4、认识内外刻度线。
给量角工具标上刻度,产生简化标数的需要。
(3)美化量角工具,课件演示长方形量角工具变成半圆量角工具的过程。
(4)量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学生产生再标一圈刻度的需求。
(5) 完整介绍量角器
四、练习量角,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方法要点。
1、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巡视。
2、展示错例,明确方法。
3、总结量角方法。
五、全课总结。
1、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2、有效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3、通过观察量角器及课件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新知识。
4、课件的使用还不熟,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待提高。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授课教师
许秀莲
年级(班)
四(2)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角的分类》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角,导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尝试给角分类
(2)认识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学生自学课本;并交流自学收获。
教师边用活动角演示边讲解周角的意义。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4)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体验
A.提问:三角尺上各有什么角?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什么角?
B.折角
C.自由活动:谁能用身体动作表示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
(6)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角分为哪几类?怎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1、复习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教学上利用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新知识。
3、练习的设计有梯度,能够考查出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10月 24日
授课教师
何素娟
年级(班)
六(2)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圆的周长》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2)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2.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4.小结。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2)指导阅读第63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65页第1的第( 1 )题。
2.完成第64页下面的“做一做”。
5.看书质疑。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让学生动手操作去验证,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
2、老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识,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3、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德育教育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值得我学习。
4、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于生活之中,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有兴趣。
教 师 听 课 记 录 表
单位:海棠湾镇南田小学    听课人:杨广湘        时间:2012年12月 10日
授课教师
陈丹玲
年级(班)
一(2)班
课时
1
科目
数学
课题
《认识整时》
点评
听    课    记     录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猜猜他是谁?对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孙悟空,孙悟空小时候淘气顽皮,上学总是迟到,每天早上,别人都去上学了,他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于是师傅送给他一份礼物,大家猜一猜,师傅买了什么东西给悟空?
生:闹钟。
师:孩子们真聪明,孙悟空高兴极了,可是他不会看时间,他想请同学们和他一起认识钟表,你们愿意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整时。板书:《认识整时》
二、探究新课
1、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①、出示第64页主题图。
②、课件出示8时、3时、6时,学生认读。
③、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④、小结整时的读法。
三、课堂活动
1、拨钟练习
①师拨钟,小组抢答。②学生挑战拨钟。
2、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
学生独立填上这些时刻。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孩子们,时间是宝贵的,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利用学生非常喜爱的动画人物出现导入课堂,能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3、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4、教学环节衔接不好,教师对课件使用不熟练。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的失误,今后还将有待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6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年级道法上
也谈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结合实践谈谈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