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武古镇

易武古镇

    来源:说茶网    编辑:南嘉木   2015-06-26 17:46:37

位于勐腊县东北部,现为勐腊县易武乡政府所在地,距景洪市126公里,地处山区,坐落在山脊之上。易武是傣语地名,意为美女蛇所在之地。
 
 
易武是具有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镇,也是现存古建筑较多、茶文化积淀丰厚的茶马古镇之一。早在唐代,南诏银生节度管辖下的“利润城”即今之易武,属于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的范围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划分十二版纳时,易武与倚邦、整董(今属江城)同属于一个版纳,隶属于车里宣慰司。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时设立易武土把总,管理曼洒、易武两大茶山。“伍乍虎从征普思夷匪,以功授土把总世职”,易武成为当时的一个版纳。民国初期设普思延边行政总局时,置第六区行政分局于易武,后又移至倚邦。1930年,镇越县治所由勐捧迁到易武。1949年在易武街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3年建版纳易武,1958年一直是易武区(乡、镇)政府所在地。
 
 
易武的繁荣始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当时,大批石屏汉人“奔茶山”陆续到达易武后,易武镇商贾云集、人气旺盛。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易武成为西双版纳普洱茶产销中心,易武镇的居民已近万人,在推动普洱茶生产繁荣繁荣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易武镇的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著名的易武街顺坡而建,路面完全用青石板铺设,马鞍似地架在一座山梁上。街道两旁是茶庄连茶庄、商铺接商铺、住宅靠住宅,还建起了许多庙宇、会馆和学校。茶马古道也用青石块从思茅铺到了易武街,方便了易武与内陆的往来交流。易武街也因此人头攒动,茶叶交易频繁,白天驼运茶叶的骡马拥满街道,入夜客栈人满,赶马人的帐篷架到了山坡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易武街”也因此成为易武镇的代名词。从清代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易武街一直是普洱七子饼茶的生产和交易中心,是茶马古道的第一站。
 
 
20世界30年代后期,由于法国人禁止普洱茶运往老挝、越南销售,加之赋税过重、社会动荡等因素,易武街逐渐衰败。随着岁月的流逝,易武街的各种建筑也逐渐破损,特别是在文革中认为破坏严重。
 
 
如今,易武街的文庙建筑已不复存在,仅有少量遗物可寻。石屏会馆、关帝庙也只剩下小部分破旧的建筑(现易武小学大门左侧)。那些具有内陆汉族居民建筑风格的百年老宅,20世纪50年代尚存300多户,现在就只剩下50多户了。其中,昔日名扬四海的茶庄老宅仅存同兴号、同昌号、福元昌、迎春号、守兴昌、车顺号六家。另外,在原石屏会馆关帝庙残存的建筑内,保存有一块立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的茶案碑,石碑高1.3米,宽0.7米,碑头刻有“永远尊奉”四个大字,碑身正文1142字,主要内容是:清道光年间,针对易武春茶税收太重的状况,石屏茶商张应兆等人上书易武士官,提出对发展地方茶叶生产大有裨益的减税要求,但易武士官不但不采纳,反而借代禀思茅厅之机,监禁并虐待张的两个儿子。为此,张应兆等人又联名上书控告易武士官的诡计和暴虐,受到了普洱府黄主的重视。黄主审理了全案,谕易武士官“不得苛索”、“不许任意派收”,同时又加派茶价、减少茶税,并针对士官滥用权势的情况,规定了办公行膳的限量。张应兆等人胜诉后,为了不使易武士官滥派茶税,或恐日久重蹈覆辙,便立此茶案碑,将案情、断案过程及有关规定刻于青石碑上,让世人铭记。


《普洱茶文化》陈红伟,张俊.著【连载】—》返回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大茶山”的历史考证
云南普洱茶版纳勐宋保塘早春生茶200克饼
云南:神秘而美丽的边陲
探访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古镇
丽江游记——束河古镇
在易武古镇探寻普洱茶文化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