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对话:想成为肿瘤“绝缘体”,你必须知道的15件事!

权威对话:想成为肿瘤“绝缘体”,你必须知道的15件事!

健康加油站
2015-08-18 10:42


当下,热映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引发了又一轮对年轻人因罹患肿瘤而英年早逝的唏嘘,公众叹息、不解、愤懑、恐惧,对肿瘤恨之入骨,但又改变不了其无孔不入的事实。为了揭开“肿瘤君”的神秘面纱,头条妞专访了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主任王宁,及陪伴熊顿走完最后一段人生旅程的医生们。

忆熊顿:留着光头爱微笑

“她喜欢漫画,总是面带微笑”,在北京肿瘤医院淋巴瘤病区的医生们心中,熊顿是一个特别的姑娘,她乐观、阳光、朋友不少、留着光头也总是爱笑,尽管已时隔3年,但大家对熊顿的记忆却依旧清晰。

2012年,熊顿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复发后,曾在这个病区接受过数次化疗。

《滚蛋吧,肿瘤君》的漫画书出版后,医生们自发凑够2万块买了很多本,有的自己收藏,有的则放在病区走廊的橱窗里方便他人阅读,这两万块则全部捐给了熊顿。时至今日,一位医生“紧张有序”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内页已泛黄的《滚蛋吧,肿瘤君》,打开扉页,是熊顿暖心的祝福。

                                          熊顿给医生的祝福

这样的祝福,她送给了在自己抵达生命尽头前,每一位用心救治过她的医生。

P.S.熊顿,本名项瑶,1982年出生,超人气绘本达人。因《熟女养成日志》一炮而红,被誉为中国版的高木直子。2011年8月21日被检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将入院治疗过程画成漫画《滚蛋吧,肿瘤君》。2012年11月16日,熊顿离开了我们,前一天,她还笑着嘱咐朋友要好好穿衣服。

朋友圈导致“肿瘤年轻化”幻象

Q:近年来,姚贝娜、熊顿、鹤鸣等年轻人或小朋友患肿瘤的事件相继被发酵、关注,是否说明肿瘤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A:这是一个误区,我国的肿瘤发病并未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反,倒是呈现了老龄化:肺癌平均发病年龄达到71岁;乳腺癌30、40岁有一个高峰期,60岁以后有一个高峰期;肝癌、胃癌都在60岁以后,属于比较老龄化的。

不管是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还是其发病的年龄波峰都是呈现“后移”趋势的,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

再说说为什么百姓会感觉肿瘤年轻化,主要有两个原因:1,检出水平提高,临床上能更早的发现年轻患者;2,资讯的发达,不管是各种载体的报道,还是朋友圈的“病毒式”传播,都会造成人们对某一个事件的高度关注。

可以放心的是,我国肿瘤的发病率总体平稳,每年仅有微乎其微的增长,但已经进入缓慢增长的平台期。

Q:姚贝娜、熊顿等都是青年时期患肿瘤,这个年龄段高发的肿瘤类型是什么?

A:在专业人士看来,姚贝娜和熊顿都属于“例外”,因为前者所患的乳腺癌本身治愈率高,但姚所患的属于乳腺癌中特别难治凶险的那一种,即“刀枪不入”的肿瘤细胞,而后者熊顿患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高发年龄也并非30岁。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已经进入平台期,即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的女性就是高危的发病期,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是城区高于郊区,主要致病原因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包括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大、情绪变化明显、易焦虑紧张,生育年龄较晚等等。城市的工作节奏快,熬夜加班缺少运动是太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会导致癌症的形成。


“晚婚晚育易患肿瘤”之说无证据

Q:晚婚晚育也算是当前的一种“国情”,这也会导致癌症?

A:这个问题在业界是有争议的,尚未有明确共识。能肯定的是,目前,我们临床确诊的乳腺癌病例中多是晚育者,可以算是乳腺癌群体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晚婚晚育者一定得癌,女性朋友不必过度紧张。与其讨论结婚生子年龄,不如多花时间锻炼身体,吃的健康,少生气、少加班、少熬夜。

Q:女性易得哪些肿瘤?

A: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癌种,2013年北京地区就报告了4362例乳腺癌确诊病例。

还有甲状腺癌,是女性的第三大癌种,2013年北京市共有2943例,占到恶性肿瘤新发的7.1%,已经很高了,在女性发病率里,甲状腺癌达到十万分之33.9,即每一万个人里有33个女性在一年时间里被查出,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个癌种。30多岁的时候是甲状腺癌的发病高峰期,这是癌症的生物学特性造成的。

Q:甲状腺癌突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A:美国30年前也出现同样的情况,突然增长,然后进入平台期,主要原因和监测数据和北京这些年监测的数据比较吻合,即1厘米以下微小的甲状腺癌增加了,我们以前医疗条件下能查出的5个厘米以上的甲状腺癌比例并没有增加,主要是因为B超设备精密度的提高,能够分辨出更小的结节;第二个原因是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的职工体检已经把颈部B超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我们十年前看颈部有没有淋巴结、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都是靠手去摸,1厘米以下的结节或者深层的结节比如离食道气管很近的根本摸不出来。

Q:在青年时期,女性的肿瘤发病率高于男性,是否和女性的抗压能力较低有关?

A:和女性本身的生理结构有关系,女性在生理期和孕期中的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上下波动,这段时期的高强度工作、焦虑紧张生气等情绪变化易给肿瘤趁虚而入的机会等;而男性一生中雄激素水平比较稳定。所以要适当减压。

城市地区兼具“富癌”和“穷癌”

Q:肿瘤的发病是否有地区差异?

A:就全国来看,肿瘤的发病率普遍是城市高于农村,这是因为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城市作为发展较快的地区,在未摆脱肺癌、肝癌、胃癌等“穷癌”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富癌”,即由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改变导致的癌症种类。

我们观察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浙江、广东这些地区,还有除沿海地区外,在鄱阳湖、洞庭湖等内陆湖周围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总体高于西部地区;就全国城市而言,北京的癌症发病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低于上海、广州等地区,不属于“名列前茅”的范围。

Q:沿海地区发病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A:肿瘤的发病率因素是综合的,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当地的风土人情,空气、土壤污染、辐射等外环境有关,甚至经济增速、GDP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等都是有关系的,所以肿瘤发病率高的地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独立因素,说就是某一个原因导致当地人群易发肿瘤。

请远离“癌症性格”

Q:您刚提到的“癌症性格”是什么概念?

A:性格因素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细胞的自我修复,比如经常紧张焦虑就会影响到免疫系统。“癌症性格”与肿瘤相关度较高的性格特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抑郁、爱生闷气,爱攀比,心理不平衡;二是外表开朗,但内心压力大,有困难和心理问题不爱倾诉,所谓的“闷葫芦”。

建议大家日常保持心态开朗,平和,切忌大喜大悲,有不满和负向情绪时及时找到发泄渠道,比如找朋友倾诉,或者唱歌、跑步等。

缺乏运动是吸引肿瘤君的主因

Q:当下,有无发下导致肿瘤的新型原因?

A:主观原因有变化,比如人们的膳食结构和以前大不相同,大鱼大肉吃的多,蔬菜吃得少,早餐午餐吃的少、晚餐夜宵吃的多;排汗式运动减少,静态放松增多,如看电视、看电脑、玩手机等。

 殊不知,缺乏锻炼是导致所有癌症的高危因素。这是因为,人体的日常排毒主要有三大途径:粪便,汗液,尿液。汗液里面有很多废物,运动时排出的大量汗液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是以28天为一个周期,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变异。如果“主人”是健康健壮的身体,那么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是能够识别出来,并将其吞噬掉,但如果“主人”免疫力比较差,就无法识别或者及时消灭,这时候就会导致肿瘤或者其他疾病的产生。

初诊误判则没有改正机会

Q:有的患者肿瘤发现的较早,但为什么还是去世了?

A: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既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也有国家卫计委专家认证过的官方方法进行了规范。遗憾的事,不少患者得到不规范治疗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以乳腺癌为例,2010年我们做过一次对2008年所有乳腺癌患者的回顾,发现3800例患者中80%以上的存在诊断或治疗不规范的情况,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具体的原因,包括治疗方法不规范、诊断不足(即诊断检查项目不够)、未评估后期手术效果、放化疗轮数不够等;也包括患者放弃治疗,原因很多,如经济实力有限、主观忽视了肿瘤、前期治疗效果见好但未重视后续治疗等。

我们建议,患者在患病之初即高度重视治疗,尽量配合医生,不要等复发了才重视。

Q:最有效的防范肿瘤的方法是什么?

A: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日常防范,除了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之外,要远离致癌的八大因素(见文末)。当然啦,如果因为“身不由己”而改变不了强度很大的工作节奏、没时间运动等,那么就要格外警惕疾病的发生,尽早发现疾病到来的苗头,举个例子,肺癌如果发现时是中晚期,那么治愈率不到10%,但如果是Ⅰ期(早期)肺癌,治愈率能达到90%(治愈率:本次癌症临床治愈率,5年之内不复发)。这就是说,越凶险的癌症,越早发现治愈率越大。


  Q:作为专业研究和治疗肿瘤的机构,我们有何真切建议,特别是对中青年。

A:除了饮食、锻炼,生活习惯的调整外,还要重视体检,35岁后应该一年体检一次,35岁以上女性人群要做常规的乳腺妇科检查。有吸烟史的人更应该高度重视体检,50岁的吸烟者如果吸烟指数达到20包/年,那么他每年应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对大众来说,35岁以后每5年可以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可以尽早发现胃部和肠部有无隐患,检查结果一切良好的话也可以放心了呢。

Q:如果发现了肿瘤,应该去什么样的医院?

A:建议去肿瘤专科医院,如果没有条件,至少要去综合医院的肿瘤科,肿瘤中心,这类医院比较有经验,技术更新比较快,会快速做出科学正确的诊断,肿瘤专科医院针对患者的病情还可以开展多学科协作(MTD),各相关科室后期配合更加顺畅。没有经验的医院不仅可能会误判病因,甚至会用错治疗方法,对肿瘤这种“要命”的疾病来说,首次选错了治疗方法对后续治疗影响很大。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范围内,要把钱用在早期的治疗方案上。

致癌的八大因素

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有八大原因让癌症呈上升趋势。

①遗传因素。

②吸烟率居高不下,吸烟尤其是青少年吸烟和女性吸烟也呈上升趋势,“烟草仍然是全球至今发现的肯定的、最重要的致癌因素。”

大部分癌症的发生都与吸烟有关,是引起肺癌、喉癌、口腔癌、咽癌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的主要原因。    

③过量饮酒

④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幽门螺旋杆菌,EB病毒和HPV病毒等感染性因素。

⑤化学品的损害,包括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和有毒有害作业。

⑥合理膳食,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蔬菜瓜果、粗粮摄入减少,

肉类等脂肪摄入过多。

⑦缺乏锻炼,超重和肥胖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

⑧辐射。

每日“半斤水果一斤菜” 营养平衡保健康

近日,国家卫计委等联合发起名为“果蔬营养与膳食平衡”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呼吁大众增加果蔬摄入,保持膳食平衡,做到“半斤水果一斤菜,天天都是果蔬日”,看看水果们的抗癌功效吧:

抗癌水果排行榜:

1、猕猴桃

含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之高是橘子的4-12倍,是苹果的30倍、葡萄的60倍。通过近年的研究证实,猕猴桃中含有一种具有阻断人体内治癌的“亚硝胺”生成的活性物质,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2、山楂

能活血化瘀、化滞消积、开胃消食,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中医认为,癌瘤为实性肿块,往往具有气滞血瘀征象,由于山楂能活血化淤、善消肉积,又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以适宜多种癌瘤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对消化道和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兼有食欲不振时更为适宜。

3、杏

适宜多种癌症患者食用。据研究,杏是维生素B17含量最丰富的果品,而维生素B17是极为有效的抗癌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灭作用。有报道称,美国用维生素B17治疗癌症,一般经治疗的250例患者中,有248人获救,至今已用维生素B17挽救了4000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

4、梨

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古代医家多用之于食道癌、贲门癌和胃癌。如《滇南本草》云:“治胃中痞块食积。”《本草求原》也曾介绍:“治学业衰少,渐成噎嗝;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圣济总录》中还有一便方: “治反胃转食,药物不下; 大雪梨1个,以丁香15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熟食之。”由于里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等都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所以梨还适宜鼻咽癌、喉癌、肺癌患者服食。

5、橘子

凡芳香科柑橘属的一类水果,诸如柑子、橘子、柚子、橙、柠檬、金橘等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防癌的屏障,可以阻止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形成,尤其适宜食道癌、胃癌、肺癌、喉癌患者食用。

6、大红枣

能补脾胃、益气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P及胡萝卜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P的含量特别多,均居百果之冠。国外学者分析出大枣中含有一组三萜类化合物,为抗癌的有效成分; 也有研究认为,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环磷酸腺苷,具有抗癌作用。所以,大枣又是一种抗癌果品。在民间,不少肿瘤患者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常食大枣粥,或用黄芪煨大枣,每日用大枣10颗、生黄芪30克,共煨煮。这对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均有裨益。

7、草莓

适宜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肺癌患者以及这些癌症患者在放疗期间食用,可以收到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利咽润喉的效果,对缓解放疗反应、减轻病症、帮助康复也有益处。据《商业周刊》报道,美国俄亥俄医学院病理学家加里。斯托纳和农业研究所植物遗传学家约翰。马斯在研究中发现,草莓中所含的鞣华酸能保护人体组织不受致癌物的伤害,从而对防治癌症有利。

8、苹果

据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经常食用,可以使肠道内胆固醇含量减少,粪便量增多,减少直肠癌的发生。同时,苹果中因含有丰富的果胶,果胶能破坏治癌污染物——放射性气体,从而减少癌症的形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君的微信公号“健康头条号(jktoutiaohao)

每天精选今日头条上最热门、最人气、最实用的健康健身养生资讯,2.7亿人都在看!还有一大波奖品等你来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顶尖专家谈癌症,太珍贵了!
世界新闻:瞬间杀死癌细胞的克星终于找到了!
2018大盘点!胖熊精选了53篇原创科普文章(上篇),肿瘤防治知识,拿走不谢......
狐大医 | 癌症早筛怎么筛?做到这三步,让你成为“癌症绝缘体”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界争议:3类癌症不致命,或不该称之为“癌”,不要过度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