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证三角】黄煌教授《关于方病人思维模式的思考》

按:方-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这个经方对什么病(或一类病)有效,对什么人安全,这是当今经方临床需要反复研究的重要问题 。黄师将中医 的证分解为病和人两个要素,这种做法踏实稳重却又能直指人心,这种强调病与人相结合的辨证方法 ,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作者:黄煌     整理:古求知


方药本来就是治病的,寻找对病专方的思路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病人所患的疾病有很多种,许多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集于一身,对病专方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辨别体质。体质其实还是病,只不过是一大类病,是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聚合。所以,病与体本来没有特别的差异,体是放大了的病,或者说是变慢了的病。

临床上,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中国古代固然在寻找对病方药,但限于疾病诊断分类的复杂和艰难,所以,更多地在辨体用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资料,对研究方病结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因此,要熟练地运用方病人的思路,必须中西古今皆收。方病人思路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条九省通衢的阳光大道。

方病人三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极少歧义性,是开展实证医学研究的前提。在推广经方过程中,方病人思路简易可操作,也特别适用于初学或经过现代医学思维熏陶的爱好者。倒是沉迷教科书而疏于临床者,在五脏病机的缠绕中,往往感到方证难辨,心中疑云团团。因为讲"方病人"是以当下所见为依据,所谓的"有是证用是方",是一种个体化差异寻求法,鲜活而实用;而从疾病分型脏腑病机入手,往往是胸中先有一成见,看当下时难免失真模糊。

为何要强调病与人的结合?可以说,没有一种疾病能脱离具体的人体而存在,也没有一个不生病的生命体。教科书可以将一个病的发展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实验室也可以将疾病的原因以及机理弄得明明白白,但是,一到临床,疾病却变得十分迷离复杂。这就是临床的复杂性。强调病与人的结合,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方-病-人”思维模式的思考---黄煌
中医误诊的5大原因,最后一个最不该犯!
秦天富      第6章 临证思维特色
中医治证不治病4.9
我所理解的方证对应|医事小言
应用经方治疗消渴要抓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