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文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研读课文,思考比较,讨论争辩,引导他们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咀嚼语言,吸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为了帮助大家,小优老师特此搜集了课外世界文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是一部中篇小说,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著,王金陵译。


       最近,我把这部描写二战的经典小说重读了一遍,又一次体验了“文革”期间,初读这部作为“内部发行”,供批判用的“修正主义文学代表作”时,那种回肠荡气的悲怆感,那种浸润心灵的震撼力!


      一个男性准尉,带领5个年轻女兵,阻击16个手持冲锋枪的德寇。5个女战士,5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憧憬,她们瑰丽的青春,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毁灭了。姑娘们的死,一次次在我们心底掀起冲荡的波澜——她们才真正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5个女兵,身世不同,性情各异,都有着丰富、美丽而苦涩的内心世界。我相信,每一个女兵形象全都神采飞扬,镌刻在每个读者的心上,倾诉着自己心灵的独语。那是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热妮娅。她坦诚真率,勇敢果断,言谈掷地有声。在和德寇的战斗中,她干得那么漂亮。最后,为掩护受重伤的班长丽达,她呼喊着把敌人引入密林深处,在和一群敌人对射中轰然倒地,高傲而美丽地死去。那是守林人的没读过书的胖姑娘李莎,她是那么清纯,淹没在沼泽地的时候,望着碧蓝的天空,她还幻想着和她暗恋的大胡子准尉,一块儿唱那首民歌《李莎,李莎》。


       还有,文静的犹太姑娘、大学生索妮娅,好喜欢读诗,还不懂得恋爱的滋味,她问女友,自己总想起一个不知名的大学生小伙子,那是不是爱情?


       这一切,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真实、淳朴,还存留着幼稚和不足。但面对敌人,她们无我无畏,视死如归。正是姑娘们身上那种人性的丰富性,极具艺术张力,显示了崇高的人性美,每个姑娘都是风神独特的“这一个”,让我们思念不已。


       小说有一段情节,一个场面,大概读过的人,都会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了牵制敌人,等待援兵,5个战士在林中分散开来,大呼小叫,砍伐树木,演了一出“空城计”,她们想迷惑敌人,把敌人稳在对岸。


       然而,敌人的侦察兵就要过来看个究竟了!千钧一发。


       此时,热妮娅突然脱去军装,一跃而起,冲出树林,走到明亮的沙滩,喊着快来游泳啊,径自跑下河去。她知道,距自己不足10米的对岸树丛里,就是对准她的乌黑枪口。她金黄的长发飘飘,在冰冷的水中边游边喊,边舞边唱: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敌人不明就里,不知会有多少红军,竟然吓了回去。


       小说把战争的残酷、环境的险恶、气氛的恐怖、沼泽的神秘、森林的朦胧,少女的勇毅,写得那么美!字里行间流荡着浪漫主义诗意的气质,是这部小说让你永远感动的又一个原因。那是充满俄罗斯式忧郁的悲壮之美,英雄史诗的崇高之美,而其特有的色调,就是悲怆! 


       小优老师特特供的课外世界文学《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希望给大家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87年的夏天,前苏联电影《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同名小说作者瓦西
这里的黎明依然静谧
这位女兵,你考虑过敌人的感受么?!
这样招女兵,太逆天了!
哭不囘的愛 李莎
【李莎】哭不回的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