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便秘治验4则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便秘治验4则
石成义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对该病进行辨证施治收到满意疗效。
1肠热燥盛型
证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加减。
案例1:患者,男,28岁,2008年7月16日初诊。主诉:平时喜食辛辣厚味,吃蔬菜较少,半年前因过食辛辣油腻,后出现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行,泻下质硬,状如羊屎。曾服用过“牛黄解毒丸”、“牛黄清胃丸”,服后症状一度有所缓解,但停药又出现大便干结现象。查患者舌红,苔黄,脉沉数。中医诊断:热秘(肠热燥盛型)。治法:清热润肠。处方:酒大黄10g,火麻仁10g,枳实10g,厚朴10g,杏仁10g,玄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5g,决明子10g。7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二诊:症状减轻,大便每日1次,但粪质仍硬,口干舌燥。上方加瓜蒌仁15g、黑芝麻20g,生地黄由15g改至20g,继服7剂。
三诊:大便已基本正常,口已不干,舌红,苔薄白,脉缓。嘱咐患者少食辛辣厚味,并以麻仁润肠丸善后。半年后偶遇患者,告已痊愈。
按:本例患者因长期服食辛辣厚味,造成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则大便干结。故治疗原则为泄热润肠。方中大黄、火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辅以杏仁降气润肠,枳实、厚朴行气除满,玄参、生地黄、麦冬养阴生津,决明子清热降脂通便。诸药共用,清热润肠,故便秘痊愈。
2情志失和型
证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喛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治则:行气通便。方用六磨汤加减。
案例2:患者,女,51岁,2009年4月26日初诊。主诉:平时易怒,口苦,常因生活琐事与人争吵,近1个月来出现腹胀,大便干燥,呃逆,吞酸。查舌黯红,薄白苔,脉弦细。中医诊断:气秘(情志失和型)。治法:行气润肠通便。处方:木香10g,乌药10g,大黄10g,焦槟榔10g,枳壳10g,路路通10g,玫瑰花10g,郁李仁10g,当归10g,桃仁10g,甘草5g。10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并嘱患者避恼怒。
二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按时而解,腹已不胀,但仍存呃逆,胃酸较多。上方加海螵蛸30g、威灵仙10g、柿蒂10g,和胃制酸、通降胃气。继服10剂后痊愈。
按:本案患者因长期情志不遂,造成木失条达,经气不利,大肠传导失司,出现便秘。治疗应遵“木郁达之”之诰,顺其条达之性,发其郁遇之机之旨,行气解郁通便。方中木香、乌药、枳壳、焦槟榔、玫瑰花条达肝气而疏郁结,用为君药;大黄、郁李仁泻热行气通便为臣;当归、桃仁养血活血、化瘀通便,共为佐药;路路通通行十二经脉,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诸药合用,契合病机,故症消病愈。
3湿阻肠道型
证见:口干口苦,小腹隐痛发胀,大便黏腻,色黄秽臭,泻下不爽,舌红,黄白腻苔,脉弦濡。治法:清利湿热、通利肠道。方用自拟利湿通滞汤。
案例3:患者,女,48岁。大便泻下黏滞不爽,常有排不干净感觉3个月,于2010年7月4日初诊。自述3个月来,因思考问题过多,加上喜食黏质食品,逐渐出现腹部微胀不通的感觉,大便泻下秽臭,质稀量少,常有没排净感觉,伴有口干、小便短赤症状。查舌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便秘(湿阻肠道型)。治法:健脾清利湿热、通利肠道。处方:白术40g,茵陈30g,蚕砂10g,藿香15g,佩兰15g,茯苓15g,黄连10g,酒大黄10g,枳壳10g,大腹皮10g,路路通10g,车前草15g,薏苡仁20g,木香5g。10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分服。
二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每日1次,时有成形,排不净感觉已消失。上方加炒薏苡仁20g,去酒大黄、枳壳、路路通。继服10剂。随诊1个月,病情痊愈,未见反复。
按:当今社会工作紧张、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节和不良的排便习惯,较易患湿热便秘。本案患者因饮食不节,造成脾胃先伤,形成湿热之邪蕴结肠道。湿性黏滞,热灼津液,而表现为大便欠畅,欲便而不出;同时因湿热阻滞脾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腑气不通,而出现腹痛;由于湿热蕴结,造成津液化生不足,热灼津液,而见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治疗湿阻肠道型便秘应以健脾为先,故在方中重用生白术健脾运脾、疏通气机,茯苓利湿健脾治其本;茵陈、藿香、佩兰、黄连、蚕砂利湿清热治其标;枳壳、大腹皮、木香、路路通疏利气机,加强肠胃的运化作用;酒大黄通便消瘀热,使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薏苡仁、车前草祛湿利小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泄。众药相合,共奏健脾利湿、清热通便之功。故取效甚捷。
4气虚便秘
证见:气短乏力,面色白,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神疲气怯,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案例4:患者,女,75岁,2011年3月10日初诊。主诉:近1年,气短,心悸乏力,少腹时坠胀,大便艰涩。诊见:面色白,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软。中医诊断:气虚便秘。治法:补气通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党参15g,白术40g,当归10g,桃仁6g,桔梗10g,枳壳10g,火麻仁10g,黑芝麻20g,肉苁蓉10g,郁李仁10g。7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分服。1个月后,患者自觉气力渐增,少腹坠胀消失。共服用45剂,大便恢复正常。
按:本例患者因年老体弱,气虚严重,肺脾功能受损。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虽有便意,临厕须竭力努挣;脾虚则化源不足,故面色白;中气不足,故少腹坠胀。治疗重在益气润下。方中四君子汤补脾;桔梗、枳壳梳理气机;当归、桃仁养血活血通便;肉苁蓉、黑芝麻补肾润肠通便;郁李仁、陈皮行气通便。诸药共用,补益肺脾之气,使肺脾之气得以内充,则大便通畅。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年第7期。○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
不做为处方,不够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
便秘光用大黄番泻叶行吗?
郭士魁:关于便秘的一点临诊体会
经常便秘,拉不出、拉不净?中医:4个方法,排泄变顺畅
老年便秘勿猛泻 中医辩证细分别
虚秘和冷秘特点和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