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县木塔何以屹立千年?

文  图  /  朝  华

国庆大假后,错峰出游,目的地山西。

不知谁说过: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如果没有山西,中国古建筑会少一半。

来到山西,我实实在在被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宏伟壮观的各式建筑所震撼。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一说千年不倒的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它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应县木塔建于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通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九层高塔全部用红松木建造,耗用红松木料 3000立方米(2600多吨)。所有重量都压在第一层的32根木柱子上,外圈24根,内圈8根,每根柱子要负重高达80多吨,不敢想象啊。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壮观。

但应县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不费一钉一铆,却历经风雨,屹立至今。木塔每层檐下及暗层平座围栏之下,都是一组挨一组的斗拱,转角外更是三组斗拱组合在一起,犹如多朵盛开的硕大莲花,故有 “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美誉。据专家统计,应县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塔内供奉着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崇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

应县木塔是辽代萧太后主持建造的。提到萧太后,人们首先会想到《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萧绰。而这里所说的太后是萧挞里,是萧绰的孙媳。萧挞里,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北院枢密使萧孝穆长女,辽兴宗耶律宗真第二任皇后,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母亲。萧挞里温顺宽厚,姿容美丽。辽兴宗继位后,萧挞里入宫为妃。重熙四年(1035年),立为皇后。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辽兴宗去世,辽道宗继位,尊萧挞里为皇太后。重熙十二年(1043),功勋卓著的“国宝臣”萧孝穆去世,萧挞里请求兴宗建家庙为其父祈福,遂倡建释迦塔(应县木塔)。《辽史》中也有建家庙的记载:清宁八年(1062),道宗下令在大同建造华严寺为家庙,供奉安置各位帝王的石像、铜像。

萧挞里的倡议之所以得到兴宗与辽国上层的支持,原因有三:其一,应州地控雁门关绝险,是辽帝国的西南门户,加上地势平坦,一览平川,在此处建起高塔,有利加强守望,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其二,应州是萧挞里的家乡,在此建塔可显其“一门三后、一家三王”的累世功勋;其三,应州具备得天独厚的木料资源。

1922年6月21日,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辽庆陵出土的仁懿皇后哀册说萧挞里:“建宝塔而创精蓝(佛寺)百千处”,说明她在世时建的佛塔不止应县木塔一处,而在自己的家乡建宝塔更是情理之中。释迦塔一层的照壁板上有六幅供养人画像,可以证明其为萧氏家庙。据考古专家、契丹史学者张畅耕先生考证,此六个供养人便是萧氏家庭的代表人物。南面三女像为圣宗皇后萧耨斤,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北面三男像为晋国王萧孝穆及其长子陈王萧知足,次子齐王萧无曲。其中“首饰花冠,金步摇。薄鬓、素妆,绛袍、大袖,交领、素纱中单,穿裳着履,披制彩缕,组绶缨络,白帕包手,捧圆盘,盛须弥山鲜花。袍袖上见羽翼状物。”为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

释迦塔上有记载可查的古代牌匾共52块,其中“足壮观瞻”、“同登极乐”、“漶漫”、“挂月”4块牌匾已遗失,现存内檐23块,外檐25块,基本保存完好。牌匾的题记时间,自金朝到民国,跨越了四个时代。现存48块牌匾中年代最早的是金明昌年间作成的“释迦塔”牌匾,其上记录了应县木塔的几次修缮,是全塔历史价值最突出的牌匾之一。

历史记录表明,应县木塔建成后,共发生过40多次地震,震级较高时,周围房屋全部倒塌,只有应县木塔屹立不倒。至近代,因阎锡山、冯玉祥之战,应县木塔先后遭到200多发炮弹的袭击,尽管受到重创,但主体建筑仍然完好。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以此为制高点,架设机关枪,负塔顽抗,战斗中,木塔又受到12发炮弹的打击。虽历经千年风雨交加,应县木塔依然傲然挺立,这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建筑价值,难怪梁思成看到这座塔后会如此激动:“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1933年,就在梁思成测量绘制木塔不久,政府决定维护它,但他们没有聘请文物专家,而是聘请风水师。风水师认为,塔内夹泥墙和斜撑太过累赘,还破坏了风水,便将二、五层夹泥墙改为格扇门窗,这样,确实“轻”“美”了不少,但塔身整体结构被严重破坏。梁思成痛闻讯后心疾首地称这是“木塔八百年来最大的厄运”。果然,应县木塔不久就开始倾斜,现在,已倾斜到肉眼可见的程度。

应县木塔的价值涉及建筑、结构、历史、宗教、艺术等广大领域,纷繁而多元,凝聚960余年的各类信息,已认识的与未认识的,原则上都有保存的合理性,今人所见到的应县木塔正是全部价值与信息的载体。在近乎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应县木塔以特殊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展示着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见闻录(5)有生命的千年木塔—应县木塔
世界第一高木塔在哪?就在山西小城景点内,还是皇后下令建造
应县木塔|让梁思成赞叹不已的中国建筑瑰宝
一座千年木塔,50块古今书匾,足以光耀华夏!
朔州应县木塔的牌匾,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山西应县木塔为何近千年不倒?内部结构可抗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