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孔子思想的建构方式 (上)

 今天来跟大家解剖一下儒学,主要是孔子的思想;使用的解剖刀就是现代逻辑学。主要交流内容内分为四部分:一是孔子思想的概览;二是儒家思想的三种论证方式,前两种都是逻辑学的方式,第三种不是逻辑学的而是伦理学的方式。三是对三种论证方式简单介绍一下。四是分析一下这个结构存在那些冲突。



   先来看第一部分:孔子思想的结构。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结构

孔子思想就是伦理道德学说。这一点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伦理的含义(从孔子的视角),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学研究人与人、科学研究人与物、神学研究人与神、印度佛学和印度教研究人与自己)。俗话说:孔老夫子不问天不问地,只问人事。老夫子是以人际关系或人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他一辈子都在研究如何做人。要做一个孔夫子所理解的那个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七老八十才能从心所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按照孔老夫子的要求,如何去做人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什么是道德?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道德的含义是人的意志指向善。什么叫做人的意志指向善呢?善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好。这些所谓的好,会被制定出一组言行规范。在孔老夫子那里,就是他那些的纲常伦理了。

那么,在人的意志指向善这句话里,什么是意志指向呢?说的是一个人是否遵守道德伦理规范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选择。他可以选择遵守,也可以选择不遵守这些规范。这个选择性就是中国人通常所说的自觉意识。

我们中国人一谈到道德行为的时候,就跟你“自不自觉”联系起来。道德就是要求一个人选择遵守那些所谓的善的言行规范。在孔子那里,就是遵守他的伦理规范。在语言上,某一个言行是否符合规范被表达为“应该”与“不应该”,比如,一个人应该去孝敬父母,一个人应该有礼貌,一个人应该宽厚待人。

2、道德的种类

道德有哪些种类。道德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另一类是目的论的道德观。

1)功利主义的道德观

所谓功利主义的道德,是以达到个人幸福为目的或其他更高目的工具,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去实践道德,要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也是多数人的道德观。比如,商家说,童叟无欺。这时,商家的(道德)逻辑是一旦我欺骗了我的顾客,顾客就不买我的东西了。这时,赚钱是目的,诚实是服务于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在语言上,我们可以把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表达为“因为对我有利,所以我才去道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它是服从因果律的。

 

2、目的论道德观

但孔子的道德观不是这种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而是一种目的论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把道德本身作为目的,强调道德活动不服从任何外界的因果律,只取决于一个人的自觉意识。孔子说,我欲仁,斯人至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做到“仁”这个道德行为,取决于自己愿意去做。只要你愿意去做,就可以做到。它不服从任何外界的因果律。不是说,因为xxx所以我才去做“仁”的行为;因为xxx我就不去做“仁”的行为了。目的论道德观就是大家听说的那种“为道德而道德”。也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是统一的,道德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二者是合二为一的。这种道德观,不仅中国有,西方也有。康德的道德观就是目的论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要求人把自己看成是目的的。

二、孔子思想的建构方法

任何一种学说所得出的一系列的结论都是基于相关的方法然后才得出他的那些结论的。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孔子凭什么说“孝”这个东西是应该的呢?你凭什么说“忠信仁义”这些东西是应该的啊?你总得说出个理由来啊。下面和大家介绍孔子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孔子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不完全归纳、类比、和“忠恕”,前两个是逻辑学方法,第三种是伦理学特有的方法。

   孔子怎么回答“应该”这个问题的呢?

 

    1、不完归纳

孔子首先用到了归纳法,归纳法是逻辑学的方法之一。这里我们声明一下,此处我们说孔子用到了逻辑学,用了归纳法,这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并不是说孔子本人有这种意识。以前我们讲过,逻辑是思维的规律,一个人即便没有学过逻辑学,但是,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地用到逻辑学里的一些方法,只是用得好与不好而已。这是个思维严谨问题。我们因为生气说别人“无逻辑”,这样的指责是要打问号的,可能还真找不到一个一点逻辑能力也没有的人。

    孔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什么了呢?他归纳出了这么一个内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本性还是有相近之处,这是孔子学说的第一个原则,也是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则。否则,孔子是不会得出来,孝是应该的,是正当的,也得不出来他的那些忠信仁义是应该的、正当的。

   2、类比:打比方,比喻

孔子用到的第二个方法就是他所谓的“能近取譬”。他说,能近取譬,仁之方也能近取譬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一种类比推理。我们前面说过,孔子用归纳法得出人性是有相近之处的。但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如何知道对方的好恶呢?这就要用到孔子说“能近取譬”是他的求仁之方。

3、忠恕

归纳和类比都是逻辑学上的方法。他除了用这两种逻辑方法外,还用了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忠恕”的方法,他还用忠恕来建构他的思想。需要和大家明确的是:忠恕不属于逻辑学的方法,而是属于伦理学的方法。

1)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忠?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什么意思?通俗的讲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己是得到这些东西的。自己是喜欢这些东西的。别人也是如此,所以,你要帮助别人得到这些东西。比如自己是希望成功的,那么,你帮助他人成功。自己是希望得到尊敬的,那么你就去尊敬别人。

    2)什么是孔子所说的恕?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什么意思呢?恕讲的是你不喜欢的东西,自己不需要得到的东西,别人也是如此的。也是这样想的。别把这些东西,加在别人的头上。比如,一个人不想挨打,你就不要去想打别人。忠恕之道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忠”讲的是有所为,“恕”讲的是有所不为。在儒家看来忠恕之道中的恕,比忠更为重要

   三、孔子三种论证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归纳

归纳法是一种推理方法,它是由一系列的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归纳的过程就是从个别推导出一般。

    1、孔夫子说:性相近,但对善恶没表态。

孔子对人性的好恶进行了一个归纳。得出了他的“性相近”的观点。这是在他的思想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在前面说过,孔子的学说是伦理学说,伦理学说是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人性没有一点的相近、人性相通,那么,伦理学说就没有建立的可能。

2、孔子为何没有归纳更详细的人性内容?

但孔子很少谈论他到底归纳出了哪些人性内容。孔子在《论语》里说,“夫子之言性与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老夫子很少谈论这些东西孔子的学说是伦理的学说,而伦理学说的特点是讲实践的,是要去做的。这就要求一个原则必须有对应这些具体的内容,否则就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既然如此,孔子为什么不去谈论人性具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1)不完全归纳

孔子对人性的归纳,只是基于自己有限经验的总结。孔子的这个归纳可以说是不完全的归纳。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了解一遍。他也不可能保障自己的了解没有错误。孔子这个人对自己不怎么了解的东西是很少去说的。但是,不理解具体的人性,或人性有哪些表现,伦理实践是没法进行的。于是,孔子就给出他的人性有哪些具体表现的方法。这就是,基于人性是可以相通的、相近的原则,用他的那个类比(“能近取譬”)的方法去了解人性具体有哪些表现。

虽然孔子很少谈论人性有哪些具体的内容,但他偶尔也谈到了人性的一些看法。孔子在谈的人性时候,多用喜好和厌恶的术语去描述人性。在这里我们摘了孔老夫子关于人性的一些看法。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孔子还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东西都是孔子基于自己的经验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也,说的是人性是可以相通的。

2)人性问题本无解

在先秦儒学里,就广泛地讨论了人性的五种组合。善、恶、即善又恶、非善非额、无解。孔子的立场是第五种(孟子和荀子立场与孔子不同)。所以,孔子是从来不谈论人性是善还是恶的。孔子虽然很少谈到人性,但他一谈到人性,他只用喜好和厌恶来描述人性。

3、现代人对人性采取什么立场

就伦理学领域而言,人性问题在逻辑上只有这五种组合的。古今中外都如此。作为现代人,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界已经有个初步共识。人性问题是形而上的问题,是没有终极答案的,无解的问题。

现代社会不再去扯什么人性问题了,而是基于这么一个假设。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社会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西方伦理学发现,有关道德的基础论证通通都是失败的。这也是为什么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道德的话,西方要把道德建立在形而上的基础之上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形而上学始终有价值的原因之一。当然,对西方人来说,由于工具理性思维的落实,理性与和信仰二分二元分离,它的道德是和它的宗教在一起的,理性和道德见的联系是断裂。

(二)类比

孔子基于自己的经验归纳出人性是相近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普遍性的一个原则而已。我们前面介绍过,我们人到底有哪些具体的人性,孔子是用他的类比(能近取譬)去完成的。孔子高度重视他的类比(能近取譬)。他说,能近取譬仁之方也。

什么是能近取譬?它说的是,基于人的本性,做换位思考,基于自己好恶什么,去推理别人好恶什么。能近取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自己的好恶就是他人的好恶。例如,为了得出基于人性具有相近的本性,他应用类比(能近取譬)的方法。(注意归纳和类比是连用才能推论的。)因为人与人性相近,自己是厌恶疼痛的,可以得出他人也是厌恶疼痛的。在孔子那里,归纳和类比(能近取譬)是可以在逻辑上连贯起来的。也就是说基于归纳的前提,应用类比(能近取譬)的方法,得出类比(能近取譬)的那个结论。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人性相近的这个前提,在逻辑上我们是不可能从自己不喜欢疼痛得出他人也不喜欢疼痛的结论的。

 1、逻辑学上的类比推理的特点

 在逻辑学上,能近取譬是一种类比推理。类比是从对象A的特性推导出对象B的特性。类比推导的过程,就是从个别推导出个别。但需要明确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可靠性只有或然性,也就是可能性,没有必然性。也就是说,A如此,B未必真的如此。所以,人类学家在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时发现,原始部落的人最擅长的就是类比推理。以现代人的主观评价而言,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由于几千年来没有建立起逻辑学,我们认识问题的方式最喜欢用类比推理。比如说,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也注意到一些人最喜欢打比方,比喻、拟人等方式来认识问题的(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用,但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认识方式都是类比推理,这是非常有问题的,是应该值得自己反省的。

2、孔子应用类比推理的缺陷

由于孔子选择了采用类比推理的方式作为他的“仁之方”,那么,能近取譬就难免具有一些类比推理的缺陷。。

1)把或然性当必然性

刚才说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只有一种或然性、可能性,没有必然性。孔子把能近取譬作为他的求人之方,这里有很多问题。因为即便对自己的好恶有正确的认识,也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好恶也有正确的认识。可以说,一个孔子意义上的道德实践者并不能总是成功地实施道德行为。所以,孔子的一生到处游说,但是,许多人对此不感兴趣。为什么?原因很多,今天我们从孔子所采用的方法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方法论就必然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2)应该警惕这种思维方式

人的经历、学识、能力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也是变化的。所以即便是换位思考产生的也仅仅是自己的好恶,未必就是他人的好恶。此外,进行换位思考后,是否一定会产生好恶呢?好恶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如果不同的人产生的好恶不同,那么人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对此,孔子都没有直接予以说明。实际上,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从纯粹认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孔子并不认为认知是首要的。因为孔子并不认为认知(就是把一个问题搞得清楚)与你做到这个“仁”了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逻辑学角度看孔子思想的建构方式(下)
评《韩东屏: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你的伦理学都不配烂
学科分享:比如心理学 社会学等了解一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荀子的情性哲学
赵汀阳:人之常情
德性与德行之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