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须重视的后天之本——脾胃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田中明

必须重视的后天之本——脾胃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

 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长大以后学习、工作、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转化为气血能量。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如在患病时,针对病情进行忌口,用药时也要顾及脾胃等等,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防病和养生中的具体体现。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真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平台所发文章,仅供参考!

       尤其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天之本”话脾胃——中医对脾胃的认识
人需要能量,脾胃将食物化为能量。那为何脾和胃必须在一起?
瑜伽人不可错过的养生之道
补气益髓汤:帮助小脑萎缩患者走向健康
养生当以脾胃为先-养生资讯 - 养生网
善待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