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的性价比最高 INTEL处理器大比拼

谁的性价比最高 INTEL处理器大比拼


http://www.enorth.com.cn  2008-04-21 01:35

一款CPU的性能水平如何,不能够单单从价格,主频、缓存等参数来表现,于是不同类型的CPU测试软件应运而生,它们模拟着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环境,从而用特定的分数表现相应的处理器在该类环境下的性能。这样的一种专业测试更多地还是贴近于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不同处理器产品之间的分数差距,往往并不能反映它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性能差距,面对这样一种尴尬,很多玩家开始把不同的平台在游戏里面的成绩作为更加中肯的一种依据,毕竟包括基础处理能力、多媒体渲染能力、浮点运算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性能,目前很多DX9、DX10主流大型游戏都会涵盖得到,不同的处理器通过相同的平台架构所得出来的一些成绩,自然就更具说服力。


新45nm架构处理器引出“游戏性价比”

  在很多有代表性的游戏测试里面,我们往往得出的是一个FPS值,它代表着该处理器在相应画质效果下的流畅程度。当然,FPS越高,自然游戏所给用户带来的更理想的快感。不过不同处理器在同一游戏上所获得FPS分数,虽然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到处理器性能的强弱,可是这样的绝对值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并不能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价格。众所周知,用大笔资金堆砌出来的超强性能,其实算不了什么,这样的定律和做法并不适合更多主流大众化的用户。要衡量一款产品是否超值,关键的还是三个字——性价比,不去盲目投入,也不要因为过于节省而限制了平台性能的发挥,一种相对的均衡,就是最理想的追求。


处理器参考报价(4.20以后部分处理器价格可能会有调整)

  从游戏表现的成绩上去衡量一款CPU性价比的高低,其实更应该祭出这样的一套标准:“游戏性价比”=每FPS需要花费多少元的成本支出。这种“处理器售价/FPS”的关系,不但能够更加突出地反映出一款处理器的超值程度,更重要的是借助这样的指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早在本月中上旬,IT168 DIY频道就推出过一个关于18款主流处理器的综合横向评测(详情点击这里),借助笔者前面所提到的一套相对完善的衡量标准,笔者在这里特意抽出了当中的12款在市场定位上环环相扣的INTEL处理器,通过横向评测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游戏场景测试,来分析在当前的主流INTEL CPU里面,谁才是最可爱的产品。(处理器的具体价格参照上述列表)

  首先第一个角斗场当然是在十分经典的OpenGL游戏《QUAKE4》,作为热门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延续,Quake4继承了前作了的众多优点,而在游戏引擎方面则进行了更具实用性的改良,场面更加华丽,游戏的情节更加耐人寻味。新一代的《QUAKE4》系列游戏同时已经成为了当前非常热门的一个游戏测试平台,鉴于其游戏特性的关系,在保证画质、细节表现的前提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需要在达到30FPS以上,才称得上是一个能够让人接受的运行效果,而低于30FPS的成绩,我们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相应的处理器,我们只能把它们的“游戏性价比”视作0。


  非常明显地,由于《QUAKE4》在对平台性能要求上相对目前新推出的DX10大型游戏要相对偏低,所以即便是双核赛扬E1200这样的一款在测试中最低端的产品,也能获得接近60FPS的成绩,游戏效果和流畅程度是非常不错的。在中低端双核产品中,双核赛扬、各个频率的双核奔腾处理器“处理器售价/FPS”的比值都比较接近,基本每FPS花费的就是5.7-6.7元之间,其中在本游戏中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应该是PE2140,性能比起双核赛扬提升不少,但价格提升的幅度并不多。



  至于双核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方面,每PFS分别花费8.74元、10.17元和10.74元的E4500、E7300、E8200显然要比其他双核“扣肉”要超值一些,其中E7300每FPS所花费的资金甚至要比主频接近的E6550、E8200要小,在该游戏场景中表现较为突出。至于Q6600、Q6850、Q9650等高端四核产品,它们每FPS所花费的资金要明显高出一大截,当中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对于《QUAKE4》这样的游戏,主流双核处理器足以应付,用四核处理器来跑只会是“杀鸡用牛刀”这样的一种局面,因而出现档次越高的CPU每FPS所花费的资金越高这样的情况就最正常不过了,四核处理器在该游戏中没能获得太大的性能提升而导致“游戏性价比”大幅降低,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状况产生的。


  接下来的第二个游戏竞技场则是《Crysis》(孤岛危机)。它同样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不过与前面提到的《QUAKE4》不同,《Crysis》有着非常奢华的技术、历史背景,它号称第一款完整支持Windows XP、VISTA、DirectX 10以及四核处理器等最先进运算技术的游戏,使用的也是十分顶尖的游戏开发引擎,画面渲染的华丽程度也发挥到极至,上市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它已经成为了发烧级游戏玩家心中神圣的宠儿。不过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由于《Crysis》中有着大量的复杂物理引擎运算,因此它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


  对处理器要求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这12款主流INTEL处理器在《Crysis》里面所获得的成绩就已经不再那么“彪炳”了。即便是在1280×1024分辨率的中等画质下,双核赛扬E1200、奔腾PE2140都只有低于30FPS,注定了它们和游戏无缘(“游戏性价比”为0),至于其他双核奔腾处理器,它们的成绩也比较接近,只能算是勉强保持游戏的流畅性。至于Core 2 Duo系列产品里面,每FPS分别花费为23.14元、21.82元、24.58元的E6550、E7300、E8200算是表现非常不错的产品,它们在能够保证游戏效果的前提下,价格上也相对适中,而在这一片中端处理器中,“游戏性价比”冠军还是落在了E7300的头上。



  在四核Core 2 Quad产品阵型里面,Q6600甚至不如E8200、E8400乃至E7300这样的一批新一代的双核“扣肉”,可见虽然《Crysis》号称对四核处理技术进行了优化,但考虑到Q6600在四核产品阵型的入门定位,在参数、特性等众多方面都未及完善,因此其表现未如理想也是情有可原。而对比Q6850、Q9650这样的一些旗舰产品,它们也没有跟主流双核“扣肉”拉开太大的性能差距,每FPS花费的资金再度飙升成为了必然,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四核处理器在《Crysis》等同类型游戏中并不能展现出太明显的优势,反倒是双核“扣肉”系列经历了从65nm到45nm核心制程的过渡,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个游戏场景是《Lostplanet》(失落的星球),它是日本著名游戏公司CAPCOM的动作射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要在一个虚拟的星球上和无数的外星怪物以及雪贼作战,同时进一步发现一个惊天的大阴谋并努力破坏它。作为DX10环境下的游戏巨作之一,它加入了强化动态模糊、景深滤镜与阴影等处理特性,其中的Cave场景在综合运算和特效支持上对于多核架构处理器有着明显的优化。


  和前面《Crysis》游戏测试情况相似,在《Lostplanet》中的Cave场景里面,双核赛扬E1200、PE2140所获得的成绩都低于30FPS,画面属于难以接受的级别,在“游戏性价比”的考虑上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在中低端处理器里面,E2220所获得的成绩竟然和E4500持平,后者性价比之低无需多作累赘。让人同样欣慰的还有E7300、E8200这样的产品,虽然它们目前的价格相对于Core 2 Duo E6XXX系列明显要贵了一截,可是它们还是借助实际性能的提升,每FPS所花费的资金还是和E6550保持相近的水平,我们不得不再次赞叹45nm核心制程的功底。



  既然游戏在理论特性上已经对四核架构处理器有了一定的倾斜,所以我们在实际成绩上可以看到,Q6600所获得的成绩实在突出,每FPS所花费的架构几乎比起所有参与测试双核“扣肉”处理器都要低;至于Q6850、Q9650这样的天价产品,之前前面两个游戏测试环境中每FPS所花费的资金都要比其他主流处理器好大高出一段的尴尬,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说,还是Q6600、45nm Core 2 Duo这样的一些产品更值得追求性价比的玩家予以更高期待。


  最后一个游戏场景是《World in Conflict》《冲击世界》,这款取材自国际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和赖瑞.庞得共同撰写的小说《红色风暴》的游戏,将带领玩家进入1989年代,世界各大强权国家所引爆的冷战冲突。它曾获得过“2007年最佳实时战略游戏”等多项殊荣,支持最新的DirectX10特效,游戏中物理引擎和AI在游戏中占很大运算比例,哪怕以较低的速度进行游戏,CPU也会有着较高的占用率,因此可以肯定,这款有望成为经典RTS的游戏,对CPU的要求同样是比较高的。


  RTS类型游戏对游戏速度的要求同样不低,因此在这份基于1280×720分辨率中等画质的“成绩单”上,从低端的双核赛扬再到中低端的双核奔腾系列处理器,它们的表现都未如人意。E2220和E4500再次出现表现异常接近的情况,不过包括E6系列以下档次的产品,它们所获得的成绩都达不到理想速度下所需要保证的60FPS。E4500、E6550这样的老一代架构产品,在这款游戏上表现出了一种老迈的迹象。反倒是E7300、E8200、E8400这样的市场新军,它们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满意。每FPS所花费的资金要低于Q6600的情况再次出现,它们真的是这么强大吗?



  至于旗舰级四核产品方面,它们所获得的成绩也并不比45nm的双核Core 2 Duo高出多少,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在该款游戏上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每FPS所花费的资金继续保持一个极高的位置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从四大游戏场景引起的市场分析

  上述的四个极具代表性的游戏场景,其实已经从不同的侧面对主流处理器产品作出了相对综合而中肯的评价。当然,对于每款处理器超值程度的衡量还是相对孤立的,我们还需要从一个相对高的角度去作出分析。细心剖析当前的市场格局,结合实际性能,我们确实还能发现三个极度闪光产品:

  1、双核奔腾E2220。也许是由于频率上的优势,E2220比起一般的PE2140、PE2180的表现要优胜许多,由于有了频率上的保证,尽管它的二级缓存容量仅为Core 2 Duo E4000系列产品的一半,但在不少游戏测试上它们的成绩还是能够和E4500等持平,从这样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透视出,对于双核奔腾产品,频率提升的作用还是能够弥补二级缓存的缺失,高频产品将在日后的入门级双核处理器范畴下更加吃香。


  2、45nm Core 2 Duo。很多玩家都会觉得,45nm核心制程处理器只是65nm双核“扣肉”的改良型产品,但其实从理论上,45nm E8000、E7000系列在众多方面的特性追加,以及二级缓存的提升,确实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性能提升作用。相对于传统的E6000系列处理器,新45nm核心架构的性能优势是比较明显的,部分测试成绩表明高频E8000系列的性能甚至要优于入门级的四核产品。除此以外,45nm双核“扣肉”更强的超频潜力尚未完全体现,它们在未来在价格下调潜力、市场统治力等方面,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3、Q6600。作为定位最贴近大众化的一款入门级四核处理器,Q6600目前的价格不断下调,性价比不断攀升。前面基于四个游戏场景的“游戏性价比”评比中,Q6600的成绩都不差,尤其是在部分对多核处理特性有所优化的游戏中,Q6600表现出来了一个舍我其谁的姿态。加入我们用一个前瞻性的目光去留意当前的主流DIY范畴,应该就能发现对四核特性提供更多优化的游戏也会越来越多,届时性价比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Q6600,还是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游戏快感背后引起对消费误区的反思

  说实话,目前INTEL处理器表现普遍优异,在主流范畴下相对于技术亮点相对匮乏的AMD产品,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可是,对于不少真正将DIY元素和乐趣融入到游戏享受的玩家而言,以下的一些消费误区也许就要切实注意。

  1、切莫高估低端双核处理器的能力。在前面的多项游戏性能测试里面,我们已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双核赛扬E1200、双核奔腾PE2140等已经杀入低端的双核处理器,在性能上并不足以满足目前主流DX10大型游戏的需求,对于追求游戏画质、流畅程度的玩家而言,提升预算,把目光放到双核奔腾E2200以上级别的产品,才算是上策。


  2、不能过分追捧45nm双核“扣肉”。在众多理论以及实际测试里面,其实我们已经较为充分地证实了45nm架构双核Core 2 Duo E7000、E8000的实力,可是由于货源、产品价格虚高等众多原因,目前还尚未到达该类产品适合购买的阶段。大家理应继续持着一种均衡的心态,待到该类产品有着成熟的市场表现以后,再进行入手也不迟。


QX9650 VS QX6850

  3、天价四核对消费级市场意义依然不大。天价的四核QX6850、QX9650等产品,目前的价位还在5000元以上,考虑到当前的主流DX10游戏,只要并不是过分追求极至的画面效果、不是为了组建足够强悍的SLI或者“交火”平台,这些天价四核的市场意义并不大。而且因为主频、架构等众多原因,它们之间也没有表现出足够明显的性能差距,一般的消费者最好还是对这些性价比实在不高的产品拒而远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rysis2》第二季!30款新老CPU评测
这么配就有100帧!酷睿i5-9400F实战
Intel长点心吧,苹果双核A9X都能暴打Core处理器
我来告诉你iphone7的A10处理器怎么样
职场老油条教你选游戏CPU:核多还是高主频?看完我悟了
2017年度巨献(1):9款主流Intel/AMD CPU横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