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宿命与自由

宿命与自由


很多次做梦回到1986年。一排排的房子,一块宽阔的空地,往后走是山,穿过对面的公路就是厂房,机器日夜轰鸣不休。空气嗅上去潮湿而无所事事。
这一次回去,是发现自己一夜白头,且头发垂及后背。在犹豫是否这样去报社上班之际,醒来。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有某种预感。或者死于一场车祸,或者成为英雄,或者长命百岁。有些人的预感最终得以证实。就跟打麻将一样,在千万种可能性中,总有那么几次会打捞出自己正期待的那种。宿命感使人解脱。自由会变成一种重负。
昨晚读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比起《宪法学说》,这本书要难读一些。要想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解读乃至提炼出一个核心概念,需要做太多的评判性工作,而评判,总是带有误解的危险,其本身就可能陷入“浪漫”的主体机缘式独断之中。“只有在因个人主义而导致解体的社会里,审美创造的主体才能把精神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只有在市民阶级的世界里,个人才会变得在精神领域里孤独无助,使个人成为自己的参照点,让自己承担全部重负,而在过去,重负是按照等级分配给社会秩序中职能不同的人。”在类似“理想国”那样的社会里,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使命,行为和审美标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获得意义。武士的勇敢,君王的智慧,工农的勤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世界在理念里和谐起来。而市民阶级冲跨了西欧的等级秩序,孙中山等人的努力终结了古典中国,个人空间得以空前拓展。“在这个社会里,个人得成为自己的教士。不仅如此,由于虔敬的核心意义和持久性,个人还得做自己的诗人、自己的哲学家、自己的君王、自己的人格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自由消解了任何先定的统合性终极意义,然而却未必是每个人都会承担起在世的重负。生存、爱情、游戏,任何细枝末节的偏好与欣喜,都像黑洞那样,对人生显露处无穷的容纳力。自由可能是负担,可能是自我成就,也可能仅仅是消散。

posted on 2006-05-31 12:54 ddaiwang 阅读(328) 评论(1)  编辑 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卸下心头的重负】
学会忽略,卸下心灵的重负
减肥降糖释重负
美文---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过程与结果
小汤《距离之于爱情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