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空

一、資料問題與研究限度

『般若經』有多種本子。最龐大的,有十二萬五千頌﹔最細小的,則為十四頌。我們這裏主要根據三個本子,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rajñāpārami ta-bṛdaya-sūtra,以下省稱『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 -sūtra,以下省稱『金剛經』)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Aṣṭasāha-srika-prajñā-pārami ,或『小品般若經』、『八千頌般若』,以下省稱『八千頌』。這主要是由于時間方面的考慮。對于其他『般若經』的考察,特別是大部的,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Pañcaviṃ`satisāhasrikā-Prajñāpārāmi ,或『大品般若經』、『二萬五千頌般若』) 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Mahāprajñāpārami -sūtra,或『大般若經』) 則要待另外的機會了。

不過,這三部『般若經』也各有其特色。『心經』是最精純的『般若經』。所謂精純,其意即是,它以最濃縮的文字,表達極其深微的義理,哲學性最高。『金剛經』則多詭辭,其無住思想,對禪宗有重要的影響。『八千頌』則是最早成立的『般若經』。[1]其內容豐富;有不少重要說法,可與其他佛教思想相連。例如,它有清淨心觀念,這可連到如來藏思想方面;它提出我淨故色淨,這則近于唯識思想;它的無住觀則通于禪;它的菩薩不捨眾生的說法,與『維摩經』是同一論調;它又提出法身說,以法身為如來的精神主體,這對爾後大乘佛教的三身的說法,播下了種子。[2]



p. 239

這三部『般若經』都有漢譯,而且都不止一個譯本。『心經』除玄奘譯外,另有鳩摩羅什、法月、般若、利言、智慧輪、法成、施護等譯本。[3]『金剛經』除鳩摩羅什譯外,另有菩提流支、真諦、笈多、玄奘、義淨等譯本。[4]『八千頌』除鳩摩羅什譯外、另有支婁迦讖、支謙、竺法護、玄奘、施護等譯本。[5]我們這裡所依據的,『心經』是玄奘譯本,『金剛經』與『八千頌』是鳩摩羅什譯本。遇到關鍵性的問題,才拿梵文原本和其他譯本來對照研究。

關于研究限度,是就本文而言。現代學者研究『般若經』與般若思想,以日本方面人數最多。但就研究的規模之盛大來說,則應推西方的抗塞 ( E.Conze )。他們的研究,多偏重于文獻學方面。抗塞本人便搞過不少『般若經』的梵本,作了很多翻譯,也編過般若文學的辭典。在文獻學方面,他的成就無疑是空前的。但就詮釋般若義理一面來說,現代學者所做的工作還是不足夠的。此中的原因,除了文獻學的學風使然外,另外一點可能是,『般若經』常強調諸法實相的不可得不可說,其文字也常充塞著一些表面上違背一般邏輯思考的詭辭,『金剛經』便是一個顯著例子。因此,學者多以神秘主義視之,而不多作探討。例如,梶山雄一以『般若經』是神秘主義哲學者的舞台,強調瞑想,不信任言說。[6]鈴木大拙認為般若思想不基于邏輯,而基于直覺。他認為般若波羅蜜多是一個直覺的體系,要完全理解它,需要由邏輯躍至“彼岸”。他又強調般若波羅蜜多與否定的、非理性的表現形式密切關連。[7]抗塞則說『心經』違背矛盾律的邏輯原理[8];又說『金剛經』直接訴諸一種精神的直覺,拋離邏輯的規律。[9]這些學者的說法,表面來說,都是對的;但他們似乎說得太快。我們認為,關于諸法實相,或空,並非完全不可說;而般若思想也並非如他們所想像般違離邏輯。即是說,了解諸法實相,最後自然是直覺的事,這是不可說的;但其何以為不可說,便是可說。即是,其不可說的理由,還是可說的。另外,般若的思考,亦有是順從邏輯規律的,可以透過理性來理解的。



p. 240

本文要處理的,是這另外一點,即以理性的理路來詮釋般若的概念與思路,把可說的說出來,顯示其邏輯思考。附帶一說,本文所謂邏輯,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思想形式,其一是形式邏輯。抗塞等人所謂邏輯,是指後者而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書法之《懷仁集王聖教序》(高清晰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9-2-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譯者:玄奘
<金剛經>歷代流通文字演變簡要分析(一)——隋代、唐初之前(公元401年——公元680年)
梵文心經唸誦
陕西博物馆藏 宋拓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高清原色大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