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晖明 《那树》

《那树》教学设计

长兴县夹浦中学   温晖明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探究课文的主旨。

3.体会作者对大树的特殊的感情,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揣摩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行道树》吗?那篇文章高度赞美了行道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树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绿荫,带来了心灵的安慰。但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碾压下,它倒下了。人类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该如何对待自然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关注一位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的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二、走近作者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著名散文家。他的创作内容很广,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影评、小说批评等,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等。

三、默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1)检查预习情况,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荫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lù):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huái) 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qiú) 须: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四、感知研讨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回答:

问题设计:                 

(1).这篇散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中,这棵树有什么样的特征?

(3).后来,这棵老树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教师相机点拨明确:

(1).故事:略

(2).文中的树是一棵古老、佝偻、繁密、坚固、忠诚、神奇、可怜、无私奉献、孤独、忍辱负重、宽容豁达的树。(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朗读)

例如:忠诚、神奇——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居者。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

无私奉献——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孤独、忍辱负重——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宽容豁达——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3).那树无端被判刑、被砍伐、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2、体会作者情感

问题设计:在这里,作者把伐木工人称为什么?(刽子手)从哪里可以看出伐木工人是刽子手?作者为什么要把伐木工人写成刽子手?

具体语句: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②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

③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加感叹词“啊”,读出“啊”的不同语气)

3、理解文章主题。

问题设计: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表达自己的感受。

问题设计:面对那树的悲惨命运,你有何感受?请你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心中的感受。

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例如:

①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那树/那棵繁密坚固的大树/被屠杀了……/倒地时/她轻轻地呻吟了一声

②想不到/那棵佝偻的大树/表皮霉黑潮湿/但她的生命内部却贮藏了这么多通灵/通灵得让人悲壮而感伤

③被残忍地肢解尸体/被残酷地切断筋脉/被残暴地割下头颅/面对这次“莫须有”的杀戮/那树以充满生命的绿意/拷问着人类文明的灵魂

五、课堂小结

人们一向歌颂大自然的赐予是无私的奉献,从来没想到过这是人类无意识地掩盖了对自然的掠夺。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那依靠绿色才得以繁衍的人类离灾难还远吗?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对着只剩年轮的树,我们这些赶路者恐怕得随时问一问,谁更不幸一点?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感谢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让我们产生了常日里难得出现的思考,涌起了久违的情愫。

六、布置作业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请尝试写一段文字,表达心中的所思所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私的小树(伊索寓言)
10那树 实录
【四川】方奕蓓《我变成了一只鸟》指导教师:杨荟
一个人怎么砍倒一棵大树,维京人斧头砍树 用维京人的方法伐木
【公开课】那树、这人——《那树》课堂实录
50米的大树,看伐木工如何分段砍伐,看的我腿都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