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遇江城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

   2020初,在这个特殊而漫长的假期里,读高二的闺女爱上了“中国地名大会”。有一次正在观看节目的她,骄傲地说,“幸亏我去过武汉,我知道江城就是那里,估计好多同学不知道呢。”我接过她的话说,“是啊,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最终都会融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时光回到一年前的今天,是什么动力让从未单独远行过的我们不远千里去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大都市江城,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当然是为了唯一的宝贝闺女,不知是由于的梦想,真是大,还是只是为了传说中武大的樱花,也许二者兼有吧。她不止一次说过想去那里看看,为了尽快圆了她的梦,也考虑到高二怕错过,高三更不可能,我就果断地开始筹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一年过去了,一直没有静心把这次旅行形成于文字。是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心又与江城连在了一起,并且勾起了那段不惊不喜但是值得一生去回味的经历。

     为了避开清明节出游高峰期,我们选择了清明节前的那个周末,买好了票,也订好了旅馆。没想到接下来遇到了一个难题,去武大看樱花得事先提前网上预定,至少得提前两天。也许是由于恰好赶上刚刚开放,约了好几次,都预约不上。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网上预约口罩的感觉,每次都是经历一个从预约时间未到到补货的过程。正在犯难中,想到了另辟蹊径,有没有熟人家的孩子在那里上学呢?万幸的是,闺女爸爸的一个同事家的孩子就在那里上学,就这样托付着人家,把这个难题解决了。  

为了尽量不耽误孩子上学和我们上班,从周五上午10:00,我们正式开启了一场匆匆而又紧张的旅程。先从县城坐班车,赶到龙门高铁站。对我和闺女来说这是第一次坐高铁,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当我们顺利登上和谐号的时候,内心不免有点小激动。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渐渐地心情也像车速一样平稳了。女儿拿出了带着的书放在前面的案子上,虽然一路,也基本没怎么看进去,但是那个画面:一个女孩坐在车窗前,似乎看书,又似乎眺望着窗外,我用手机抓拍了下来。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了武汉站。听着头顶哗啦啦的雨声,才意识到出门竟然忘带伞了,这也许是江城欢迎我们的方式吧,其实我很爱雨的。接下来面对的就是怎样到达目的地了。一眼望去,除了和我们一样赶路的游客,那就是主动前来让你搭车的出租车司机了。同事家的孩子明昱告诉我们,可以直接在站里坐地铁过去,只是中间得换乘一次。对于从未坐过地铁的我们,缺少了一种尝试的勇气。事后,我感慨,阅历决定了你的格局。很少出过县城的我们,下意识里就知道,出租车最快捷,最直接,只不过多花几个钱嘛。心想一辈子能出来几次,为了更直接到达目的地,我们选择了坐出租车。为了保证安全,我们果断拒绝了主动过来让搭车的私人司机,而是排着长长的队,去做正规的出租车了。不过,过程有秩有序,所以也没有感到任何的焦虑。然而,从坐上出租车出了站,接下来的这段旅程,却成了这次旅行中最焦虑最困惑的一段。    

司机是个大概30来岁的小伙子,从面相来说绝对不属于友善的那一种。但我懂得,不能以貌取人,不过,我们这一脸老实相,他是早已看透了。出来站,一听说我们去武大,就说,知道是这样就不拉你们了。他的理由是有点忙远,并且是下班高峰期。也许他们公司是有纪律的吧,既然从车站出来,就不能把乘客放在路边吧,我不得而知。反正他也没有扔下我们的意思,但是,能感觉到,他说的好像是为了避开拥堵路段,得绕远走了。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当然没有发言权了,即使手机有导航又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嘛!那就规规矩矩的坐吧。然后就开始听他电话通话,满腹怨气,甚至满嘴脏话(即使他口音很浓我听不太懂,但那语气和表情,能明显感觉到的)。当时我就想,只要他能把我们顺利带到就不错了。

绕来绕去,终于绕到武大的一个门口了。天色不早了,外面还下着雨,他问我们下车不下,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因为那个孩子是在旅馆等着我们。车就驶进了一个桥下通道,想下也下不来了。在桥下,又堵了好几分钟,看着计时器不断地走着,我就忍不住问,堵车时间,不应该算钱吧?他说当然算了,我心里想那对他们来说真的很好,就不用怕堵车了吗?那还绕这弯子干嘛呢?最关键是起先就没有见他开计时器,我也不好问,当我看到时就已经几十块了。就最后堵车的这几分钟里,我们下也下不来,白白的看着又多了十几块钱。绕过这个桥,我们终于下车了,掏了七八十元。怎么说呢?相对于金钱,我可能更在乎的是时间,因为明昱还在旅馆等着。用手机导航走了几分钟,终于找到了旅馆,推开门,看见一个戴着眼镜的学生模样的男孩,正坐在厅里的沙发上,虽然未曾谋面,但感觉就是他。  

我们匆匆去房间里看看,把东西放下,然后就跟着他一起出去了。对了,外面还下着雨呢,所以我只是试着问一下前台,看看有没有多余的伞。当时心想,租也是可以的,没想到服务员很爽快地给了我们两把伞,说回来拿回来就行了。自此,我们的江城之旅,才算是真正的开启了。那段不太和谐的小插曲,就永远地成为了过去。   

我们简单吃过晚饭,跟着他到校园里看看。虽然天色已晚,但经过那棵斜跨在水塘旁边的樱花时,我和女儿,还是忍不住,想为它拍照留念。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偶遇,错过也许就是一辈子。

    然后经过武大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决定去看看。很幸运管理员只是让我们临时登记一下就允许进去了,这应该是武汉之旅的第一个景点了。虽然是周末的晚上,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浓浓的书香和学习的氛围。我们走路小心翼翼,唯恐惊到了正在读书的学子们。尤其让女儿感到震惊的是,有一个房间里,每人面前还有一台电脑,学生们都正在潜心钻研。明昱说有些同学晚上就住在那里。这让女儿也明白了,真正好的大学,就是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氛围,而不是,传说中的“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

     走出图书馆,我们跟着明准备离开校园,返回旅馆了。对于我这个路痴,再加上晚上,根本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只感觉到自己好像不是在校园里,而是在一个没有任何边界的开放的区域里我也不知道路过了哪里,到了哪个门口,反正是小的一个偏门。他说这里基本可以随时进来,离我们住的旅馆很近的。然后给我们说了路线,明天那里见。就,第天就这样在起初的焦虑中淡淡结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起来匆匆吃过饭,就开始奔赴武大校园,实现这次旅行的初心——武大赏樱花。明昱带着我们直奔目的地。到了那里,真正的明白了,网上预约的意义。通往樱花园的路口,被工作人员设置了关卡。游客们拿着凭证,排着队有秩序地入内。幸好入口处大多是学生管理的,明昱拿着他的学生证,顺利带我们进去了。当时我就在想,多亏了他的帮忙,否则这次旅程,将会是多么的遗憾啊。同时,我也在想,在陌生的远方,能遇到个老乡该是多么幸运的事呢。希望闺女将来有机会,也能为老乡帮点什么忙。   

其实如果只是为了看樱花,谁也不会傻到花着高价,奔赴到千里之外吧,而更多的是想去体验一下那里的人文气息。走上樱花大道,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樱花,以白色居多。幸好避开了假期旅游高峰期,人还不算是太拥挤。刚走了一段,一排古典的建筑竖立在路的左边。明昱说这是民国时期曾经的学生宿舍楼。他说应该上去看看,其实当时我也没在意,也没想着搞明白,咋会是顺着那么多阶梯而上呢?现在上网查查才知道了,武大本来就是坐拥在东湖湖畔的珞珈山上,所以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至于樱花为啥种在宿舍楼前,我也是查阅资料才知道,背后有那么多故事。概括起来也就是记录了一段日本侵华的国耻,又留下了后来中日建交的凭证。历史终将过去,除了铭记,我们更要努力前行。

   明昱陪着我们转了这个樱园。考虑到他周末,应该有自己的事情,我们就让他先回去了走出樱园,女儿被一个摊位小饰品给吸引住了。她选了几个带着樱花的小书签,说还得给朋友们稍一些呢。礼轻情意重嘛,我们很支持。她又看中了一个封面是粉色浪漫樱花的笔记本,虽然略显贵些,但我打心底里也是喜欢的,毕竟这也是挺有意义的纪念品。一直以来它收藏着,没舍得用,没想到,今年突发疫情,在家里需要好几个笔记本,就不由得想起了它。此刻看着封面上的“相遇江城”四个字,内心感慨万千。幸好我们去年相逢,否则,明年女儿高三了,不大可能,以后呢,更是未知数。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趁着有机会,去看想看的风景,去见想见的人吧。今天传来武汉即将解封的消息,令人激动不已。这座本来就英勇的城市,又在人类历史上,刻下了一段悲壮的英雄事迹。   

买了纪念品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启了独自闯江城的模式。我决定目的地,他开启手机导航,女儿做向导。我事先查过,武大附近的东湖也是一个景点,所以决定去看看。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区域里,尤其是这很多无名小路的校园里,导航也不是万能的。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出了其中一个校门,印象中应该是文澜门。走出校门,迎面扑来的就是东湖了。只是走累了的女儿,看到茫茫一片水域,也提不起一丝兴趣。讲真,如果只是看水,那里望过去,也许还不及我们的陆浑水库呢。不过主要原因应该是,那里不是主要景区,路上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远远望去,湖对面应该是有一片美丽的岛屿。只是我们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再过去,所以就这样匆匆一瞥,准备就此别过。   

  下一个目的地,当然是黄鹤楼了。打开导航,提示公交车站牌还有至少一公里远,中间还得换乘。沿着湖边走了一会儿,女儿又叫累了,确实上午就在不停地奔波着。关键是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主干道了,然后看着那么多车辆在公路上穿梭,根本找不到到对面的路口。干脆就打车过去吧,所以花了30多元直接到达目的地。比起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多花几个钱也是值得的。

 到达那里,已是中午时分。既然去了武汉,不吃热干面有点说不过去吧。想吃也不难,好多店都是挂着热干面的牌子,但正宗不正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吃过饭,就开始直奔黄鹤楼去。买了票进了入口,就是缓缓的一段上坡路。刚刚到半坡那,就有那种观光游览车停放在那里。服务人员热情地上前劝说游客坐车,说走着很远。我是不喜欢坐的,不只是为了省钱。但女儿总叫累,只能坐了。坐上后你就会发现,这几十元钱真的花的不值得。如果不坐,我们可以沿着那个山脊一直走过去。一个是不远,一个还可以欣赏两边的风景,不过,省了几分钟的时间吧。

下了车,就看到黄鹤楼矗立在眼前。我们就加入了登黄鹤楼的行列。到了那里,我开始感慨,现在还不是清明节呢,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就这么多人呢。游客们,都很自觉地排着长长的队,整齐的绕着黄鹤楼整整一周。进入楼内,就稀里糊涂地随着人流上了二楼。站在二楼向楼中心望去,一副大气飘逸的《白云黄鹤图》映入眼帘,两边立柱上是两幅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赶忙拿出手机拍下,以作留念。然后只知道随着人流一层一层的往上登,至于楼中心有什么,似乎都不太留意了。一直登到不能再登,我们才稍停片刻,在楼角处拍照留影。从外观看,感觉最有古典韵味的,应该是那一个个翘起的楼角吧,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下楼的时候心里在想,拥挤的地方只要有秩序,来回是单行道,都不会让人感到焦虑

   走出黄鹤楼,我们就随意沿着石阶而下说实话,我们以为80元门票,就是为了登这座楼而已。然而,在走向出口的返程中,我们被一路的人文美景吸引了。只因行程匆匆,记忆已模糊不清,只记得一群年轻人在一个小瀑布前,让女儿给他们拍照留影。如果有机会重游此地,我一定会好好欣赏通往黄鹤楼路途中的风景。现在上网查查才知道,那是黄鹤楼公园,黄鹤楼是这个公园的主体建筑。

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下一个目的地。也许是女儿读文科的缘故吧,每到一个景点,我都会考虑到这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馆或博物馆。事先查过,就在黄鹤楼附近,所以我们就开始搜寻。然后在很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门牌标识,感觉应该就是那里。到了门口,不用要任何凭证,门卫就让我们顺利进去了。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个侧门。进到院子里也几乎不见其他人,丝毫感受不到游客的气息。我们静静地参观了几个陈列馆,当我看到那件烈士的血衣时,忍不住鼻子发酸。出了这栋建筑,再往前走,才发现对着正门的“鄂军都督府”,这才是真正的湖北军政府办事处,所谓的小红楼。但是女儿又叫累了,我们只是拍了照片就匆匆离开了。后来上网查查,才知道,我们完全是倒着来了,小红楼才是纪念馆的主体楼,里面俨然能感受到,当时那些革命人物英勇的气势。不过,比起只看了小红楼而没去陈列馆的人们,我觉得我们还是值得的。

   走出纪念馆,大概三四点吧。闺女一直叫累,我认为也该去看看事先预定的旅馆了,安顿好住处才能放心。打开导航坐了站公交车就到了。办好手续,进了房间门,都想往床上躺。我说花了几千块路费,就这一天时间,再躺在旅馆里歇着,不是老可惜嘛!但是他俩都没有再出去走走的意愿了。我就在琢磨着,目前只剩下一个目的地了——长江大桥,那就晚上去吧。可是女儿翻着手机,也不知从哪里得知了什么“光谷步行街”,说想去那里看看。我知道只要她自己愿去,她就不会叫累了。

     吃过晚饭,就开启了导航模式,也开始了我们平生第一次坐地铁的经历。人生要经历很多第一次,最需要的就是开始的勇气。地铁站就在我们住的旅馆附近,我们硬是按着导航的指示,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当时根本就不知道ABCD口是意味着什么,也没想着去弄明白。进到地铁站,发现售票方式完全是电子服务的。毕竟是第一次,看着密密麻麻的线路图,真的无从下手,付款方式,也不敢乱尝试。可是环顾四周,想找个人工服务台,感觉挺难的。终于看见了一名服务人员,询问的结果,还是得自己摸索。当时心想,第一次站在这个发展之快的大都市,我们真是乡巴佬土老帽。忍不住又在想,毕竟我们还是读书人,还认识几个字,那些在这里打工的农民工呢?他们第一次坐地铁会是怎么样呢?他们常坐地铁吗?

     在我们三个的共同努力下,一切还算顺利吧。然后拿着瓶盖样子的标识牌,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进站了。接下来,就按着指定的路线走到站台等候了。不过这时应该看好方向以免坐反了。在静静的等候中,我头脑中想象的是电视中常听说的,挤地铁的场景。还好,没有那么的拥挤,也没有那么的狼狈,我们顺利地坐上了x号线列车。因为是第一次,恐怕再坐过站了,不断关注着还有几站。经过了至少十几站,终于该下车了。一直到出口处才意识到,手里没敢扔掉的那个瓶盖一样的标识是干什么的。现在只有把它投进去,门才会打开,你才能过去。

     走出地铁口,开始在黑暗中摸索那个光谷步行街。真是得感谢手机导航,虽然有时会怀疑,这到底是哪里呢?怎么这么不像啊?不过,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最终还是得靠它,才能找到目的地。经过了一段偏僻又黑暗的路途,我们终于找到了。因为事先对这里一无所知,所以就随便走走吧。最吸引女儿的应该是那一片欧式建筑了,她好像是在网上知道这些。在七彩灯光的不断变幻和映射中,更是显得古典和梦幻。然后从小街走过,发现两旁都是普普通通的商店,也没有买东西的欲望,所以都没进去。除了富丽堂皇的灯光,其他的我也不记得什么了。然后就准备返程,其实我还惦记着长江大桥呢,可是时间不早了,最主要是在晚上,路线也只能靠导航。当时还有一个顾虑,就是不知道地铁什么时候停班,所以,最后只能放弃了。这也成了武汉之旅的一件憾事了。   

    找到地铁口,开始买票返程,基本还算顺利吧。可没想到,到出口处却留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小插曲。这恰好与刚踏入武汉的那段插曲,首尾呼应,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我拿着那个标识牌,放在感应器上,门没有立刻打开,我以为是不会感应呢,气急之下,就又换了旁边的那个。可是就在那一瞬间,那个门开了,但我已经来不及返回去了。这个标识牌已经不起作用了,也就是说,我不能正常地出去了。就在我一脸尴尬,不知所措的那一瞬间,一个女的很坚决很淡定地让她旁边的那个男士把卡取出来,在我面前刷了一下,门开了,我惶惶然走了出来。那一刻,我没有反应过来,我还以为是服务人员呢。可是,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才意识到不对呀,她只是一个路人,一个当地的办有卡的路人。她不动声色,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解除了尴尬,我怎么连声谢谢都没有说呢?比起没有去长江大桥,我觉得这个更遗憾,欠了她一句“谢谢你!”。我知道这辈子都没机会说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份爱默默地传递下去。   

     到此为止,我们的武汉之旅也就接近尾声了。通过这次坐地铁的经历,我感悟到了:虽然第一次会觉得程序不太熟悉,但一旦有了第一次尝试,你就知道它比起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优势了,既便宜,又不用担心堵车。如果到达的当天,敢于去尝试坐地铁,就不会坐出租车,不仅多花费了几倍的金钱,还浪费了时间。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开始坐地铁返回武汉站。大概10:00左右,我们顺利坐上返往洛阳的高铁。下午三四点左右安全到家。既没耽误女儿下午按时返校,也不耽误我们两个晚上正常上班。回首这次对头三天就跨越了几千里的旅程,第一次尝试了高铁和地铁的神奇和便利,真心为我们祖国的高科技发展惊叹不已!

    今日旧事重提,补写这篇游记,只因今年春天江城的不幸遭遇和各线战士们英勇奋斗的事迹,让我忍不住去追忆曾在那里留下的足迹和记忆。同时,我也不禁想感慨: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不要让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且行且珍惜。尽量抓住眼前的机会,去做该做的事,去爱该爱的人,尽量一年四季都能去赴一场与大自然的约会,其实大自然才是最忠实又美丽的情人。

    最后,衷心地感恩这次江城相遇,相信此时武大的樱花正开得烂漫,祝福江城的明天会更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云千载 悠悠往事 留白黄鹤楼 已无憾
【散文界】鲁光芬:江城寻梦
【致敬最美逆行者】最美的诗,献给最美的逆行者(7)
樱花三月,武汉赏花美食景点攻略
军运会举办地武汉,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江城之都 九省通衢 武汉2019途虎车友年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