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冤枉

  所以这首偈子一开头,‘佛法微妙难可量’,“量”是度量。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得好,“前半正显”,前半就是前面两句,‘一切言说莫能及’。“谓欲言其有,体相寂灭,欲言其无,色相无边,故止言微妙,唯智方契”。我们看这一句解释,到底它是有还是无?你说它有,性体寂灭,现的相也是寂灭。体寂灭容易懂,为什么?体不是物质。相寂灭就难懂,最不容易懂,相是一切现相。相真的是没有,大乘经教里常讲“当相即空,了不可得”。“般若经”上,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头一个我们这个身,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是妄心,我们的身是幻色,梦幻泡影;身、心都是梦幻泡影,所以当相即空,当体皆空,确确实实不可得。可是我们迷在色相里面,以为色相真有,于是在色相里起了错觉。这个错觉时间久了,误会深了(真的是误会,会是体会,错误的体会),误以为真,误以为实,于是在这个梦幻泡影之中起分别、起执著。
 
  业是什么造的?业是分别、执著造的,于体性不相干,于幻相也不相干,这个要知道。所以在六道三途里面受苦,这叫冤枉,那种受苦的状况,就像我们作恶梦一样,你说冤不冤枉!梦中的体相完全没有,这个我们醒过来之后晓得,可是在梦中不知道是作梦,以为那是真的。遇到一个老虎要吃你,遇到一个人要追你、杀你,到处找地方躲避,吓得一身冷汗,惊醒来一场梦;梦里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一场恶梦。四圣法界里是一场美梦,总而言之,都不是真实的。两个较量之下,比较说法,所以称佛的境界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不可以执著,你要执著就又错了,你一分别、一执著,一真马上就变成了十法界。不可以起心动念,不可以分别执著,你才能契入一真,你才能证得一真。才一动念,一真就变了,变质了,马上变质。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讲,不可以说有,不可以说无,这个话废话,为什么?你已经起心动念。真正没有起心动念,哪来的有无?哪里来的问号?所以,世尊为我们说法,不得已而用了个名词“微妙”。微妙就是不能说有,不能说无,连有无这个念头都没有,这才是微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遇事不入心
有心就有罪
有个心法,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一切
转:什么叫做观照?
《禅心密印(2011)》(二十四)
生灭幻法复何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