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永恒的幸福是可能的呢,还是黄粱一梦呢?在过去18年中,加利福尼来里沃塞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索尼娅·琳勃莫斯基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她的研究报告甚至会动摇对上述问题持消极观点的人们的看法。在接受《美国新闻》的访谈时,她提到,我们有可能突破天生的性格局限。她在本月新书——《幸福指南:用科学的方法过你想要的生活》中,指导人们如何去做——无需借助任何药物。
访谈节选:
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幸福?
基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换句话说,50%的幸福感取决于基因,我们一生下来,基因就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说,尽管我们的幸福感会随着生活的愉快与伤痛起伏波动,但它最终还是会回到一个本来的水平(即由基因决定的那个幸福水平)。住房、婚姻、外表、财富和健康等境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只占10%——因为人类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
有些人得意洋洋地搬进大房子,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他们很快就开始向往更大的住房——再有一间卧室,再有一个游泳池,或者其他什么。但是从根本上说,不论我们上班开的是破旧的卡车还是豪华的雷克萨斯牌轿车,不论我们患的是高血压还是哮喘病,感受幸福的能力以及变得越来越幸福的能力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的。
但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人们命中注定如此吗?
并非命中注定。幸福感其科40%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我们改变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就能得到幸福。就好像体重一样。虽然我们设定的“体重指标”比理想的体重高一些,但是我们每天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以确保将体重控制在这一标准之下。
我知道,一旦松懈下来,体重就会猛涨。幸福也是如此。我们能够增强幸福感使它突破预先设定的水平,但是保持那种水平则要求人们不懈地努力。当然,就像每天锻炼一样,那种努力会变成一种习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再让人们觉得厌烦。那些容易感到不幸福的人并非命中注定如此,他们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克服诸多不利的因素,就能取得幸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