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
 

基础考察百变不离其宗

罗老师认为,2009年高考试题有一明显特点是:无论是必考内容还是选考内容,试题都紧扣基础,注重对学科核心内容的考察。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学生们耳熟能详。其实,在必考及选考内容上,针对相关知识点的考查,自我省进入新课程这几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是在试题呈现及表现方式上有一些变化。如在考查选修3-4内容时,2007年高考主要考查简谐横波的振幅、周期、位移、传播速度以及光的全反射;2008年主要考查横波和纵波(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以及相对论中的质能、质速关系;2009年基本接近于2007年考查内容,只不过设计的问题呈现有不同而已。

能力元素一直是考查重点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物理考试说明中强调的各项能力在试题中都有很好体现。试卷对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是简单记忆和重现,而是理解基础上的分析和运用。如去年高考物理试卷,选择题第三题考共点力平衡问题,是基于对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理解,第五题考的是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场与电势的关系,尽管这些试题对概念的要求相对简单,但都显现出选拔性考试对考生理解能力的基本要求。高考试题也突出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去年高考第十五题是力与运动的综合问题,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新课程高考始终关注对考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比如去年高考物理第十题要用余弦函数以及极限概念来解题,第十六题涉及函数及其图像等。

实验题测重考探究能力

 

新课程高考保持对考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通过具体的实验及数据处理,重点考查考生运用原理的方法以及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螺旋测微仪的读数连续两年都在考试之列,对习惯于凭经验猜题、押题的复习陋习是一个警示。

罗老师建议,在高考复习中,要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夯实必考内容的基础,重视实验,重视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分析去年的物理高考试卷,试题难度的梯度比较清晰,无论是填空题、计算题和模块选做题,均是易难相间,这给考生发出了信号:不要轻易整体放弃对所谓的“压轴题”的解答,要尽力而为,将能做的做好,该拿的分拿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物理考了那么多静电场知识
高考如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物理
2021届高三八省联考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分析,高三生如何复习?
「试卷解析」物理考完了,看看物理老师怎么说!
权威解读2018高考【理综】试题! 2019高考复习一定要借鉴!
聚焦名师眼里的理综全国卷Ⅰ、卷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