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或许,很多人第一次读这两句诗,都会诧异道:竟然是杜甫写的!

毕竟,我们课本上的杜诗一般都是这样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春望》、《兵车行》、《登岳阳楼》、《蜀相》……

总之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饱含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

在我们眼中,杜甫就是一个沧桑大叔,一脸的故事,满心的疾苦,浪漫与之绝缘,清新与之脱节。

其实,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特别是一个多情的诗人,杜甫不该只是以上描述的那样。

他若玩起了小清新格调,恐怕全唐的诗人都要给他让道。

就拿我们熟悉的《水槛遣心》来说吧,“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样灵动的景致,有多少诗人写得出来?

下面,一起品读全诗。

水槛[jiàn]遣心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shē]。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

解析

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约公元761年春天),至于定居之前他是如何奔波的,受了哪些苦,遭了哪些罪,不用诗词君多介绍了吧?一言难尽。

这是他举家迁到成都的第二个春天。浣花溪畔的草堂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很快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它不单单是遮风挡雨的屋子,更是诗人疲惫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他将创作240多首诗歌,他还将得到两个响亮的称号——“杜工部”、“杜草堂”。

草堂里修建了水亭,水亭旁边还有专供人垂钓、凭眺的“水槛”。春天,在此处停留,是一定要写诗的,若非得说明写诗的目的,就姑且称为“遣心”吧。

首联“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写凭眺感受,一个是“敞”,一个是“赊”。因为这里离城市较远,而且附近没有村落的遮挡,所以显得很宽阔,一眼望去,心胸也随之变得开阔起来。

注意,句末的“赊”字,用现代普通话读,就很难与后面的“花”、“家”构成押韵。但在平水韵中,“赊”字属“六麻”韵部,推测古音大概读作sha。第六句的“斜”,也是同样的道理,属“六麻”韵部,古音应读作“xia”。无论读作什么,它们的意义不变,赊表示遥远,斜即不正。

中间二联集中描写眺望所见。“澄江平少岸”句,属远景,“幽树晚多花”句,则属近景,远近结合,具有层次之美。春天多雨,江水上涨,与两岸平齐,远望之下,几乎看不到江岸,故曰“少岸”。草堂四周草木茂盛,在暮色的笼罩下,更显葱茏,故曰“幽树”。此外,“幽树”一词,也体现出生活环境之清幽静谧。

如果说,颔联所写的景物属于静态的,那么到了颈联画面一下子活跃起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描绘的都是稍纵即逝的动态画面,焕发着灵动之美。

春雨细如尘,轻点在水面上,鱼儿才会时不时跳出水面,如果大雨滂沱,注到水里,则看不到“鱼儿出”的景象了。而燕子体态轻弱,微风之下可斜飞,大风之下,则难飞起了。所以,宋代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评此二句:“殆无一字虚设。”

总之,这两句以“出”字写鱼儿的活泼可爱,以“斜”字写燕子身姿优美,十分精彩动人,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尾联呼应首联,进一步表现草堂之空阔。“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很明显,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十万户”极言城中之拥挤,“两三家”则凸显草堂之空旷,两两对照,更显草堂环境之清幽宁静,反映了诗人生活安定之后的闲适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幸福感满满的一首诗,有细雨和微风就足矣,闲适之意悠然而现!
古诗词日历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赏析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全诗赏析
描写春天的诗句 ?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