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云南不遗余力

11月8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张穆做客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高端政务访谈节目“在线访谈”,介绍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工作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一县一业”示范县的申报流程、管理办法等内容。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张穆接受访谈。


2018年,云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三张牌”战略部署。打造“绿色食品牌”,是高质量发展云南绿色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张穆介绍,2018年以来,我省在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突出有机引领、推动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19个厅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出台了《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推进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构建了“绿色食品牌”政策支撑体系。
三是云南大抓“有机”的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2018年,全省新认证绿色食品428个、有机食品665个。四是开展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推动了品牌打造。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张穆

其中,《关于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 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指出,云南将在全省范围内择优创建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在介绍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上,张穆着重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示范县的择优标准

择优方面,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专家制定了《“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6方面的评价指标:
一是规模化水平指标,包括主导产业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工产值、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二是组织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从事主导产业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
三是专业化水平指标,包括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产量占主导产业生产产量的比重,从事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数量。
四是绿色化水平指标,包括茶叶、蔬菜、水果、坚果、咖啡等主导产业绿色有机基地面积,花卉绿色高效生产种植面积,中药材GAP、绿色有机基地面积,肉牛等畜牧业绿色有机认证产品数量、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
五是品牌化水平指标,包括主导产业地理标志数量、获“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表彰数量。
六是成长性水平指标,包括近3年主导产业农业产值平均增幅、加工产值平均增幅、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平均增幅,主导产业绿色化水平指标平均增幅。
以上指标,按照加权平均方式计算分数,按总得分选高分县作为“一县一业”示范县。

图为配图

申报示范县的主导产业所需条件

一是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集中度较高、上下游产业链接紧密,具备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是绿色发展基础较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进力度较大,产地和产品获得绿色有机认证的比重较高,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推广应用较好。“一控”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充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产业市场外向度高。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较好,从事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专业合作社质量较高,产业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数量具有一定基础,产品外销比重较大。
四是产业成长性强。主导产业已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产业链功能布局合理,产业规划与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规划有效衔接,资源空间足,发展潜力大。
五是政策措施支持有力。申报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导产业培育,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

图为配图

申报示范县的程序和资料

申报程序包括县级申报、州市审核、省级审定。其中,在省级审定上,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申报评价指标分产业进行量化评价,提出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的拟创建名单,审定后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省级认定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省级财政将拨付补助资金。
申报“一县一业”示范县,需要提供《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申报表》及相关评价指标证明材料,《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方案》和《县级人民政府印发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资金补助的标准

“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期为3年。省财政对纳入“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的20个县(市、区),每县每年安排创建补助资金3000万元,连续补助3年。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有机认证补助、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技术改造提升、品牌打造、产品研发、冷链物流、贷款贴息等环节。

图为配图

示范县的管理和考核

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制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对“一县一业”示范县实行动态评价、优进劣汰。
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会每年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第三方评估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第三方年度评估报告的基础上,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20个示范县进行年度综合评价,按照20%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即每年淘汰4个,空缺名额从其他县(市、区)中择优递补。若出现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重大疫病疫情瞒报或不报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等,将“一票否决”,取消其示范县资格。此外,对于没有进入名单的县,可以申请纳入动态评价,争取增补进入示范县名单。

创建示范县的主要目标

经过3年努力,“一县一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建成一批绿色农业产业带,每个示范县培育1个区域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每个示范县建设10个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创建示范县的主要任务

“一县一业”示范县主要有5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建设规模化基地和推动规模化加工,提升“一县一业”规模化水平;二是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推进标准化生产经营和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来提升“一县一业”专业化水平;三是通过生产基地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扩大绿色有机认证规模和组建绿色有机联盟等措施来提升“一县一业”绿色化水平;四是通过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一县一业”组织化水平;五是找准市场定位、培育自主品牌、推进产品营销、建立诚信体系,提升“一县一业”市场化水平。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2007
陆良县:擦亮绿色招牌 蔬菜产品走向世界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发展初探
聚焦“品种 品质 品牌”,“千亿云花”未来可期
黑龙江中药材信息网
2023年下半年农业及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申报指南(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