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江亭:学校治理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未来学校研究院主办、北京果果乐学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数智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校长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会议邀请了知名专家楚江亭教授,为在场的30位校长与线上5000位校长和教师,带来精彩的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楚江亭教授

学校治理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楚江亭教授指出: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及学生的培养。在理念、制度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治理中促进老师专业发展。

下面是楚教授精彩演讲的重要内容摘要:

01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结合教育部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重要概括出来三点:一是专业理念与师德,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及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及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二是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三是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02 现在的教师专业发生了哪些问题

先看这几个调研图:

通过相应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中小学教师情绪衰竭不容乐观、中小学教师去个性化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教师个体效能感较低。

03 基于学校管理看一些教师的工作状态

从2001年国家课改到现在,我听课大概听了将近两千节,看到一些教师每天疲于应对工作,对学生成长的认知表层,没有研读过课标和所教教材,觉得教研可有可无,班级管理靠自己上学时的经历,甚至还有些职业倦怠。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上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冰山模型,冰山上面的是行为、知识和技能。而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最重大的是冰山下面的潜能与素质。有些教师每天起早贪黑,但内驱力和品质并没有提升与成长。

造成这些原因到底为什么?是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压力大、学生难管,教师“没意思”、“没有发展”吗?其实不然。有些学校的教师不是这样?来看北京十一学校案例分析。

04 北京十一学校案例分析

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等的关怀下建立,用新中国诞生日命名。1992年实行“国有民办”改革,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回归公办。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2007年李希贵到来,经过两年准备,2009年11月第十届教代会上,一个凝聚全校教师智慧、达成共识的《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获高票通过。

十一学校愿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北京十一学校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包括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学生自由选择。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按难度划分的理科课程,像数学、物理、化学,依据学生的基础和他未来发展的方向。按类型开设的文科课程和技术、体育课程。整合性的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整合形成戏剧课等等。 一对一特学课程,有的学生要四个月参加国家比赛,他回来怎么办,设计此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学生主体的选择性,除少数必修课外,大部分是选修课,所有课程排入课表。学生选课,也选学习时段。

全面实施选课走班

每位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流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老师在固定教室等学生,传统的行政班转变为教学班。教室更具学科特点,各种学习资源进入教室、学生身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创新学制,发挥学生自主性

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实施“大小学段制”——每个学期分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大学段进行统一课程集中学习,之间为小学段、为期2周,不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实施规划。既可到校自主学习,也可到校外社会和实验基地体验学习。

建立多元评价和诊断体系

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随时记录、反馈,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状态,学会对行为负责。 学业诊断,把考试转变为诊断,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改进教与学。个性化的学生学业诊断与考试评价分析系统,借助网络平台和数据分析,提供每一位学生不同角度的信息,为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服务。

全员育人、自主管理的网络

通过走班,原班级管理模式被打破,学生自主选择,建立起全员育人、自主管理的教育网络。 随着行政班和班主任的消失,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增加。每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关注学生心理、情绪和人际交往。教师从教书到育人,教育者、全员育人。

校长随时可被弹劾

2014年12月,为期一个月的教代会闭幕。100多位教师代表不记名高票通过了《十一学校章程》。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仅将学校各方面工作加以规约,还将弹劾校长和中层干部聘任等敏感内容,一并纳入。不仅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代表一定民主选举产生,校长也必须每年向全校述职,接受教代会代表的信任投票,当场公布结果,达不到规定信任度,校长必须自行辞职。同样,副校长和中层干部也必须接受每年一次的教代会满意度测评,达不到满意度,校长不得聘任。

构建分权制、扁平化、制衡型治理体系

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党总支、学术委员会、学生会、教师家长委员会等共同组成学校的权力机构。各治理主体,既分别决策所管辖领域的有关事项,又定期协商,防止或减少决策失误,或某一治理主体的权力独大或膨胀。事关学校大局、教职工重大利益的决定,如战略规划、薪酬分配制度、人事聘任方案、职称办法等,必须经过教代会审议,且要经无记名投票,当场公布计票结果,既不得举手表决,也不能鼓掌通过。教代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任何个人和组织均无权改变。

实行双向选择的聘任机制

校长、校务委员会确定学部(年级)、部门等机构的编制及薪酬总量、规定双向选择制度,逐步达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学校治理目的。

《学校章程》为学校发展、良性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效机制,为每一位作为主体的教师创造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学校不再因校长更替而产生动荡!

05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核心是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

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具有主体性。主体性表现为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意味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自主性意味着能够独立思考、有主见、不盲从。创造性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充满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性的行为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性思考和创新。

教学质量≠分数,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导致人的异化而非人的解放。

06 学校治理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风决定学风:教师通过踏实的教风,影响和带动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对待职业的态度就是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健康师生关系靠人格与学识赢得。

教师专业发展是关键: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憾,但都不可轻慢学生、忽视教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智不健全的学生,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绝大部分跟道德品质没有多大关系。

教师需要自我反思、终身学习:教师的知识等在不断折旧,须通过持续学习、探索以实现自我保值和升值。

良好师生关系的培育:应是亲情加友情,严而有格、爱而不纵。良好关系形成需要一定的相处时间,只有在相处中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

课堂教学改变,学校才会改变!

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

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

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

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学校管理怎么改?增进教育活力,制度、自由是创新的基础,学校管理中缺少自主与约束,活力不足、约束不明。

需要特别关注精神资源:学校还有一个资源,如教师的爱心、热情、智慧、勇气、探索,这是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但这些资源的获得,没有一个宽松、尊重法制的氛围,没有学校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是不可能的。

给校长们一点建议

  • 悬置:顶层设计的办学理念、制度等;
  • 带领:教师“自下而上”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等过渡到体制机制改革(治理);
  • 结合:通过学校规划落实。

最后送各位校长一句话: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治理,学校治理需要完善制度基础上的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楚江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校长如何发力
【专题四】李希贵:营造学校生态,有所为有所不为
营造良好生态 学校要有所不为
北京市十一学校发布章程:教师有权弹劾校长
让教育自由呼吸——北京十一学校教改系列报道(下)
上海市杨浦区杨浦小学学校章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