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创意写作教学新策略高子阳

 

 

摘 要:100%的学生喜欢写作,不是引导他们爱上写千篇一律的文章,而是通过“写作”思想引领,爱上创作。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教师永远不能缺位,尤其要用改革的智慧做好课内写作教学,努力让每位学生的每次课内写作合格、非常清楚自己的进步。阅读的力量是超强的,学生读什么呢?一是读同伴的文章;二是读课文;三是读整本书;四是读大自然及身边的事等。每一种读,都有写的参与,全体学生才有可能爱上写作,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关键词:创意写作 课内习作 教学策略

一、懂“写作”用“写作”,明明白白爱写作

汉字“写作”,非常奇妙!但许多老师不知“写作”及其内涵的写作思想。老师不知,学生更不知。

写的繁体字是“寫”,形声字,篆文从“宀”(mián,房屋的意思),“舄”声(“舄”这个字读xì,象形字,金文写法像一只扇动翅膀张大口喳喳叫的喜鹊,因此读音又演变成读“què”。喜鹊善叫,鸣叫时不断扇动翅膀,这是喜鹊的特点)。“寫”就是屋中有扇动翅膀、喳喳叫的喜鹊,这是写的本义之一。

《说文解字》曰:“寫,置物也。”意思是将物品从他处移动放置到房子里来,这是写的本义之二。后来这个字又引申为输送、倾吐、倾诉、宣泄、去掉、书写(用笔作字)、描摹、叙述、创作、写作等,很显然“创作、写作”都为“写”的引申义。

另外,“写”乃“泻”的本字。《周礼·地宫·稻人》载“以浍写水。”(浍,田间水沟)清人段玉裁注:“写,凡倾吐曰写。”人人会倾吐,所以人人会写。这是写的本义之三。

关于“作”字,《说文解字》中说“作,起也。”而作为“起”的东西,是通过人的行为动作完成的,因此“作”又有制造、创造性的含义。在先秦两汉,只有具有创造性撰述的文章才能叫做“作”,而具有阐述性的撰述文章不能叫“作”。所以在先秦两汉,作文就是指那些创造性的文章写作。

反复思考“写、作”两字,你会发现这两个字折射出多条写作思想:

一是“鹊叫如人写都是表达”。喜鹊叫、喜鹊善叫是喜鹊的表达方式,人会说、人会写,人善说、人善写这是人的表达方式。人鸟不同,祖先用这种方式作比,其实是利用喜鹊的叫、善叫,告诉人类人人会写更要善写。而人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人创造了文字,人会使用语言文字。如果人放弃了写,自然得出“人不如鸟也”的结论。

二是“为人类的创造而写作”。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是创造!爱写作就是拥有及热爱创造,就是爱用文字表达人类的若干创造。而无数作品也在不断唤醒后人继续去创造!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有一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如果放弃了写作,无数创造就不再存在,社会肯定停滞不前,文字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善于写作就是一生拥有创造,一生愿意用文字表达最有魅力的创造。

三是“只要活着就能够写作”。一只善于鸣叫的喜鹊,肯定是一只活着的、生命力极强的喜鹊,一只老了的、生命垂危、死去的喜鹊是叫不出声来的。祖先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一个人只要活着,无论他处于什么境地,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创造性的生活,虽然人的身体或许会因为某种原因受到某种限制,但是人的心灵,谁都限制不了,写作都能够进行下去。

四是“人人都会吸纳倾吐的”。吸纳是阅读世界,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在阅读世界,既然阅读了,吸纳也就没人能阻止住。倾吐是表达,人每天都在表达,写作是表达的一种,口头表达加上书面表达,这样的人生最有意义。人人既然有这种和谐一致的能力,就说明人人天生在读,天生会写,而放弃这个天生的本领,不就是让正常的自己变成不正常吗?

五是“人人都会移置事物的”。“将物品从他处移动放置到房子里来!”怎么移?地球上有那么多、那么大的房屋吗?地球上没有哪个人能够把“一个月亮”移进自己的屋子,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房子,怎么办?其实祖先早就给我们想好了,“用文字写作”就能解决这一难题。即把现实中的物品、事情刻写在龟壳、竹片、绢布、皮革、器皿、纸张等上面,换言之就是在房屋里用文字记录万事万物,一代接一代地记录一切。如此,人们就能可持续性地拥有过去、记录现在、创造未来……而文字的创造发明,不就是这个目的吗?人人天生会移动放置,就是人人天生会写作。

六是“只要有家的人就能写”。家是爱上写作必须有的条件。什么是家?梵高晚年曾经画了一幅《家》,这幅画非常简单,屋里有一张床,一个桌子,两把椅子。梵高晚年就在这样的家里绘出人生最美丽的篇章。有床,就可以休息,可以躺在床上思考;有桌子,人可以在桌子上吃饭、写写画画;有两把椅子,人可以坐下来在桌子上吃、写、画,宾客来了可以坐下来面对面交流。这简单的三大件,今天的你我他,哪个没有?有了这一切,写作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有困难,那就是很多人不愿意用“写作”来爱、使用这个家!

七是“当下习作的要求不妥”。当下,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年级(初一)以上才称为“写作”。就是说小学六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在“习”作。美国著名作家德怀特·V·斯温说:“练习不能让任何人兴奋。它们用明显人为设计的重重困难包围你,把写作变成所有人的苦役。”写作已被细分多年,这种分法,没让绝大数的学生爱上写作。所以写作应该回到原点。以“写作、创作”之理念引领天生会写的孩子,才是遵循写作规律的,成人所做“写话、习作、写作”之分解,可能有些不当。

把这样的“写作”,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学生,学生一定会被打动,一定会从内心上爱上写作。你不知,他不知,你不讲,他不讲,学生一生不知写作,不知写作的强大力量,想爱上写作,难!

二、读“课文”习“写作”,清清爽爽去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课文就是教科书中的正文”。这种解释对为什么教课文、怎么教课文、如何才能教好课文,可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那“课文”一词何时出现?其意义如何?

1.“课文”最早记录在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中“《雅》《颂》未闻,汉魏莫用,悬领似如可辩,课文了不成义,斯实情讹之所变,文浇之致弊。”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郭晋希(1916~1998)在其专著《文心雕龙释注十八篇》(1963年出版)中注:“课,责也。引申有推求之义。课文,即推敲文字。”

2.明朝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唐顺之(15071560,江苏武进人)的《章孺人传》有这么一段文字:“两弟夜读书,课文夜过半,孺人即又虑其劳以病也。”这个课文是何意呢?语言学家认为,此“课文”是督促读书、做文章的意思。

3.我国木半湖文派的创始人、清朝吴敏树(18051873)在《业师两先生传》中写道:“先生怪其课文有异,召诘之曰:‘汝年少,文字当令生嫩秀发,奈何作如许老成状?’”这里的课文又是何义呢?语言学家说,此“课文”是“窗课”的意思。什么是窗课?旧指私塾中教学写作的优秀诗文。

如上“课文”之意义,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不知道!在不知道“课文”意义的情况下,能清清楚楚地教好课文吗?从“课文”的历史发展看,课文教学须做好三件事:

一是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需要推敲。这一内容,语文教师都有关注,但推敲力度还须加大。每一篇课文,都不能缺少细致的推敲,只有持续多年的“推敲之教”才能促使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好推敲。

二是不能把课文教成终点,要教成起点,要有课程意识,要让学生学了课文就去读相关的整本书。这件事,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没做好。这与我们一篇课文只能教1~3课时、一学期要学三四十篇课文有关。那么多课文,老师们教得很累,整天都在赶课时,哪有时间引导学生学完每篇课文再去读相关的整本书?

三是通过课文的“写作”之教,促使学生做真正的文章。每篇课文,都融入了编者很多东西,虽然选文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大多数的课文还是可以作为写作范文的,里面创意的元素还是有的。而我们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因为没有接受过写作学的专业培养,对创意写作非常陌生,让他们把课文中的写作“范儿”一一做出来,的确困难。老师们从课文中做不出儿童需要的“写作智慧”,促使学生做出真正的文章,难!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有篇课文叫《天火之谜》,这篇文章很短,如果仅仅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来教,只按照传统的课文教学教之,学生就只能习得几个生字,了解避雷针是富兰克林发明的,知道富兰克林对待科学的态度等。这样的教学肯定不是课文教学的全部。

1.这一课负载的识字任务是:“筝、簸”两字要认识,十个生字要学会(暴、劈、炸、毙、讽、揭、拴、钥、匙、颠)。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没有难点。

2.这篇文章哪些字词句段等需要推敲?细读文本,有两组词很独特,值得反复推敲。一组是推测与推论,一组是冷嘲热讽与无稽之谈。课堂上让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推测”与“推论”两个词能否互换,就是推敲。第五自然段出现成语“无稽之谈”,如何理解这个词?词典中如何解释,在这篇课文中又如何解释?课文中哪些段落、句子可以解释无稽之谈?一一解答就是推敲。而课文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得那么长?而发明避雷针是非常复杂的事,作者最后一段为什么只用两句话来写?也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明白。

3.这篇课文,段落清晰,内容简单,两课时就能学完。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以此文为起点,去阅读《富兰克林自传》是必须的。这部书值得读?在《富兰克林自传》译序中有这样一段:“富兰克林的自传是美国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美国最早也最经典的传记文学作品,亦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因为该自传开了美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如果你有美国母语教材,你会发现多个州的教材中有《富兰克林自传》,并说这部书让美国人懂得了什么是自传,知道了人人都可以写自传,这部书让更多的美国人爱上了写作。当我向学生讲述完这些资讯,与他们一起把这部书读完后,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全体学生都开始书写自传。每位同学都是从出生开始写,通过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交流之后写的,每位同学所写文章都超过万字,写得相当好玩有趣。这是只教《天火之谜》不可能有的事!

4.在阅读《富兰克林自传》后,学生还发现这篇课文存在的问题,这是额外的奖赏。一是《富兰克林自传》捕捉天火的实验时间是1752510,课文却是17527月的一天;二是课文插图也有明显错误,富兰克林的儿子叫威廉·富兰克林,同学们认为课文应该把这个名字写上,不该省略,富兰克林的儿子是1730年出生,与父亲做这个实验时22岁了,但插图中的儿子是个小娃娃,年龄太小了;三是这篇课文省略了好多不该省略的东西,比如富兰克林捉到天电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后,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课文不该删除“威廉,我被电击了!”“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

教学此课我用了8节课,是原来课时的三四倍。一篇课文、一本书读完了,学生写了那么多东西,此课学习能不通透?这是传统课文教学难有的。其实,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课文都能找到相应的整本书,都可以教给学生某种写作方面的创意。如果我们的课文少一点(台湾地区一学期学12~14篇课文,日本一学期学4~6篇课文,美国一学期学10篇左右课文),每篇课文都用一两周来教学,儿童才能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是幸福的。

三、“课内写作”大改革,扎扎实实去写作

“课内习作”首次出现在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2001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继续使用。因为前面所说“写作”,让我在课堂教学上不再使用“习作”,所以我把“课内习作”改成“课内写作”。

什么叫课内写作?就是在课堂这个单位时空内完成写作任务。课内写作教学,就是在课堂内完成写作各项教学任务。一次课内写作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写前准备(有的课内写作需要)、写前指导、草稿、修改、誊写、批改、讲评、作品后期整理与收藏。假如这些过程中的某个、某些环节放在了课外,其教学就不是课内写作教学,而是“课内外作文教学”。一线语文老师都清楚,多年来每次写作的草稿、誊写、修改等被放在课外,这就说明新课程改革以来,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课内写作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师最烦恼的事就是作文批改,因为占用的课外时间实在多!而我认为,如果能真正做好“课内写作”,一定能减轻师生共同之负担。如何才能做好?

1.创造一次课内写作五课时赏评式教学模式

我认为,课内写作应该慢教。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如果按照课程标准“每年不少于16次课内习作”的规定,即小学生要在4年里完成64次课内写作任务。假如64篇课内写作,学生能做到篇篇合格,这一定是了不起的事。为了慢教,为了全体合格,为了全体喜欢,为了全体学生写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文章,为了减轻语文老师的负担,我研制的教学模式为: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写前小指导、学生写草稿、老师课堂书写下水文。基本理念是先写后教。

①老师要相信学生人人能写!把写作教材转化成一个“我”一定能够完成的写作话题,并激活学生快速思考“我该写什么”,指导时间限制在7分钟以内,时间不能长。时间过长,草稿肯定不能在课堂内完成。

②老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迅速地将心里所想变成草稿。此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写,学生看老师在讲台前认认真真地写,他们定会静下心来完成草稿。30多分钟完成草稿,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做到。

这一教法,老师一定要有学生天生会写的思想(美国写作学研究专家早就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儿童天生会写,不是天生会阅读),老师若一时变不过来,请想一想,三年级以后的语文考试,都有作文题,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不是照样在二三十分钟完成吗?

第二课时教学任务:自主修改,认真誊写,完成自主评价。基本理念是人人会自主修改。

①自主修改是需要引导的,要从第一次写作开始引导。就是反复提醒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因为每一次写作草稿完成,就是“自己大脑、双手生出来的小宝宝”。刚出生的小宝宝不好看,需要不断地喝水吃饭,需要衣服玩具,总之它要长大。而这一切就得父母等亲人给,千万别指望他人,包括不要指望老师。千万不要把没喝好、没吃好、没穿好、没玩好的小宝宝随便扔给老师。

②让学生用10分钟多遍朗读草稿(最少7遍),自主修改。老师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学生草稿完成之后,不会多遍大声朗读自己写下的草稿。叶圣陶先生教孩子写作,叶至善写完之后,就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读给叶老听,读到流利、有感情时,叶老就叫停,就说文章已经改好。

③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时,老师应走进学生中间,倾听个别学生朗读。边听边思考,发现问题,当面指出。

④用20多分钟,让学生认真誊写, 誊写完之后,再读一遍自己的作品,完成自主评价确认。(即使学生誊写不完,剩下的文字也不会多的,他们也会寻找到时间快速完成这一任务。而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誊写任务。)

下课后,学生就会把作品交到老师面前。此时,如果你按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批改了(眉批不少于3处,总批不少于3行),课内写作就不叫课内写作了,你的这两课时教学也就算不上改革了。老师不要批改,只要快速阅读学生的作品就行了,一篇文章一分多种,读完全班学生的作品也就四五十分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把每篇文章的精彩句段用红线画出来,存在的问题标出来。这不叫批改,这叫欣赏与发现问题,这一做法旨在为后面的课堂批改、赏评服务,没有这一阅读,后面的赏评教案,你没有办法形成,你也无法确定哪几个学生的作品要面向全体学生批改。而备赏评教案,不是负担,是我们老师应该做得教学工作。

第三课时教学任务:现场面批、阅读同龄人作品、小组合作、循环批改。基本理念是让每个人的作品出现在更多的读者面前。

①教师用10多分钟面向全体学生批改三四位学生作品,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批,要求学生默默地看,所选文章以中等学生为主。

②要求学生阅读“十有作文本”中的写作小思想、小知识、小技巧以及同龄人的作品,以便较全面的修改作品。

③分小组进行批改。每组5~6人,每人必须把小组所有成员的作品读完,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小思考,然后签名。(时间20分钟)

④小组长组织成员完成七星级评价表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整本书。

教师通过改、说、看、听、思等,全面参与批改,初步形成赏评课教案。

第四课时教学任务:欣赏精彩、妙谈问题、读评下水文,再改作品。基本理念是在欣赏更多的精彩中再次改变自己的作品。

①用15分钟,展示每位学生的精彩句段。

②用10分钟,把本次写作的共性问题进行巧妙讲评,引起学生足够重视。

③用5分钟,教师读自己的文章,接受学生评价。

④请全体学生根据老师的下水文及同学们所说,再改自己的文章。

⑤老师就本次写作做总结,布置把自己作品输入电脑的小任务(可以让父母帮助录入,家中没有电脑的,由老师负责录入)。

第五课时教学任务:整理作品、绘制封面、装订成书、交流整本书。基本理念是把本次课内写作装订成书,以方便保存及更多人阅读。

①每个人上交原作及打印好的文档。

②以小组为单位,为本次写作绘制封面、封底。

③把作品装订成书,老师暂时保存。

④利用十多分钟就本次写作所读的整本书进行交流,重点探讨这本书对写作的帮助。

老师们读完这一教学模式,肯定会说这样教太繁杂了,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老师们这么想,课内写作就莫谈改革了,你就只能像以前那样继续累着!国家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一周两节作文课,一学期按20周算,一学期只写七八次课内写作,每次课内写作不就是平均用5个课时吗?你不用足5课时,每次课内写作学生交来的作品能全员合格吗?你每次写作不用好5个课时,能不累吗?而只有用5个课时教一次课内写作,你的所有教学环节才能全部在课堂内。

2.创造与使用“十有作文本”“七星级习作确认表”

用五课时教一次课内写作,需要启用新的作文本,因为传统的作文本只有封面与空格,不适应一次课内写作五课时赏评式教学改革。“十有作文本”,即每次写作用一张大作文纸(样式如下图),纸上有十个内容:一有为何写作的巧妙导引,二有学生快速写下的草稿,三有自主修改的话语提醒,四有学生共同修改的痕迹,五有学生正式誊写的作品,六有课程标准的评价话语,七有师生等人的共同评价,八有写作知识技巧的指导,九有名家同龄人作品比照,十有相关整本书阅读指导。

 

1)三年级开始使用,六年级毕业,60余张作文纸装订起来,就是一本“书”,这部“书”详细记录小学阶段每次课内写作的全过程。学校专门在图书馆开辟专柜保存这一本本“书”,这是收藏学生的智慧,是学校永恒的财富,也是当下我国无数中小学没有做得事。

2)每张作文纸,都有必要的写作小思想、小知识、小技巧、上届学生的作品、名家作品、整本书的阅读。这能降低学生写作的恐惧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习得写作风格。

3“七星级写作确认表”是根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制订的,每次写作都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自主、同伴、老师确认,这样能让写作标准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第三学段七星级写作确认表(下表)。


 

慢慢地、精准地做实“课内习作”,全体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内写作”的价值。而这一基础写作教学扎实了,学生真正喜欢了,以后所写的文章就会创意无限。

四、“经典童书”大量读,快快乐乐玩创意

最近,我做了省级作文大赛评委,看了五六年级组273篇以“意外”为题的文章。没有想到90%以上的文章写“雨中送伞”“父母、爷爷奶奶遇车祸、得癌症”“我接到入选第二阶段在线作文比赛的通知”“考试没考好,母亲没打没骂给我鼓励”的意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还写这样的文章?其实与阅读整本书太少有关,或者阅读整本书没有人指导他们发现书中有哪些创作智慧有关。大量阅读整本书对创意写作真有如此大的帮助吗?

塞琪·科恩在其著作《写我人生诗》中说:“诗的写作只能来自对诗的阅读,唯有阅读才能使写作的泉眼永远活泼新鲜,舍此别无他途。”在《朱小蔓与朱小棣跨洋对话》中可以读到朱小棣先生说:“美国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多办法,首先是美国非常注重阅读和写作,而阅读和写作是很能培养创造性的。读书以后通常要写读后感,仅读后感的写作,美国老师就是让孩子用很多种模式写。比如一种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写一封信给朋友,介绍这本书;一种以书中主角的口吻来写几篇日记,通过日记反映出书中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假设你组织了一个活动,请作者来参加,你作为主持人,向听众介绍作者和他的书,等等,非常灵活。”

其实,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上述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几年,我将童书阅读与创意写作联系起来,构建一个由“玩、写、读、说、改、讲、书”组成的七步创意读写教学法。请看我以《提问》上得创意读写课:

1.玩——一个简单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我侧身对着学生,用手指从鼻尖往头上走,然后从头顶滑到脊梁,边做动作边问学生这是什么标点符号。学生齐答:“问号!”我告诉学生,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发现的,李教授还对学生说:“人是由问号组成的,如果你听了我的课连一个问题都没有产生,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都会问问题,我们都是人!”我让同学们一起说,同学们说得响亮。

2.写——一篇特别文章。

接下来,我布置写作任务,写作主题非常简单,是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十个左右的问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十分钟不到,学生就写了很多。我让他们停下笔,问:“这是作文吗?”学生都说:“这哪是作文呀?”

“这的确不像你们平时所写的作文,这也是同学们从来都没有写过的。这到底是不是作文?我想读一本书给大家听。”

3.读——一本经典童书。

我点击课件,书名出现——《第一次提问》。这是一本当代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长田弘、画家伊势英子共同创作的图画书,全书由30个没有任何答案的问题组成。每页所绘的图,都有淡淡的蓝色,美的十分诱人。

8分钟,我就把这本书读完了。学生们给我掌声,我鞠躬感谢。

4.说——一段简短对话。

“听完这本书,你觉得自己前面所写的问题,是不是作文?”

有个别学生说“是”。

30个问题,放在一起就是一本书,难道还不相信自己所写是一篇文章?”在我的质问下,同学们终于承认自己所写的问题就是文章。

“这不仅是文章,还是非常有创意的文章!请你们一定要坚信这一点。请大家想一想这本书对自己所写的问题有什么帮助。”

“我提得10个问题太简单了,我可以继续多写。”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我大声说:“你得到这一帮助,好!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接受这种帮助!”

“我的问题没有诗意,作家长田弘的每个问题都那么的诗意。”这位同学回答完,我带头鼓掌。

“我只写问题,没有想到画画。”我接着这位同学的话说:“不是你的错,这是我故意没有提这个要求。你们所提任何一个问题,都能画出来。你们都具备这种能力!”

5.改——一处立即变美。

说着说着,学生们进入了自动修改环节,他们纷纷拿起笔改起来,画起来。

6.讲——一段精彩导引。

“同学们,请放下手中的笔,我想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读过很多书,一本全由没有答案的问题组成的书,是不是第一次读到?”同学们点点头。

“你们觉得这本书是原创的吗?”

只有一生说:“应该算是吧!”

“如果从图画书的角度看,这本书是日本独有的、了不起的创造。而全用问题写文章,中国才是全世界最早的,想知道吗?”

我点击课件,出现“天问”两字,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知道的学生没有几个。同学们与我一起读:“这是二千多年前,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一首长诗。全诗由173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都没有答案。”

“请同学们回家上网读读这首长诗,因为网上都有译文。”同学们点着头,我接着说,“我没有与长田弘联系,我猜这位作家可能受到屈原这首诗的影响,才创作了《第一次提问》。你们觉得呢?”同学们居然都点头认可。

7.书——一个回家作业。

我笑曰:“屈原创作的《天问》有173个问题,没有画图,长田弘的30个问题与《天问》全部不一样。你们的问题,与他们更不一样,想不想再多提一些问题,把其变成书?”学生们点点头。

他们拿着问题,在下课铃声的陪伴下走出报告厅。

同学们早已习惯模式化的文章习作,而像《第一次提问》这类特别的世界文学经典有很多,比如《如果……》,就是由十六个“如果……,……就……”句子加图画组成的书,我让学生写上10个并画了图,学生非常喜欢,这就是创意的力量。像《图书馆老鼠》《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换换书》《左手右手捣蛋鬼》《爸爸的漂流瓶》《猪小弟的信》《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鹦鹉“麦子”历险记》《报告老师》,等等,都有着不同的创作智慧,这些书真能把全体学生带入创意写作的天地中,带入好玩的创意写作中!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C》2015.7~8: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备课要抓好“三备”
走近“小学语文主题学习”
大量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冷思考
“一篇”与“多篇”,课内外的主题阅读该怎样整合?
《祝福》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