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闹肚子,你读懂便便给你发出的信息了吗?


养个娃最大的几个问题:吃得好不好,拉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如果这三项全能,那这个孩子的身体基本就ok了,绝对不会有大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儿闹肚子的事情。小堂身边很多妈妈,为了孩子的大便,真的是操碎了心。不但关心次数,还关心质量、形状、颜色、多少。所以能生产一份好的便便,真的是对妈妈莫大的安慰啊!


但是如果没有好便便,那作为妈妈,就要懂得解读宝宝大便中的信息,以此来判断宝宝到底怎么了。



今天,小堂邀请到知名儿科专家,“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刘昌艺老师,来给大家讲讲小儿夏天闹肚子的那些事儿,帮助妈妈们更好的养护小儿。


点击图片回顾专家支招用小儿推拿养护宝宝脾胃

如何让孩子身体健康少生病!


老百姓俗称的闹肚子,被祖国中医学称为“泄泻”。作为小儿的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在夏秋季尤为多见。


中医认为,小儿泄泻的病因多是由于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所致。如果治疗失误或不当,可造成阴津枯竭,中气衰惫,阴阳皆伤,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泄泻难愈,则易诱发并形成疳积(中医病症名,一种慢性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1

诊断要点


父母带患儿就诊时,医生主要会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泄泻的性质、病情的轻重。


1.排便的次数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每日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颜色淡黄色,如蛋花汤状,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有的患儿还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泄泻的诱因有饮食不卫生,不知节制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3.判断严重程度,泄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
体温升高、焦躁不安、小便短少、皮肤干涩、眼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4.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红、白细胞及脂肪球。大便病原体检查可
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


5.是否有并发症,重症泄泻患儿大多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表现。



2

护理要点



在泄泻的治疗期间,除了遵医嘱按时用药,父母首先要对泄泻儿童严格控制饮食,以减轻胃肠的负担,伴有严重呕吐者可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再慢慢进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其次,要保持患儿臀部皮肤的干燥,保持清洁,勤换衣裤;每次大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滑石粉,以防“红屁股”或湿疹。

 

再者,对于经中医大夫辨证后属于脾虚、阳虚的泄泻儿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还有身上发凉、四肢不温、面色泛青的表现,应及时采取保暖措施,特别是注意腹部和下肢的保暖。

 

最后,父母要严密做好病情记录,定时测量体温,每天注意孩子大小便的次数、颜色、性状、气味及粪便中混杂物的变化等,以及有无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一旦病情转重,及时送医处理。


3

预防要点



小儿泄泻的发病高峰期即将到来,如何预防是所有年轻父母都关心的,专家提醒家长注意:


1.保证饮食卫生,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食物要新鲜、清洁,如果发现变质的食物,不可喂给宝宝。更不要吃肥甘厚味、油炸、油腻之品。


2.科学合理喂养周岁以内宝宝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不可过快,种类不可过多,要在孩子逐渐适应新的食物后增加其他食品。禁止多食脂肪及生冷硬的食物。


3.防范腹部受寒睡觉要给宝宝盖好被子;带宝宝外出活动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避免腹部受寒着凉。


4.远离潮湿环境宝宝居住的环境应避免阴冷昏暗,不要长时间在潮湿的河边、水池、喷泉附近玩耍;空气质量优良时注意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的干爽清新。



  医师简介  

刘昌艺 主任医师 知名儿科专家,“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刘弼臣名医工作室成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网络 频道、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专访和报道,2001年曾受邀赴新加坡进行学术医疗交流活动,出版中医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擅长主治:科各种疑难杂症,如抽动-秽语综合征、癫痫、弱智、脑瘫、小儿脑积水,哮喘、高热、肺炎,肝胆脾胃、肾炎肾病,小儿脑积水、心脑血管病以及重症肌无力,弱视,亚健康等。


出诊地点:北京同仁堂蓝色港湾大药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路6号院4栋SA-58商铺(蓝色港湾商区内)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14:00-17: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厌食不妨试试中医推拿
儿科名家常用的脾胃虚弱方,屡试屡效,效如桴鼓!
每日医案——小儿消化不良、脾虚、消瘦怎么办
(实用)汪受传:儿科运脾治法及其应用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第六节 儿科治法概要
杏林精粹 | 健脾不在补贵在运之我验(第265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