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州掌故

地方掌故 东湖路侧"象棋塘"的来历

发布时间:  2004-07-14       来源:  梅州日报

    梅城东湖路侧原有一口塘,叫东门塘,又叫“象棋塘”。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据说,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原来的塘主是一个姓饶的小财主,他和一个开设当铺店姓侯的邻居很要好,两人都酷爱象棋,每天一有空闲就下起象棋来,乐而忘倦。一日,饶某很挚诚地问侯某道:“我们现在约定下星期一以象棋的胜负,来赌一下命运好吗?”侯某说:“怎么赌法呢?”饶某说:“如果你胜我,我就把东门塘给你;如果我胜你,你就把嫂子让给我。”侯某听了,心里想,老饶也太可恶了,竟把主意打到我女人身上来了!但是侯某也不甘示弱,就答应了。侯某回到家里,就把与饶某打赌这事一五一十告诉老婆。他的老婆棋艺也很精,听了以后就说:“这个赌法,关系重大,但有一个附带条件,下棋时我一定要在场。”
    侯某就根据这话和饶某讲条件,约定日期,到时由上午开始对弈,言明以三盘棋二胜为胜。下棋下到下午一点钟的时候,两人各胜一局,下第三局,走了几步棋,势均力敌,后来饶某棋势略占上风,步步紧逼,侯某的老婆看到此时,看出棋路,忽然假意向婢女梅香大喊一声道:“梅香!马还不牵出去吃草吗?”梅香听见,应声而去。这里侯某经她一提,突然触动灵机,悟出棋路,立即出马过河,与炮并进,不一会,就成了卧槽局。结果,侯某不费一分一文,得了一口财源滚滚的大鱼塘。梅城人因此就为东门塘添多一个名,叫做“象棋塘”。
           (刘添元 海丰 陈志红)
   

   

[地方掌故] 米子嶂的传说

发布时间:  2006-11-03       来源:  梅州日报

    [地方掌故]

                       曾文东

    沿梅县梅西镇车子排路段烈士纪念碑侧的车崇村道前行三四里路左右,在崇化村与石坑镇七珠村的交界处,有一山嶂人称米子嶂。关于米子嶂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以前在米子嶂的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是一对孤儿寡母。寡母年事已高,而她的儿子也有三十多岁了,因为家里穷,一直都没有成家。做儿子的也是个安分守己的本分人,虽然他很勤劳,可他们的生活还是过得很艰难。

    有一次,卖柴碰上柴的市价不好,弄得他们都快要断炊了。做儿子的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只好每天上山多砍柴。因为又困又饿,他在砍柴的时候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已经是太阳偏西了。想到家中的老母可能还在倚门而望,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于是挑起砍好的柴,急急忙忙往家里赶。没想到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正想站起来的时候,感觉脚下有些异样,他一看,自己正踩在一堆米上面呢。他高兴极了,连忙把这些米装起来,再仔细一看,发现这些米是从一个小洞里流出来的。也奇怪,此后,他每天都在那里发现一堆米,数量不多也不少,足够他们娘俩吃一天。因为这个缘故,加上他的勤劳,他们家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不久,他娶了妻子,一家男耕女织,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这个秘密被一个叫阿狗的邻居知道了。这个阿狗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他知道这事之后,可得意了,想:这下我可要变成大财主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就来到出米的小洞前,天一亮,他就用锄头把那个出米的洞翻了个底朝天,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突然之间,轰的一声,一大堆白石子从洞里涌了出来,把他的脚都打断了。亏他跑得快,要不命也没了。

    据说从那以后,那里就不再产米了。那个叫阿狗的二流子,从此拄着一根拐杖度过了余生。人们于是把那座山叫做米子嶂。如今,那里还出产白石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棋道博圣? 弈品生活(棋史棋话)
中国象棋的起源 中国象棋究竟怎么产生的?
街头象棋:这棋有点费膀子 据传说 非得半夜薅头发加打滚 才能想到赢法
棋盘上的人生哲学
中国象棋起源之说
话说“讲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