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丽坤—云南永远的形象大使
她是中国影坛第一美女
与好莱坞影后费雯·丽相媲美
她是“五朵金花”中最打动人心的那一朵
是美丽聪慧又悲情挣扎的
“阿诗玛”
 -
剧情描述白族青年阿鹏(莫梓江饰)在云南大理三月街上与一名女子副社长金花(杨丽坤饰)。刚巧金花车子坏了,阿鹏帮忙修理,两人一见钟情。后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约定明年三月山茶花开的季节相会。 -
阿鹏在次年依约前来,却未见到意中人金花。阿鹏走遍苍山下每个村寨,到洱海寻找金花,先后遇到四位号称金花(炼钢厂金花、拖拉机手金花、畜牧场金花、积肥模范金花)的女孩。一位摇船的阿婆说自己女儿叫金花(孙静贞饰),积肥模范金花告诉阿鹏畜牧场还有个金花(谭尧中饰),一连串发生许多趣事与误会。接着阿鹏在苍山上救了一个姑娘也叫金花(王苏娅饰),是在炼铁厂工作。 -
 -
在公社的拖拉机站有场婚礼,阿鹏误会金花另嫁他人,金花也以为阿鹏变心。后来阿鹏再次遇到炼铁厂的金花,却又引起其丈夫误会,最终请来副社长金花调解。经过一番波折,阿鹏与金花终有情人终成眷侣。 -
五朵金花吧http://tieba.baidu.com/f?kw=%CE%E5%B6%E4%BD%F0%BB%A8&fr=ala0 -
 -
马铃响来玉鸟叫 -
阿诗玛 -
阿诗玛吧http://tieba.baidu.com/f?kw=%B0%A2%CA%AB%C2%EA&t=1 -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60.htm -
 -
 -
小石林有一个“阿诗玛”石,风风雨雨,她都在那里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
相传土司热布巴拉家向阿诗玛家提亲,没有结果,便把阿诗玛抢走。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从远方牧场匆匆回去救阿诗玛。回到家后,阿诗玛已被抢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骑上神马跨过九九八十一条河赶到热布巴拉家。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救出了阿诗玛。
阿诗玛和阿黑哥欢天喜地,骑马踏上归途。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跨过几条沟、翻了几座山。天黑下来了,风大起来了,为了早日到家,他们顾不上这些,还是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一阵乱风过后,天上乌云滚滚,四野雷声隆隆,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们只好双双下马,但在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见,结果两人迷了路。这时风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见,喊是喊不应。山洪下来,水越来越深,他俩走散了,谁也找不到谁。洪水渐渐退去后,阿诗玛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两人都已迷失方向。他们正犯愁时,一只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们飞来。蜜蜂围绕他们转了三圈后,开始讲话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来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于是阿诗玛同阿黑哥朝着小蜜蜂飞的方向走去。
蜜蜂领着阿黑和阿诗玛进了石林,这里又湿又滑,阿诗玛伸手想找个癞石头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来了。她只好伤心地对阿黑哥说:“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 ,去找白猪、白公鸡,拿来祭献神爷。”
阿黑哥听后,又伤心又着急,他擦干眼泪,又翻过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条河,最后找来白公鸡,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猪。没办法,他只好找来一头黑猪,又到山上挖来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浆,涂在黑猪身上充白猪,这样白猪和白鸡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兴兴准备回石林时,由于连日奔波太疲倦了,爬过最后一座山后,一坐下来便睡着了。这时,没斯帕玛(老天爷)又下起一场大雨,雨水把他从梦中浇醒,过去看猪时,黑猪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崖神祭不成了,阿诗玛也救不下来,阿黑后悔莫及,他呼天唤地大哭一场,但崖神不松手,阿诗玛就永远粘在那块大石头上。天长日久,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阿诗玛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当时把白猪冲成黑猪的那场雨水积下的。
 -
追忆《五朵金花》讲述杨丽坤的故事 重温经典歌曲http://www.m1905.com/cctv6/years/html/2009/7/2010321340143.shtml
杨丽坤
★1942年4月27日,杨丽坤出生于云南普洱县磨黑镇的一个彝族家庭,排行第九。家人和亲近的朋友都亲昵地称她:小九。 -
★1952年,杨丽坤10岁时来到昆明的二姐和二姐夫身边生活、学习。 -
★同年,杨丽坤进入昆明新村小学学习。她酷爱书籍,几乎所有零用钱都用来买书。 -
★1954年,杨丽坤12岁,和二姐去看演出,被省歌舞团的胡宗林团长发现,认为她是好苗子。杨丽坤进入省歌舞团当学员。 -
★1956年,杨丽坤在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时常担任大型舞蹈的领舞。 -
★1958年,文化部在“全国创作工作会议”后,着手准备国庆十周年献礼片。部长夏衍同志建议组织一部“以大理为背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的、轻松愉悦的片子”。
13岁的杨丽坤
★1959年初,作家季康和公浦赶写剧本的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家乙开始紧锣密鼓地筛选外景和挑选《五朵金花》演员工作。
★ 当时的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袁勃给王家乙订了规定“要宣传云南、大理,所有演员必须要由云南人担任。”
★在省歌舞团,王家乙看完所有在场的姑娘后,都不合意。当他们往外走时,一个姑娘正站在排练厅的窗台上擦玻璃,就在他们经过时,有人和姑娘打了个招呼:“杨丽坤”!“哎”!姑娘应声抬头,一张纯真、质朴的微笑着的美丽面孔映入王家乙眼中;“就是她,就是她”!王家乙叫了起来。
★正是这偶然的一回头,改变了杨丽坤的一生,从此她被托上幸运的云端,也被推到悲剧的低谷。这一切的一切,皆由这一回头而起。
★那一年,杨丽坤16岁。 -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庆祝新片展览月的招待会上为《五朵金花》的公映拉开了序幕,总理说;“我们的电影已经开始创作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一种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新风格。” -
★这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王家乙导演,杨丽坤、莫梓江主演,雷振邦作曲的影片,自1959年起先后输往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
1957年,杨丽坤(后排左一)参加中缅友好访团到缅甸联邦访问,访问团在仰光机场受到
缅甸总理吴奴的欢迎
★1960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获得巨大殊荣:导演王家乙获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获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请杨丽坤必须亲自前往埃及领奖。
★1964年,杨丽坤主演了由上海电影制厂摄制,刘琼导演的电影《阿诗玛》。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 -
 -
★之后,这部影片也给杨丽坤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
★文革中,这部片子被康生宣布为“宣扬爱情至上”的“毒草”遭批判。杨丽坤被说成是修正主义文艺的“黑苗子”,反对毛主席文艺路线的“黑线人物”。受到残酷的迫害。 -
★ 她开始失眠,晚上一直做恶梦,患上了轻度神经官能症。云南省歌舞团帮派人物又给她带上了攻击'红色政权’的帽子,她被强行送到宜良羊街劳动改造。 -
★在羊街,她因不服“改造”,“恶毒攻击'中央文革’和'伟大旗手’”,被当时的专政机关正式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之后被押回昆明。 -
★在省歌舞团,杨丽坤被关在舞台底下,那里阴暗潮湿,终日没有一丝光明。里面仅放着两条长凳,晚上当床睡,加上日夜不停的审讯,她的精神被彻底摧垮了。 -
★ 经过家人不断努力,此事引起了周总理的关注,指示要好好给杨丽坤治病。这样她被送到云南省精神病院留院治疗。之后,又被转到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疗。 -
★1970年底,在广东凡口铝锌矿场工作的唐凤楼,结识了与杨家私交甚好的陈泽涛。当陈泽涛提出将杨丽坤介绍给他时,他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
★ 1971年,当唐凤楼第一次见到杨丽坤时,往昔人们描绘她的美好词句没有一个能同眼前的她对得上号。她的脸色灰黄,目光呆滞。然而,是她的诚挚和善良深深吸引住了唐凤楼。 -
★1973年5月22日,经过一年多的书信往来,这对相识于患难时刻的年轻人终于缔结良缘。在上海徐家汇路345号的唐家,举行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既没有摆酒,也没有请客,仅是家人围坐吃了顿晚饭。身着一套卡衣裤,脚穿猪皮丁字皮鞋的杨丽坤,找到了那个托付终身的人。 -
★婚后,唐凤楼对杨丽坤关怀倍至。但杨丽坤的病仍时常发作,“幻听”发作时,什么人也不认得,行动完全由“幻听”支配。 -
★唐凤楼翻阅大量精神病方面的书籍,甚至自己假装“幻听”来与她交流,尽心地帮助她治疗。 -
★1974年5月25日下午,杨丽坤在区中心医院妇产科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唐琰、唐韬。 -
★1978年,《人民日报》刊登陈荒煤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之后《解放日报》《文汇报》又登载了张曙,汪习麟的文章《阿诗玛就在我们身边》,杨丽坤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
★ 1978年,在上级的指示和干预下,杨丽坤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分别多年的丈夫、儿子团聚。 -
★1982年,《阿诗玛》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桑坦德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节上获得最佳舞蹈片奖。 -
★在杨丽坤的后半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两个孩子不断成长,看着丈夫工作。 -
★1997年,杨丽坤脑溢血出院后,唐凤楼将办公用具搬回家中,在她病榻前工作。她最爱做的事就是坐在一旁深情地注视着丈夫,看他工作给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满足。有时,她也会满怀遗憾地说:“唐凤楼,要是我没病,应该好好照顾你。” -
★2000年7月21日早晨,她在盥洗室门口微笑地看着丈夫刷牙洗脸,还伸出手轻轻划过这个伴随他风风雨雨30余载的男人的脸颊。
★2000年7月21日18时30分,保姆喂她喝汤时发现她的神情异样。脸庞涨得通红,19时15分,未及救护人员赶到,“阿诗玛”去世了。享年58岁。 -
★2000年8月5日下午3:00,上海各界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送别无数影迷心中永远的“阿诗玛”。 -
★2001年1月15日,杨丽坤的一半骨灰被送回云南安葬在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阔别故乡20余年的“阿诗玛”重新踏上了云南这片热土,云南的女儿杨丽坤终于回乡了。当天,云南各界群众万人泣别“阿诗玛”,场面相当感人。 -
★ 至此,这位命运多舛的演员,结束了她坎坷崎岖,大喜又大悲的一生,永远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双眼。将无尽的遗憾和回忆留给了喜爱她,关切她的人们。
杨丽坤(前右一)与参加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在一起
阿诗玛
1960年,彩色故事片《五朵金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18部献礼片的压轴之作,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巨大轰动。同年,在埃及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节上,王家乙凭借《五朵金花》获得了“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荣获了“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请杨丽坤前往埃及领取大奖。自此,《五朵金花》先后输往46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下了当世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 -
杨丽坤一生只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然而却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两部电影获奖无数,给她带来莫大的荣誉,也造成她一生的悲剧。文革中,这部片子被当时的文革组长康生宣布为"宣扬爱情至上"的"毒草"遭批判。杨丽坤被说成是修正主义文艺的"黑苗子",反对毛主席文艺路线的"黑线人物"而受到残酷的迫害,进而被定性为"现行反革命",导致杨丽坤精神失常。
1959年《五朵金花》拍摄期间,导演王家乙给杨丽坤讲戏
1942年4月27日,杨丽坤出生在云南普洱县磨黑镇的一个彝族家庭,由于她排行第九,身边的人亲昵地称呼她“小九”。杨丽坤四五岁时,她的母亲因操劳过度去世,这个打击给天真活泼、爱唱爱跳的杨丽坤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母亲去世后,家境就更困难了,刚上小学的杨丽坤不得不辍学。几年后的1952年,杨丽坤远在昆明的大姐把她带到昆明寄养在二姐家,因为二姐的家境稍好些,杨丽坤才继续进学校读书。
1954年,12岁的杨丽坤和二姐在去看演出时被云南省歌舞团的胡宗林团长发现,认为她有舞蹈天分,被召入省歌舞团当学员。杨丽坤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训练相当刻苦,经常在星期天还在排练厅练舞。由于她年龄最小,团里还给她一些“特别”照顾,比如说,让她比别人多睡两个小时,还请大姐姐照管她的生活。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她刻苦练功,业务提高很快。第二年,她就正式参加团里的演出。在很短时间里,她不论在政治上、艺术上发展都顺利,迅速地成长起来了。她先后参加了《十大姐》、《白鹇鸟》、《万盏红灯》、《采茶》、《小卜少》、《赶摆》等集体舞的表演。 -
不久,她便成为独舞演员。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她在强烈的聚光下,单凭一人身影,控制了空旷的舞台,举止松弛自若,舞姿优美舒展,以稳健而含蓄的表演,十分细腻地描绘出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这是她心灵的美,化作舞姿的美。这正是她艺术魅力的所在。人们赞她:“好像一枝冰清玉洁,素心芳菲的芭兰。”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至今仍在同行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逐渐地,她在团里崭露头角,常在大型舞蹈中担任领舞。据杨丽坤的姐姐回忆,刚进歌舞团的杨丽坤十分羞涩,甚至第一次上台跳舞时竟害羞地跑了下来。后来,她的父亲被诬为反革命分子,二姐、二姐夫等亲属被打成右派,沉重的阴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生性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性格非常内向。
杨丽坤和唐凤楼
杨丽坤夫妇和两个儿子
1964年,杨丽坤又主演了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宽银幕电影故事片《阿诗玛》,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从一开始拍摄就屡遭磨难,杨丽坤被指责是“资产阶级小姐作风”,宣扬“资产阶级恋爱观”,她不得不一边在镜头前演着阿诗玛,一边受到所谓“工作组”的“帮助”。更可怜的是,杨丽坤在心智健全的情况下竟然没有看到过自己主演的这部电影,在《阿诗玛》剧组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时,杨丽坤接到通知马上赶回单位,从此她就陷入一连串的批斗中。几年前她曾因爱情受人阻挠一度精神失常,但经过住院治疗已经基本痊愈。这次,惊涛骇浪般的政治斗争使她的精神再次受到严重刺激,那段时间她每晚都噩梦缠身。 -
在恣意摧残下,她出现幻觉幻听,因得不到治疗,杨丽坤的病越来越重。后来周总理办公室打来电话查问后,杨丽坤才被允许送医院治疗,经确诊为“心因性精神忧郁症”。因病情严重,杨丽坤才被解除管制,转送到昆明长坡精神病医院。
1970年,杨丽坤因为受到迫害导致精神分裂症《抑郁型》加重,继续在长坡医院住院治疗,这一年她28岁。此时的杨丽坤已经拥有巨大的声誉,但是,在以后的三十年,她再也没能走出那个噩梦,也没能再演电影。 -
1970年底,在广东凡口铝锌矿场工作的唐凤楼,结识了与杨家私交甚好的陈泽涛。经陈泽涛介绍,1971年唐凤楼第一次见到杨丽坤,初次相见,唐凤楼感到十分诧异,往昔人们描绘她的美好词句没有一个能同眼前的她对得上号。她的脸色灰黄,目光呆滞。然而,是她的诚挚和善良的目光深深吸引住了唐凤楼。 -
1973年5月22日,经过一年多的书信往来,这对相识于患难年代的年轻人终于缔结良缘。在上海徐家汇路345号的唐家,举行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既没有摆酒,也没有请客,仅是家人围坐吃了顿晚饭。身着一套的卡衣裤,脚穿猪皮丁字皮鞋的杨丽坤,找到了那个托付终生的人。婚后,唐凤楼对杨丽坤关怀倍至。但杨丽坤的病仍时常发作,“幻听”发作时,什么人也不认得,行动完全由“幻听”支配。唐凤楼翻阅大量精神病方面的书籍,甚至自己假装“幻听”来与她交流,尽心地帮助她治疗。1974年5月25日下午,杨丽坤在区中心医院妇产科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唐琰、唐韬。
1978年,《人民日报》刊登陈荒煤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之后《解放日报》《文汇报》又登载了张曙,汪习麟的文章《阿诗玛就在我们身边》,杨丽坤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杨丽坤这个名子,紧紧地与优秀影片《五朵金花》、《阿诗玛》联系在一起。她的不幸遭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特别是陈荒煤的《阿诗玛在哪里?》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关注。杨丽坤的冤案,一时成为上海人民乃至全国舆论的热点。 -
1978年的秋天,云南省歌舞团领导严学恒演员殷培娴(殷是杨丽坤在云南住院中的陪护,感情很深)、云南日报记者王左生一行四人,受云南省委与文化局党组的委托,携带着国务院文化部部长黄镇关于落实杨丽坤政策的批文及省委书记安平生的亲笔信,10月20日乘80次特快直驱上海。
1978年秋天,云南省歌舞团新任团长张维等人从昆明赶往上海,在一个精神病院里找到了杨丽坤。昔日身材苗条,美丽不可方物的姑娘,已被摧残得判若两人了。谁能相信这个举世闻名的优秀演员,竟变成了这样。
老朋友们看望晚年的杨丽坤
10月25日,在上海一个精神病院里,找到了杨丽坤。昔日身材苗条,神态娴静、可爱的姑娘,已被摧残得判若两人了。由于治疗吃激素药类过多,体形特胖,表情变得滞呆、无神,充满了忧伤和恐惧,说话中手脚不断颤抖着。谁能相信这个举世闻名的优秀演员,被文革折磨成这个样子。当殷培娴告诉她,江青等四人帮已被打倒了,她默默不作声,摇摇头,她更是不相信这些话是真的。严学恒、殷培娴郑重的向她宣读了云南省文化局给她的平反决定,并代表省委向她表示深切的问候!这一刻杨丽坤期待得太久啦,此时此刻她听懂了,十几年的噩梦结束了,历史终于还给她一个公道。拨乱反正的春风吹散了乌云,杨丽坤终于恢复了往昔纯洁美丽笑容。
杨丽坤被平反后,工作关系由云南省歌舞团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从此,一直到她去世前,她再也没有回过生她养她成就她又让她痛苦万分的家乡。 -
2000年7月21日18时30分杨丽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她的墓碑,上海一座、昆明一座。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
 -
http://yanglikun.netor.com/ -
http://baike.baidu.com/view/333291.htm -
http://yanglikun.memsky.com/templet/memorial/%e6%83%85%e6%84%9f%c2%b7%e9%9a%bd%e6%b0%b8%e5%bc%a5%e6%96%b0.aspx?gid=540 -
http://www.lifeall.com/mem/466/main.ahtml -
http://www.eeloves.com/ -
http://docs.google.com/View?id=dcqqvmxb_1607twsrf7fg -
http://hi.baidu.com/xushan_130/blog/item/99869c0e1c3d12e437d122ea.html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撒尼族长篇叙事诗《阿诗玛》
杨丽坤:永远的阿诗玛
阿诗玛.杨丽坤的戏梦人生
【引用】记忆中的老影星之十八天使美神杨丽坤
宁洱才女杨丽坤
永远的“阿诗玛”:出演两部电影成全民偶像,却在最好的时候被逼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